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晨 《国际新闻界》2020,(4):134-155
以詹姆斯·凯瑞的讨论为源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闻史观变革运动推动了美国新闻史研究走出辉格式的、线性的、进步的传统范式。大卫·诺德延续了凯瑞的新闻文化史路径,将其进一步聚焦到以阅读史为代表的新闻机制史的范畴中。他的《新闻的共同体》重新定义了“新闻”与“新闻史”的内涵,从“生产的共同体”和“接收的共同体”两个维度阐发了北美新闻传统中的共同体精神。他的新闻史研究试图将文学批评、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兼顾人文主义和社会科学的新的关于传播的历史。由于他的新闻史观是地方性的,国内研究借鉴时要注意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丁淦林教授长期从事新闻史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学上先后为本科生、硕士、博士生开设并主讲《马列著作选读》《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专题》《中国新闻史研究》《新闻史论著阅读与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等多门课程,并作为研究生导师先后带教过30多位硕士生或博士生,为中国新闻教育事  相似文献   

3.
陈强  郑贵兰 《新闻窗》2010,(1):113-114
对任何一门人文学科,历史都是最基本的课程之一。《中外新闻传播史》作为新闻传播三大基础课之一(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史),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陈力丹教授在《世界新闻史》序言中谈到:“当一位新闻工作者完全不知道本行业的历史(许多行业的知识其实就是由历史构成的),会出现类似情况,他不知道什么是新闻,也不会抓新闻。  相似文献   

4.
地方新闻传播史是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新闻史的研究领域里,重庆、上海、武汉、香港和西安的抗战新闻活动的历史地位总能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相比之下,作为抗战新闻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广西桂林抗战新闻史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关于本科新闻史教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丽 《新闻界》2006,(4):122-123
从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和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中增设报学系开始算起,中国的新闻研究和新闻教育已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最早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专著是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对外国新闻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今天,中国很多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所使用的新闻史教材主要有下列几种:高等教育出版社:丁淦林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的《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中国新闻传播史》…  相似文献   

6.
吴静 《新闻世界》2012,(5):223-224
当代中国新闻史应以“本体意识”为学科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它要求以新闻业的发展变化为主线来考察新闻现象并揭示其内在规律。本文以刘家林新著《新中国新闻传播60年长编(1949—2009)》为例,剖析“本体意识”在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史中应体现在研究立场、思路框架、个案分析和历史评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6,(10):6-10
新闻史课程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课堂讲授新闻史内容可以新闻传播事业现代化作为核心线索。从新闻传播事业的媒介形态、组织结构、理论观念三个方面进行历时的考察,说明现代化的观念和方法符合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客观史实,同时也是洞析新闻史发展的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8.
8月10日,《中国新闻史(1978-2008)》首发式暨新时期中国新闻改革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此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大课题的结项成果,由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牵头,集结当下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界的学术名家,经过3年时间精心研究和写作而成。  相似文献   

9.
周军 《新闻实践》2010,(3):80-80
熟悉新闻史研究的人都知道,目前已出版的新闻史书籍大都是对中国新闻史全局性的研究和书写,长期以来也一直主要围绕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和少数著名记者展开,而对地方新闻史的研究和整理还有许多的空白。事实上,在交通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还较为落后的19世纪乃至20世纪的前50年,大城市报刊的传播影响力,往往是要通过各种地方新闻媒体作为中介给予延伸传播和扩大影响的。因而,地方新闻史理应在中国新闻传播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卓有成效的地方报人的新闻传播活动,同样也值得书写和记录。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月5日晚,胡道静先生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91岁。他的离世是历史学界、科技史学界和文献学界的损失,也是新闻学界的损失。在当代,胡道静先生是以在科技史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而蜚声中外,并于1981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科学史研究院会议上被推选为通讯院士。其实远在20世纪30年代,胡道静先生就以在新闻领域中的成就而备受瞩目。他是最早研究中国新闻史的学者之一,同时,又以自身的新闻活动,为上海新闻史乃至中国新闻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章。满门报人受熏陶胡道静先生是安徽泾县人。泾县胡氏为一方望族,世代为书香门第,出过不少颇有影…  相似文献   

11.
夏涛 《新闻记者》2003,(3):48-49
2003年1月12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举行了建系十周年庆祝会暨“新闻传播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本系师生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近70篇,内容涉及新闻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业务、新闻教育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方汉奇教授、何梓华教授、丁淦林教授、赵玉明教授、黄芝晓教授等十多位应邀出席的专家、学者,也与师生们一道,共同围绕“新闻传播理论创新”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在寻找新课题、新方法中创新在新闻史研究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多年来,新闻史研究中对“中间势力”报刊的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2.
周亭 《当代传播》2001,(4):21-23
2000年3月,华文出版社出版了方汉奇先生的著作──《新闻史的奇情壮彩》。这本书收录了方先生21篇学术文章,是他从有关中国新闻史的100多篇论文中精选出来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三大版块:第一,中国古代报纸和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其中《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一文中,方先生提出的观点“《进奏院状》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是他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之一。第二,中国近代传播思想、报纸和报人。包括对《京话日报》和于右任主持时期的《神州日报》的个案研究以及对章太炎、邵飘萍、成舍我、鲁迅等新闻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史带论,展示了粤语新闻传播的全球化发展历程,提出"研究粤语新闻需要国际观",并在粤语新闻的发源地看到了如今粤语新闻发展的最佳状态。对"粤语新闻"这一历史产物做客观、深入的剖析,是粤语新闻传播研究的基础性文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新闻史的缺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90年代 ,中国当代新闻史研究被提到日程上并掀起了小小的高潮 ,其标志是若干部专著的问世 ,如1992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方汉奇和陈业劭主编的《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张涛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 ,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方汉奇主编、宁树藩和陈业劭副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 ) ,1997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丛书”之一种的《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 (两卷 ) ,1998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白润生编著的《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这还不是全部 ,但相信这几部著…  相似文献   

15.
林敏 《当代传播》2007,(3):5-77
新闻博客作为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在近几年异军突起.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博客新闻正逐渐呈现主流化的趋势,一些成功的个人新闻博客、主流大报网站的博客和某些主流网站创新的博客新闻内容正在改写着新闻史.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新闻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批评式研究、传播学派的研究。本文所比较的两本书《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以下简称《美国新闻史》)和《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以下简称《探索新闻》)分别运用了解释性研究和传播学派的研究。本文选择两本书关于公共关系兴起阶段的研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党刊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实践和理论的载体。党刊发展研究贯穿中国现代新闻史的主线,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教育,提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方法论素养。  相似文献   

18.
宋妍 《新闻传播》2005,(9):31-34
人物简介:陈力丹:1951年2月生.江苏通州人。1968年7月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团劳动、工作。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93年起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国际新闻界》主编。在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九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舆论学、世界新闻史代表专著:《精神交往论》、《舆论学》、《世界新闻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下文简称“学会”)于2008年10月25日成立。著名新闻史学家吴廷俊教授当选为首任会长。吴廷俊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新闻史和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他还长期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20.
张默 《今传媒》2012,(9):136
新闻史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重点记录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人们学习新闻学具有指导作用。我们从新闻史中可以发现和掌握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指导新闻工作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