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明确地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这一切主要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课文中的读写训练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写作方法,以阅读促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黄成沐 《教师》2014,(21):39-4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学习文本,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应当致力于在"品味"和"实践"上下工夫。"品味表达"与"实践运用"是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形式。"品味表达,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表达,便是直接的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可以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语文教学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强化语言文字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在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面,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进行听、说、读、写、思,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正在发生着明显变化:空洞说教的少了,品词析句的多了;拘泥教材的少了,注重积累的多了;光说不练的  相似文献   

5.
课标针对语文课程性质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用一句话概括,语文教学就是围绕"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训练和人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具体到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我们应着力于哪些语言现象,如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经验,学会运用语言的本领。""学得语言,提高语文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然而,纵观各种场合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以课文负载的信息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围绕思想内容条分缕析,造成耗时多收效微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要学习的不只是"语言"和"文字",而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素来重视"学以致用",实际上就是重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语言文字运用和艺术性的语言文字运用。实用性的语言文字运用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在日常生活、交往、学习和工作中自如地听说读写,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艺术性的语言文字运用指的是学生学会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要问怎样"教"语文,前提是要正确理解并回答生活中怎样"用"语文。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必要考虑实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是语文学习的本体。让学生领悟语言表达方法,感悟语言表达规律,逐步形成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颁布以来,广大语文教师都能认识到强化"语用"意识、打造"语用型课堂"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言语学习充分借助文本中的言语形式,引领学生推敲、品味,使学生充分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9.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早已成为语文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热点和重点。那么,在语用观照下的阅读教学该做出哪些努力,才能实现阅读教学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相匹配的转向呢?一是由读懂文本内容向读懂文本表达转向;二是由学习语文知识向学习语用知识转向;三是由研究语言向组织学生言语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语言文字运用。因此,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面,引导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语文能力。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正在发生着明显变化,越来越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读写结合,学生语运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笔者在最近参加的一系列教研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重于分析,重于理解,重于人文内涵的挖掘,却唯独缺少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事实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而,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捕捉和挖掘文章蕴含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有效地进行"语用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我结合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3,(A1):42-4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师要通过开展各种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在教学中,由于训练意识不够,目标  相似文献   

13.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花大量时间对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忽视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训练,导致学生语文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作文能力和水平长期低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的课程性质,以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己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走读写结合的道路,以此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谢志红 《学周刊C版》2019,(7):138-13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的学习更应注重语言文字的应用和实践。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不断发挥创造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和综合修养。本文将从语文阅读教学的寻点、感悟和迁用三个方面着手,重点在于构建语用型课堂,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课标针对语文课程性质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用一句话概括,语文教学就是围绕“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训练和人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具体到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我们应着力于哪些语言现象,如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呢?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谓的语文素养,就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可以说,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载体,言语运用是达成语文能力目标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对课堂教学的现场进行观察和实时跟踪后,发现情况并不乐观。聚焦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语用”,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把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目标确定、内容把握和策略设计等方面分享语用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丁巧英 《新教师》2019,(8):56-5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必须关注语用,因为它是打开文本解读之门的钥匙。一、关注结构,迁移运用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迁移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举一”,学生在完成单元任务时“反三”,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运用迁移,必须有科学的目标,明确的方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崔峦老师也曾在2012年第九期《小学语文》第13页,语重心长地谈了课标修订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谈到如何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