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高校学科分馆的建设、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实行的创新服务模式.介绍学科分馆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建设特点.重点讨论学科分馆的管理方法和服务项目.并提出关于学科分馆特色服务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从国内外六大学科评价的指标体系出发探析当前学科评价的价值取向可以发现,当前的学科评价仅仅是基于学科投入要素的评价或基于学科产品的评价,在其主导下的一流学科建设也表现出"粗放型"的学科生产投入要素建设和"学术GDP"导向的学科产品建设两种错误倾向。学科建设本质上是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一流学科评价本质上是评价一流学科的生产能力。走向基于学科生产能力的一流学科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科产品的有效性和学科的社会服务问题、学科生产的投入成本和学科建设的效益问题、学科的整体性和学科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科建设新思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了当前大学学科建设中的一些弊端。提出学科应是大学的学科,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树立学科开放、科际整合的新思维。学科建设要"淡化"学科,强化知识的整合,建设学术、生产系统性的高深知识。  相似文献   

4.
学科建设作为特定的语义场逐步演变为"成就学科目标的过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作为学科规训制度的抓手"生产"和"制造"了学科建设"指标",并在学科评估的推动下得以巩固.实践中学科建设作为一个有"投入"和"产出"的系统,在"借鉴—反思—再塑"过程中,其"黑匣子"结构变得愈加清晰,指导了"双向螺旋循环"的构成并推动"学科"和"学科建设"走向更高层次.学科建设的本质是"创造知识",对学科和学科建设的清晰化认识推动学科评估向"指导知识创造"转变以实现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5.
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界整体上是在经典学科框架下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的,这种学科建设取向对促进高等教育学发展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也带来了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上的问题。超越"学科论"与"研究领域论"之争,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建设的核心,铸造学科特色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和特点,要从"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学术水平;突出重点,建设优势学科;立足地方需要,打造学科特色"四个方面加强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态势.文章在"大学科"的发展背景下,根据动态的学科建设内涵,以大连交通大学"四位一体"学科立项建设模式的实践为基础,探讨"四位一体"学科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内涵、特征、运行机制,探索学科建设综合管理的有效模式,以求解决目前学科立项建设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科不均衡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有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不均衡发展能促进高校学科的"特色兴校"、提高学科建设的效益、优化学科的整体结构。高校实现学科不均衡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学位点(重点项目)立项建设、学科资源向优势学科倾斜以及特色学科的建设等。学科不均衡发展对于合并高校学科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及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着力点。经过"211工程""985工程"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持续推动,"2011计划"进一步提出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那么,当前形势下,应当如何理解学科建设的内涵?在学科建设中应当重视什么?如何看待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路径依赖"现象?在实践中,应当如何进行学科布局?如何做好学科团队和制度环境建设?如何通过资源配置协调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优势学科与非重点学科的关系?围绕这些问题,本期"高端访谈"栏目对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传统经典学科框架下实现了快速成长,但同时也给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新的问题."现代学科"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基本逻辑,从学科建设的内涵与标准上重新给予界定,不再局限于"学科"的界限,而是从一个学科或跨学科逐步演变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  相似文献   

11.
SWOT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存在规模扩大、全球显示度上升、社会效益良好的优势和结构不均衡、培养质量下滑的劣势,面临着政策指引、全球化加速、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新科技涌现的机遇和教育系统内外部提出新要求新期待的挑战。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包括:汇聚合力,建设更加广博的教育学科;扩大开放,建设更加国际的教育学科;服务社会,建设更加前瞻的教育学科;内涵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新阶段,加强文科建设有利于保持"双一流"建设的完整性、持久度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文科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学科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快速成长动能不强;学科发展逻辑囿于惯性,独特价值受到忽视;学科发展布局调整频繁,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对此,亟须全面深入解读"双一流"政策,强化文科建设共识;强化政府学科统筹与引领职责,创新文科支持方式;立足校情和发展阶段,合理确定文科发展战略;加强文科学术共同体建设,激发学术梯队活力;拓宽文科资源供给途径,积蓄文科发展实力。  相似文献   

13.
陈林 《当代教师教育》2019,12(1):66-72,85
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是在大学化教师教育背景下提出的重要命题,也是教师教育学科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本文基于对学科、学科专业、教师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等概念的辨析,明确了教师教育学科内部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关系。同时,结合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中学科知识体系尚未明确、学科专业建制尚未完备、学科专业与教师培养未有效衔接等现实问题和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提供理论方向,以期对未来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与北京师范大学一起,走过了百年历程.从师范馆、北高师,到北师大时期,在中国现代历史学术形成、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古代史学科不断成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史学家,出版了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逐渐形成注重会通、强调专精的学术传统.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古代史学科正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通过群体努力,为获得更大的学术成就、培养更多的出色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谢略 《教育教学论坛》2019,(26):121-122
本文以赴美访学为契机,通过对美国本科应用型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借鉴,探索应用型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以可持续建筑概论课程建设为实践平台,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建设,营造多样化的课堂环境和激励自主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力求实现多层次多主体式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软件工程专业学术建设的需求出发,分析了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北京城市学院的特点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建设的基本内容,并对软件工程专业学术建设的实现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市学院的特色办学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多年来,北京城市学院领导及全校教职工始终以创新为旗帜,不断融合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特色的、高质量、高效益的办学之路。本文归纳阐述了学院在科学定位、专业创新、教学创新、开展应用型学科研究、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等五方面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
根据欺凌主体的身份地位可将学校欺凌分为师生欺凌和同辈欺凌两种类型。催生师生欺凌和同辈欺凌的学校因素主要是占有式的师生关系、权力导向型的同辈文化和模糊不清的教师惩戒权。从根源上防治师生欺凌和同辈欺凌,可以从构建"学习共同体"为目标的师生关系、培育以"交往理性"为导向的同辈文化、赋予学校法定的教育惩戒权、逐步探索学校欺凌防治新模式四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建设具有矿区特色的建筑学专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建筑学学科发展历程和现状,认为建设学科特色是建筑学学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系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设具有矿区特色的建筑学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进一步从办学方向、学科资源、师资队伍、课程改革四个方面提出构建具有矿区特色的建筑学学科具体建议,对提升和拓展高校建筑学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跨学科人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构建北京市重点学科信息平台,能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和数据支持。从功能规定、设计开发、测试部署、维护等方面对信息平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