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三节的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有重要作用。教材中介绍了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作为材料的实验方法。此外,教材中也提出了可采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但没有提供具体的实验方法。为此,笔者和学生展开了实验探索。最终,确定了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的简化实验方案。1实验材料与用具洋葱、8%的HCl、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吸水纸、显微镜。2染液配置  相似文献   

2.
张水成 《天中学刊》2000,15(2):74-74
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是学习植物的水分代谢时所要做的一个基本实验,也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观察到几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如说明原生质膜是半透膜,判定细胞的死活,测定细胞的渗透势等.另外,该实验又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特点.但几乎所有的教科书或实验指导中都指明该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在做该实验时经常有学生会问“能不能用别的实验材料”,“不是紫色洋葱鳞片叶行不行”等问题.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笔者选择了几种较为常见的可行的实验材料进行了比较研…  相似文献   

3.
准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材料时,已是入秋,气温稍低,根的培养往往需要一星期或更长时间,有时会延误实验预定时间。为了缩短实验材料的准备期,本人在选材、材料处理、培养方法上作对比试验,结果最易长根的是葱,其次是大蒜,再次是洋葱;从培养方法来看,水培比沙培易生根;从材料处理来看,葱可去皮比未去皮易生根,洋葱去1/4鳞片叶易生根。具体方法如下:1材料选择葱、大蒜、洋葱三种材料,长根的快慢依次是葱、大蒜、洋葱。葱、大蒜培养3天可长出新根,洋葱则6天才长出新根。2材料处理(1)大蒜和葱的培养,不要整个鳞茎…  相似文献   

4.
第一,从“改”字入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我在生物教学中结合新教材,从“改”字入手,大胆改变一些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而不拘泥于固定的问题解决程序,比如同一实验可用不同的方法或材料来优化组合设计。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教材介绍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其细胞中液泡大而且有颜色、易观察,但紫色洋葱一时较难找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试用多种实验材料,对比效果。比如有的学生带来了大红花,有的带来洋蹄甲等有颜色的花。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红花是做该实验较理想的材料。大红花的液泡呈深红色,比洋葱更容易观察到…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的佼佼者——洋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葱属百合科葱属2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因其具有紫色的鳞茎外表皮,碧绿耐旱的叶型、喜湿发达的根系、较易磨碎的鳞片叶、耐于存放、可一物多用且价格便宜等优点,成为了高中生物实验材料中的骄子。  相似文献   

6.
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实验教学中,笔者采用光照保湿培养的方法,把洋葱内表皮培养成紫色后,用洋葱内表皮做实验材料,既降低了实验难度,又增强了实验效果,还降低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学的实验特点是,大多数实验材料需要自己采集、培养、选定。许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而告失败。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众多的材料中,筛选出很多适合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最佳材料。现按教材顺序简介如下; 一、植物学实验 1、观察植物细胞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大蒜瓣和大葱等都可以用作观察植物细胞的材料,但是它们的表皮没有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好取。大蒜和大葱表皮细胞的形状细长,而洋葱表皮细胞长、宽比例适宜,便于观察。在实验操作时,用刀片将洋葱每隔半厘米纵切数刀.用手把鳞片掰成长条状,每一小块的凹面即内表面.可以直接用手撕下内表皮制成装片。  相似文献   

8.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材料选取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所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紫色洋葱鳞片叶是作为观察材料,当滴加0.3眦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就会渗透失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几分钟后滴加清水,细胞又会渗透吸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在做这个实验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有3个比较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实验中,学生对蔗糖溶液是否能透过细胞壁、半透膜是否包括原生质层等产生疑问.通过引导学生采用葫芦藓叶肉细胞、彩叶扶桑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的观察,成功解决相关疑惑.  相似文献   

10.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是高中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节中的一个实验,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即渗透作用的原理。笔者根据多年的学生实验,对该实验的材料及药品进行了一些改进,并运用改进后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a.实验材料的改进。教材选择的实验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该实验材料用于学生实验有如下缺点:①紫色洋葱不易得。②紫洋葱每层鳞片叶色素分布不均匀,颜色深浅不一,给学生观察实验效果带来诸多不便。笔者多年来一直注意选择能够替代紫洋葱的理想材料。经过对多…  相似文献   

11.
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水平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以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例,根据学生实验训练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这几年的种植专业生物部分的技能考试经验,对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进行改革创新和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是一个传统的验证实验。新课程教材中把它改为探究实验,名称也修改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的关键步骤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人民教育出版礼编著的新教材中没有说明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教师都用初中的方法指导学生操作,实际上按照初中的方法和步骤根本就很难准确而迅速地制作出效果理想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问题就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很难撕下来,因为表皮很薄,表皮和叶肉细胞连接也很紧密,即使撕下一点点往往又带着叶肉细胞。我们介绍一种创新的方法可以突破这个难题,大大地提高实验的速度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借助数码互动实验室,对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进行系列再探究实验设计。教学中,围绕0.3g/mL KNO3溶液能否使洋葱鳞片叶细胞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用于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的材料类型,以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蔗糖的适宜浓度范围等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4.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掌握它对正确认识、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尤为重要,笔对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一生物课本《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学生实验,用的材料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提出了改进方法: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可直接染色观察,若要烘干必须用低温,不需用HC l进行水解;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应先用质量分数为4%的HC l溶液水解,然后用质量分数为1%的NaHCO3溶液清洗。通过改进,染色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7.
1用沙培法培养洋葱很尖高中生物实验一和实验三要以洋葱根尖为实验材料;实验二二要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用水培法培养洋葱很尖,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在培养过程中要多次移动广口瓶到温暖的地方,且向每一个广口瓶加水多次,比较麻烦,如果是冬季,由于水温低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教材中"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实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表现在实验思路及实验操作上。在实验思路上,学生要能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等;在实验操作上必须能熟练操作显微镜,会制作临时装片,会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单层细胞等。因此,要想顺利有效地开展该节实验课,教师就必须做好大量的实验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何宁生 《生物学教学》2003,28(10):36-36
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 ) (上 )部分的实验二———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中 ,第二步制作临时装片过程的 3个步骤中 ,有些步骤略有缺憾 ,经过我的多次改进尝试 ,效果较好。现将原方法与改进方法对比如下 :1 步骤 11.1 原方法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的表皮上 ,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存在问题 :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太厚且多不透明 ,所以观察时很难达到实验目的和效果。而且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没有说明具体详细撕法 ,学生不易正确撕取 ,若直接用镊子撕取 ,很难做到表皮不带下叶肉 ,从而影…  相似文献   

20.
对"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并从实验材料、制片方法和实验试剂方面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可以用紫色洋葱的内表皮或葫芦藓作为材料代替紫色洋葱外表皮进行实验;根据学生制片效果比较,可以选择直接撕取紫色洋葱内表皮或整片葫芦藓叶进行实验;0.05 g/mL的NaCl溶液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