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决定了学生更需要人文关怀。然而,在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仍十分明显。本文就民办高校学生工作中如何融入人文关怀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3.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应该以辅导员为基本力量,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医学院校的专业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知识关怀、能力关怀和情感关怀,加强医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最终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和深厚人文关怀精神的合格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假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处于学校和家庭管理“真空期”的留校学生的管理服务产生了不可小觑的难题和挑战,例如防护物资短缺、后勤服务难保障、学生管理缺乏针对性、学生生活困难、心理焦躁等,特殊时期高职院校应加强对留校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消除焦虑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新名词,要求我们根据实际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全日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人文关怀”的内涵,从而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文关怀”的三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应让学生享受浓浓的人文关怀,保护和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情感潜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和谐发展和个性的自然发展.现就课堂的人文关怀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7.
由于小学生对班主任常常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学习生活中与班主任的接触最多,受班主任的教育影响最多,同时最乐意接受其教育和管理。所以,班主任必须在工作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因此,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学生地心理,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重视学生的参与管理,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班集体的价值;以情感人,关注个体发展,以朋友的身份去管理学生。要创造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成为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以往的教育多停留在机械的"物化"层面,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存在,缺乏对生命的关注、对精神的关怀。"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注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从"用人文的语言解决摩擦""用人文的行动亲近学生""用人文的方式转化学生""用人文的要求激励学生""用人文的艺术机智育人"五个方面,谈了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实践"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单独考作文 心理学上有所谓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则正好相反。学生多半是最后才写作文的。由于前面的题目涉及的知识面广,加之有些题目比较难,答卷往往是令自己遗憾的“亚健康”。进入作文以后,很难从这种“亚健康”的阴影中走出来。纵有一支多彩深沉的笔,也难以描绘出动人的画幅。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老师的心情不佳,情绪过于低落或激动,那么该老师就可以向学校申请半天假期,去听听音乐,或散散步,或找知心朋友倾诉一番,使自己彻底放松下来,等情绪调整好后再进行教学工作。如果教师情绪失控的程度较轻,也允许其可暂时回避教学现场,待心情平静之后再重新走进课堂,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工作走专业化之路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存在着将专业化等同于职业化、以专职化替代专业化等误区。实现专业化既需要培训,更要形成专业情意,并在职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部环境的支持。同时,还要分析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弊端,进行长远制度设计,以推动学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弹性学制,后勤社会化的实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要积极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途经,解决新矛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工作泛化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学生工作泛化,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它集中表现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职责处于不断扩展、派生、交叉、融合态势。学生工作泛化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因此,必须对泛化背景下的学生工作职能进行重新审视和认知,对学生工作力量重新整合,对学生工作队伍进行专业化、专家化构建,对高校相关管理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生工作要适应国际化浪潮、市场经济发展、大众教育推进、高校规模扩大以及学生需求深化的要求,必须走专业化道路。专业化是促进学生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它能够纠正学生工作人员行政化、业余化的倾向,有助于提高学生工作的社会声望,有助于学工队伍的稳定以及学校的发展。学生工作专业化包括职业化和专门化两方面内容。可以通过实行资格认证制度、科学划分职级序列、实施培训进修机制和健全考核晋升体系来建立和完善学生工作专业化。  相似文献   

15.
“教育-管理-服务-发展”视阈下高校学生工作定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管理-服务-发展"是"四位一体"的有机系统。检视现实,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在定位上还存在模糊之处,与学校的整体工作有待进一步契合,与学生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有待进一步平衡。针对于此,高校学生工作须在学校整体系统中进一步开放融合,主动引领,特别是要合理厘定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相互关系,力求三者之间界限清晰而又相辅相成,为学生的全面、全员、个性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新建本科院校亟待建立以思想服务、生活服务、学习指导及发展服务为核心的新型服务型学生工作体系。为保障新体系的实施,新建本科院校应转变学生工作观念,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教育、管理、服务之间的关系,完善服务学生的制度建设,搭建服务学生的平台,创建优质的学生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7.
对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学生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是高校深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体制改革不够到位,上下职能划分不尽合理;管理观念陈旧,不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学生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渠道和途径探索缺乏力度。为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员、全方位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要加强对学生组织与社团工作的指导,要加大学生骨干队伍的培训力度;学生工作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党团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边缘化"倾向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出现了滞后现象,游离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之外,甚至走向了“边缘化”。对目前高校学生工作在认识观念、政策制度、机制和队伍建设方面出现的一些“边缘化”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有效改进和提高高校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19.
程丹 《铜仁学院学报》2006,8(2):21-22,35
关爱工作是贴近学生,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爱心,促进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全面正确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关爱工作就要忠诚工作,热爱学生,平等待人、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0.
谈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高校辅导员应提高认识,潜心研究工作规律,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从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