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试以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观特别是系统演化原理为指导,以科学学中的科学发展理论和科学史为参照,以元翻译学中的翻译学总体发展模式和历史框架为背景,对古代翻译学的发展历史予以较为详细的反思和梳理,以获得对其较为清晰的系统认识。通过考察获知,古代时期自然哲学与人文文化浑然一体,科学系统主要呈现在初步分化的同时朴素综合的发展趋势;与此一致,古代翻译学中也已出现各种译论特别是古典语言学译论与古典文艺学译论的初步分化,但它们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在整体上呈现以古典文艺学译论为主、以古典语言学和其他译论为辅的朴素综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门科学,从中西方各国翻译史的文化加入比较,从全球化背景下多种方法论的探求,都可以看出翻译学理论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21世纪,翻译学应该也有可能得到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描述翻译学,作为一种基于历史文化、文学研究的翻译研究流派,在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在理论深层次上与描述翻译学息息相关。由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功能理论、语境理论能够为描述翻译学提供一种更为细致、有效的研究途径。二者的理论相关性研究将促进翻译研究和语言学研究两个领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翻译学的构建需要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目前翻译学建设者的主要任务是为翻译学寻找新的理性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吕俊教授提出了建构的翻译学这一研究范式。本文试图从建构的翻译学的基础方面讨论建构的翻译学与翻译学构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浅析翻译学     
刘佳全 《文教资料》2010,(13):39-40
翻译学也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翻译学的概念和范畴并没有清晰界定.因此,学者对此多存争议。翻译学是与翻译密切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两个范畴。本文旨在通过浅析翻译学的一些现象和争议,探讨翻译学与翻译的界定.并依此分析作为学科而非科学的翻译学的发展及构建条件,以冀对翻译学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翻译学科建设是当前我国翻译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翻译学的尝试。吕俊提出的建构主义翻译学在国内翻译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文章拟从翻译研究范式的嬗变来探讨建构主义翻译学建立的必然性,并从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知识准备来探讨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文章指出,建构的翻译学符合中国当前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对中国的译学发展有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谭载喜教授的《翻译学》一书在翻译界颇有影响。该书是一部关于翻译学的概论性著作,从理论的角度对翻译学涉及的各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颇具理论广度与深度。本文主要就书中的一些观点作出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应用翻译研究流于肤浅,缺乏系统性、理论表征性与可操作性。把应用翻译提高到一门学科的位置,确立其在翻译学系统中应有的地位,需多方面的探索。本文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曾利沙教授提出的应用翻译学理论范畴系统加以述评,以期引起翻译学界对应用翻译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翻译中的语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学必须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本学科的研究方法。语篇分析,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本文概述了翻译学与语篇分析,讨论了该模式的研究范围、重点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翻译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对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及翻译学的建立只是近几十年的事,而作为翻译学学科成熟标志的翻译学词典出现得更晚.翻译教学,尤其是翻译专业教学,是翻译学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培养译学人才的艰巨任务,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翻译学的发展.但目前国内的翻译教学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翻译学词典这一翻译学专业工具书在翻译教学中能起的作用也被忽视了.因此,应该加强对翻译学词典使用的指导.同时,也应该提高翻译学词典自身的质量,以更好地为翻译教学和翻译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系统功能语言学近10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翻译对应语篇分析中,但其后的理论动因很少有人论及。同时,描述翻译学近年来在翻译理论研究界影响虽大,但总缺乏实质性的、突破性的成果。究其理论根源,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描述翻译学具有相通的语言观、系统观和功能观,即,二者都把语言系统的实例——语篇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了系统分析和功能分析的方式。基于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功能理论、语境理论,可以为描述翻译学提供一种更加细致有效的互动研究模式:系统的语言学理论以某一入列条件出发,可以避免描述翻译的盲目性,提高描述的有效性;功能的理论以某一结构或意义出发,可以佐证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功能;语境的理论以语域和体裁为中介,可以贯通译文语篇和译语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生态女性主义翻译是生态翻译学与女性主义的有机结合.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翻译的演变,生态女性主义翻译观,生态女性主义翻译的目标以及其局限性和发展前景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也是从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延伸.  相似文献   

13.
生态翻译的存在除了与本国自身的发展因素相关以外,同时与外部发展因素也有密切关系。因此,生态翻译的存在实质上是全球化发展转型中非常必要的产物之一。在生态翻译学不断发展的与完善的背景之下,如何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体系当中,这一问题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即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入手,对这种翻译模式的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生态翻译学在旅游广告语翻译中的体现,最后研究了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旅游广告语翻译教学的相关手段与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旅游广告语翻译教学质量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在中国建立翻译学乃大势所趋。近年来西方翻译学理论的不断涌入对我国翻译学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整理和发掘我国历代经典译论的基础上,充分消化和吸收西方理论,有利于我国现代翻译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系统科学自创立之日,有关系统演化的模拟,或文章、或假说不绝于耳。人们在不同时期,依据自然和社会的最新发育发展,从某一概念出发,演绎出系统的种种演化图景。文章尝试从系统交换角度出发,以"交换"和"交换链"概念为核心,对系统的演化也作了一番演绎,对大一统系统观与破碎的系统观的同与不同作了点滳分析。  相似文献   

16.
筚路蓝缕 学而不泥——著名翻译理论家吕俊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俊教授在提出"建构主义翻译学"这个理论时,以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所提出 "科学社会学"的思想为指导,即运用"共识性真理",承认在不同时期的共识具有真理性.他指出建构主义实质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即把知识和科学纳入社会学的领域来研究,强调知识是由社会、文化与个人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而不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强调建构翻译学理论要关注语言问题,因为语言问题才是翻译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其他因素都通过语言才能起作用;强调哲学在"建构主义翻译学"理论建构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要注意吸收旧有范式中合理的部分,批判并摒弃其不合理的部分等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翻译学理论创新的共同目标,三本译学新著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理论批判特点和理论建构思路。同时也反映出三位作者同样的科学批判精神以及在我国翻译学多层次研究的宏观视野下进行理论创新的勇气。他们的这种科学的批判精神、理论创新的勇气以及各自理论建构的方法,对正在发展中的我国翻译学研究,无疑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言哲学是研究、深化并完善翻译理论必要且有力的科学手段。本文从语言哲学和翻译学共同的核心问题——意义入手,探讨了语言哲学意义理论对翻译学的几点启示,为一些翻译问题找到了更加科学的、有力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描述翻译学,因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翻译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描述翻译学具有相通的语言观、系统观和功能观。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功能理论、语境理论,能够为描述翻译学提供一种更为细致、有效的研究途径,弥补描述译学因过分强调历史大语境而忽视的语言内容。  相似文献   

20.
翻译理论与语言学的发展一直联系紧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催生了新的边缘学科"认知翻译学"。电影作为当下影响力巨大的文化传播媒介,其片名翻译体现了大量的认知机制。本文以认知翻译学的主要观点"体验观"、"多重互动观"及"创造观"为视角,分析电影片名翻译背后的识解方式,以期为片名英译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