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调研,了解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状况、在职培训及教学反思等情况。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体育教师参与在职培训和专业发展的期望强烈,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途径和方式单一,希望培训内容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张坤 《安徽体育科技》2011,(4):68-70,86
从商丘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的数量与质量两个维度入手,选取生师比、班师比、高学历体育教师比例、高职称体育教师比例以及35~45岁中青年体育教师比例5个指标,分城市、县城、农村进行比较。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商丘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着较大的城乡不平衡。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应该从修订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标准;加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力度;改进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补充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3.
“70一代”和”80一代”是指改革开放后的一代或独生子女的一代。社会各界早已开始关注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巨变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反映着巨大的社会变迁。“70一代”和“80一代”的中青年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师的队伍和力量不断发挥,人们也在关注和期待他们是否能够真正走向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2253名“70一代”和929名“80一代”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状态进行描述和分析,进而深入细致地研究其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和专业发展策略。在同类研究中,本文第一次认真、详尽地对这一重要的体育教师群体进行了梳理,以促进人们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发展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不同代际中小学体育教师群体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发展状态。通过分析"天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研"课题的部分最新数据,对50’、60’、70’、80’一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状态做描述性对比分析,一方面为研究者提供相关数据参考与支持,另一方面试图发现不同代际中小学体育教师群体专业发展规律和特征,以促进人们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朱慧芳 《体育科研》2008,29(4):91-9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上海市普通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中青年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专业态度、专业能力,找出中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不同人群对制订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意见和建议.结果显示: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的比例与专业培养目标差距较大;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职业仍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但50%以上的毕业生迫于现实压力而转行;不同人群对新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满意度一般.建议:国家应启动包括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制订工作;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应在体育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专业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分析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入手,根据陕西省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探索促进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为提高陕西省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8月6~8日,辽宁省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沈阳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省14个市,近300名中青年体育教师参加了比赛。本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分为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两部分,共设7个大项19个小项。本次比赛对推进课程改革,提高中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其积极上进的敬业精神等,都有积极作  相似文献   

9.
<正>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养提升是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以赛促培,以赛代练”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素养。本次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以“展‘体育人’风采,做‘双师型’教师”为主题的首届四川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是展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形象和精神风貌的舞台,也是全省各市州优秀体育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笔者通过珙县在参与本次基本功大赛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阐述通过“以赛促培、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由于各地区经济差异大,教育水平不一,对研究区域性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落实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它对提高区域性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和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管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昆明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状况,对职后参加培训的态度、动机和目的的调查分析,指出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能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但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方法,探讨新时期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培养方案等与体育教师培养相关的内容。指出主要存在问题:各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同小异,与社会需求产生结构性矛盾;生源质量专业性不强,培养过程没有突出运动专项;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比例不合理;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点不突出等。提出:准确把握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招生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巢湖市中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学体育既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民健身运动及竞技体育的基础。通过对巢湖市中学体育教师的男、女教师比例、年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场地器材情况、授课内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指出:巢湖市中学体育中还存在着女教师比例较小;学历和职称结构城乡发展不均衡;场地器材缺乏;授课内容体系还与新《课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体育课虽然比较正常,但课外体育活动情况不理想等问题。由此提出若干条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走向,论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江西省城区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从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看,江西省城区中学体育教师的总体状况较好,但是江西省城区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创新精神、科研能力等方面都与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江西省城区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南京市13所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独立学院专职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并提出完善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独立学院专职体育教师数量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职称结构较低;科研水平初级;兼职教师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增加专职体育教师数量、提高其科研水平和外出参加进修培训或学术交流活动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俊伟 《体育学刊》2001,8(2):126-128
通过对湖南9所高校112名40岁以下的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较其它专业教师,在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行为也较多地受到职业条件、职业社会地位、职业专业选择宽度等因素困扰,这是影响其“敬业心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数理统计分析,对宣城市部分小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宣城市小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指导和组织单调;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不协调;体育经费不足,设备器材严重缺乏;体育老师数量严重缺编,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滞后;体育场地狭小,有被侵占得情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南省19所具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招生资质的体育院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校体教专业"学科"课程建设现状,研究显示: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全,但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滞后;体育教育专业高精尖人才缺乏;专业主要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专业人才";部分院校存在设置总学时偏低,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门类设置少、精品课程建设理论学科发展滞后于技术学科建设以及学生教学实践时间短等问题。提出在学科建设上应夯实学科基础,在坚持建设区域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向着学科综合全面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谈访法、层次分析法等,就职业态度、职业角色适应、职业满意度等对泉州市2003届89名新任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任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角色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融洽,对学生有较高的了解度;但近半数教师职业态度模糊,专业思想不稳定;学校体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经费不足、场地设施简陋、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经济待遇较低等是职业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因素;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认知不足,教育行动研究观念和行为缺失,影响和制约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浅论"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小学生体育课程标准的改革,针对中小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但并不喜爱体育课”的现象,对原有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熔钧 《体育科研》2008,29(4):94-9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各年龄层的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得出30-40岁这一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倦怠的状况比较严重。并根据各年龄层的体育教师的状况,寻找健全其心理、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