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林 《收藏》2009,(6):38-41
我曾写过一篇《谈书画鉴定谁说了算?》的文章,在《收藏》杂志2006年第4期上发表。今天我想再谈一下,在当下的书画鉴定实践中,具体都有些什么人在说?在说些什么?至于他们到底谁说了算,可能只有让历史来评定。  相似文献   

2.
周方黎 《收藏》2007,(4):170-170
《收藏》杂志2005年第1期刊有李烈初先生《书画的收藏鉴定赏析》一文(以下简称“李文”),颇多见解,读后获益不少。然“李文”中有两处值得商榷,现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收藏》2009,(12):2-2
——日前.以古玩收藏与拍卖行业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雾里看花》在央视热播。很多观众注意到,当剧情进行到第27集的时候。剧中主人公郑岩(邢佳栋饰)通过一本《收藏》杂志发现了重要信息.最终揭穿了骗局。《收藏》杂志真的刊登了这样的内容吗?相信细心的《收藏》杂志读者已经看出,《雾里看花》剧中所使用的是2009年第4期《收藏》杂志.虽然该期杂志有着重要的市场分析.但并没有黄先生(李幼斌饰)的图片,情节中的杂志内容是虚构的。  相似文献   

4.
高鸿 《收藏》2009,(9):99-103
一 关于唐寅《自书诗卷》(图1),故宫博物院一位书画鉴定专家在2008年第5期《文物天地》杂志刊发了一篇鉴析文章(以下简称《鉴析》)。时隔一个月,《中国证券报》又报道北京某拍卖行春拍,日:“唐寅《行书自书诗》卷因著录的翔实和老一辈专家的一致认可引来多方角逐,最终以1120万执全场之牛耳,为整场拍卖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5.
张大庆 《收藏》2007,(6):163-163
我读《〈收藏〉刊登读者来信吃了官司》一文后略有感想,现谈点看法。我认为首先要弄清的是,黄宾虹《拟包安吴》是叶瘦谷先生画的吗?据《收藏》介绍的相关情况,毕永和曾去信指出收藏2006年第7期朱浩云《二十世纪书画领域的划时代人物》文中的图5黄宾虹《拟包安吴》明显是一幅伪作,并且很坚定地指出这幅画是黄山一位画家叶某所作。  相似文献   

6.
正值新春佳节之际,《收藏界》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对于《收藏界》以及她的广大读者来说,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收藏界》杂志创刊50期了!从四年前创刊开始到现在,《收藏界》杂志被越来越多的读者了解和接受。“藏界视点”、“老董泉苑”、“藏书论画”、“说瓷赏陶”、“鉴·辨·赏”、“藏鉴有约”、“教你一招”等栏目受到了读者的热情欢迎:《中国当代书画市场大揭秘》《古钱,想说爱你不容易——古钱的造假与售假》《中国古代玉器的时代风格鉴定》《收藏界里故事多》《瓷器鉴定选例》《绚丽多彩的元代珍瓷》《稀世之珍康熙宝玺》《中档  相似文献   

7.
王英辉 《收藏》2009,(3):51-51
《收藏》杂志2007年第8期“书画鉴藏”栏目发表的《姚元之自砺联赏析》一文,对岐山博物馆馆藏的一副珍贵的姚元之隶书七言联“名儒广学怀元凤;直德流光慕史鱼”作了客观精到的评析,图文并茂,言辞冼练,不失一篇好文章。  相似文献   

8.
罗青 《收藏界》2011,(11):88-91
笔者13岁时跟著名书画家、收藏家溥心畲学画,14岁开始有了自己的收藏,收藏的第一幅是黄牧甫画的青铜器《妇庚卣》。这么多年下来,收藏了明清书画近三千幅,现挑其中的一幅,与大家共同鉴析。说到文伯仁这幅《具区林屋图》,首先要从台北故宫藏王蒙的《具区林屋图》(图1)说起。王蒙的这幅画经过鉴定,画真款伪,应该是后添款。这幅画应该是断成两截的,上面原来还有东西,因此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些人说原画未必不是这个样  相似文献   

9.
自我更正     
周兆祥 《收藏》2007,(1):163-163
《收藏》2006年第3期刊登的《慈禧“御笔”绣画》一文中说,在慈禧七十寿辰时进献绣品寿屏的刺绣艺术家沈寿为浙江吴兴人氏,这一说法似有误。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06,(6):173-173
《2005年艺术品拍卖排行榜》;《老商标收藏》;《鉴评本怀素自叙》;《古玩指南》;《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中国现代书画鉴定》。  相似文献   

11.
王红旗 《收藏》2008,(11):138-139
《收藏》2007年第9期上刊出了山东潍坊王信堂先生的连载文章《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该期介绍第四十一招“文化创新”,揭露所谓“臆造文化发现,兜售高仿品”的现象;2007年第12期又刊出王先生《再说古玩市场诡计之“文化创新”》一文。细读两文后,作为一名普通收藏者,我有以下几点疑问: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7,(3):178-179
朱浩云文章遭质疑 《收藏》2006年第7期刊登了上海朱浩云先生的文章《二十世纪书画领域的划时代人物》,作者认为,在中国山水画领域,20世纪划时代的人物当数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石鲁、李可染、陆俨少。在介绍黄宾虹的艺术成就时,作者配发了一幅名为黄宾虹《拟包安吴》的作品图片。这期杂志发行不久,这幅画作遭到黄山市书画收藏爱好者毕永和先生的质疑。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08,(2):175-175
在2007年12月7日的《开封日报》和《汴梁晚报》上,记者田宏杰和张文昭分别发表了“最新一期〈收藏〉杂志重点报道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盛况》和《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盛况荣登〈收藏〉杂志》的文章,介绍了2007年第12期《收藏》杂志重点刊发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盛况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4.
陆克勤 《收藏》2007,(2):154-154
《收藏》杂志总第132期刊登的吴裕成《天津火柴盒贴的一桩疑“案”》一文,记录了天津火柴盒贴的早年生产情况和一段轶闻。就这个话题,我还想赘述一些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5.
许若军 《收藏》2008,(6):162-162
最近复读2007年10月《收藏》杂志推出的“山西艺术品专号”(总第178期),愈感亲切。作为一位山西收藏爱好者,也作为《收藏》杂志数十万读者之一,心中感慨万千,涌动着许许多多挥之不去的思绪和情潮。  相似文献   

16.
李征字 《收藏》2001,(3):49-49
《收藏》94期(2000第10期)刊登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签字版银币》一文,内容有许多错误,为免“误人子弟”,现予提出:  相似文献   

17.
尕丁 《收藏》2007,(8):167-167
今年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为配合定于9月下旬在太原举行的“纪念《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全国万里行”活动,《收藏》杂志社从今年3月份开始与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合作,共同决定在《收藏》杂志今年第10期上隆重推出“山西文物收藏”专号。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对此非常重视,协调动员全省文物、文化、教育、出版和收藏界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开展组稿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陈飞武 《收藏》2008,(3):168-168
我从2007年第4期《收藏》杂志上看到一篇《〈收藏〉助我淘得“文革”年画原稿》的文章后,很替该文作者汪先生高兴。本人也有类似的收藏经历,不过我收藏到的是“文革”油画原作,而非“文革”年画原稿。  相似文献   

19.
杨柳 《收藏》2016,(5):121-121
李烈初(1928-2012年),浙江东阳古渊头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以“火刀”“铁匠”等笔名发表文学作品多篇。雅好书画收藏,精鉴赏与画理阐述,著述散见《收藏》《学林漫录》《美术报》等报刊杂志,为多家刊物特约撰稿人。亦为《收藏》杂志专栏作者,发表文章70余篇。  相似文献   

20.
虹冰 《收藏》2007,(11):83-83
在《收藏》杂志2006年第11期《海派名家谁主沉浮》一文中,列有部分海派名家作品拍卖最高价表格。其中有一位画家的名字在大多数读者的眼中是比较生疏的,他就是孔小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