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上海:从废保甲到居民委员会的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所谓保甲制度,即市以下设区,区之内设保甲。一般以10户至30户为一甲,10甲至30甲为一保,10保至30保为一区。“人必归户,户必归甲”。 1927年5月,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后,作为蒋介石“清党”运动的产物,在上海着手建立了保甲制度,这比国民党政府1934年在全国推行保甲制度提前了7年。1944年2月,汪伪政府颁布的《上海特别市区编组保甲暂行办法》规定: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十保为联保,设联保长,每一分局区域内之各联保为总联保,设总联保长。 日伪时期上海的保甲组织,在日军未进入租界前,将原上海特别市所…  相似文献   

2.
清朝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户籍制度有保甲行于平时,而编审则丁赋之所由也之谈。清朝前期重视编审,后期则以保甲为主。州县城乡编制保甲册,十六至六十岁男曰丁,女及老少曰口,丁口系于户,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分设牌长、甲长、保长,负责户口迁移登耗,  相似文献   

3.
一人文化产生于日本,日本青年的单身率逐年增长,随之在日本社会的单身经济中衍生出一系列的单身文化.一人文化是指十分珍惜和享受一个人的生活,虽然是一个人,但是也要活得精彩,这样的一群青年也叫“一人族”.社交媒体的普及发展,给我国青年文化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人族”青年会将自己的单身日常上传到社交网络平台,记录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聂震宁 《出版参考》2016,(10):60-64
3.轰动中外的“七君子事件” 1936年11月23日凌晨,韬奋与救国会的其他负责人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等7人突然分别被国民党政府逮捕.罪名是“危害民国”“妨碍秩序”.国民党政府早已把救国会视为其“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一大障碍,对救国会公开宣传停止内战、联合抗日救国的主张十分恼怒,在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指使下,终于加紧了对救国会的迫害.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大地.同年十二月二十日,日寇侵占浙江省会杭州,一九三八年初,日寇在杭州城郊乔司对我同胞实行大屠杀,一日之内,遇难者一千八百余人.沦陷青年为了保家卫国,纷纷渡江南来,一部分汇集在绍兴,和绍兴所属各县青年一道加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下简称救国会)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于1931年9月27日,由流亡北平的东北籍爱国志士阎宝航、高崇民、王化一、车向忱、杜重远、卢广绩等人在得到张学良将军的暗中支持下,以东北籍广大青年为主体,广泛吸收各党派、各阶层爱国人士组成的具有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救亡团体,其宗旨是:抵抗日本侵略,共谋收复失地,保护主权.救国会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7.
吴兰 《北京档案》2005,(8):38-39
日军占领北平后,北平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华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日本侵略者扶持了"北京地方维持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等伪政权机构,并通过政治高压和军事手段实行殖民统治,把千年文化古都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模范治安区",变成了北平人民的活地狱.  相似文献   

8.
这是麻生首相说给日本国民的一句话,也可以说是下了一个死命令,最迟要在3年内治愈日本经济患的大病,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首相对现在的状况感到非常严峻。20年前,当时美国经济陷入停滞,处于巅峰时期的日本大量收购美国的资产,尤其是三菱公司购买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这样的美国标志性建筑,当时被称为“日本人买走了美国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兰台世界》2015,(Z2):113-114
<正>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各地相继沦陷。1932年3月1日,日本在长春扶植建立了伪满洲国。1934年,日伪为了强化其统治的目的,将奉天省东部区域划出设置了伪安东省,省治伪安东市(今丹东市)。1933年春,原安东林科中学校长李献廷、时任安东林科中学校长秦有德二人,会集三十名同志,组成北平救国会安东分会,也称之为安东救国会。伪安东省教育厅厅长孙文敷为名誉会长,秦有德为会长。安东救国会以收复东北失地为宗旨,进行反满抗日思想宣传,吸收反满抗日积极分子,在安东省内进行反满抗日活动,其活动中心在安东市。一、安东救国会分会成立为了迅速在安东全省境内组织分会,安东救国会名誉会长孙文敷利用教育厅厅长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用地道的汉语评析世事——27岁的日本青年作家加藤嘉一携新作《中国的逻辑》亮相书博会。加藤嘉—表示,直接用中文执笔,也是对中国读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左德藩 《图书馆》1994,(1):51-52
中国的图书户和日本的文库左德藩中国的图书户和日本的文库都是各自国家的图书馆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均已得到本国图书馆界的承认,在社会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的图书户是自费购书,并有一定数量的藏书,既自我利用,又进行业余借阅,为群众义务服务,是一种家庭型图...  相似文献   

12.
钟庆 《出版参考》2005,(12):23-23
研读日本经济史,发觉历史上日本完全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尽干眼前赔本的事。而现在的日本学者对当时先人的业绩仰慕不已,丝毫没有谴责浪费国家和人民财富之意。关于此事询问过一个老学究,得到的答复是:这是民族的责任,当时的中国逐渐沦为殖民地,日本绝不能也做殖民地。“民族责任”是日本人深入骨髓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1898年,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赴日本留学,到1904年前后,留日学生已有3000人之多,1906年更增至10000多人。这些留学生在日本形成了一个具有政治见解的知识阶层,“他们比任何人都热心地追求那号召他们为自由而斗争的理想”。他们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创办的华文报刊,就充满了这种对革命理想的热烈追求。这种华文报刊累计达六七十种,这使得日本成为当时革命报刊活动的重要基地。本文拟对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华文报刊的历史与作用作一概述。一1.同盟会成立前留日学生创办的华文报刊由留日学生创办…  相似文献   

14.
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为契机,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主办的日本图书推介会,于9月2H上午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召开。此次图书推介会在天津(BIBF)举办小型书展及论坛。日本美容教主佐伯的十几种美容类图书以及大量生活类图书将会重点推出。日本大和书房古屋局长、幸福科学出版社里村编辑长、日中版权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于丹〈庄子〉心得》的译者孔健等人到会。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11,(16):27
本刊讯(记者韩阳)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用地道的汉语评析世事——27岁的日本青年作家加藤嘉一携新作《中国的逻辑》亮相书博会。加藤嘉一表示,直接用中文执笔,也是对中国读者的尊重。作为日本公派留学生就读北京大学,加藤嘉一有着日本人的勤奋,又有着  相似文献   

16.
一、出版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现代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先看一下几个同出版有直接关连的指标。第一是日本的识字率问题。现在的日本,学龄人口中有99.99%的人进入学校学习;完成义务教育后,有94.5%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然后有36.7%的青年升入4年制大学或大专院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日本几乎完全做到了全民识字。第二,日本的纸张消费量仅次于美国、瑞典、加拿大、  相似文献   

17.
被抓 我叫张考生,山西省左权县石匣乡林河村人。今年86岁。 1944年农历5月23日早晨,我赶着两头毛驴,到村子后面的沟里下地干活。突然来了日本兵,我赶快边跑边喊:日本人来了。因为前一天八路军围攻了日军红都炮台,所以就来了这些援兵。当时日本人朝村子开了抢,打死了想逃走的我父亲、岳父,但大部分老百姓都躲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2011年4月16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12)在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举行。此次茶座正值日本3·11大地震一周月刚过之际,日本□谷大学名誉教授、北大华媒研究中心学术主任卓南生为大家作了题为3·11大地震后媒体论调的变化与走向的讲座,针对大地震后日本国内外媒体的报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来自教育界、新闻界、政府相关部门等30余位同仁出席了座谈会。会议主持人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任程曼丽教授,本次活动由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协办。1923、1995和2011地震后的特征讲座中,卓南生首先回顾了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以及这回大地震的特征和舆论走向。卓南生指出,在1923年的大地震中,谣言四起。在日本社会,有许多关于朝鲜人趁火打劫、强奸、在井水中下毒的谣言。当时官方出动军警搜猎朝鲜人,并  相似文献   

19.
本书是针对当代日本人、日本问题的思考、批判和解读。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客观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了日本的种种阴暗面、不足和问题,涉及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等各个层次。对于日本社会的优长,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本刊所摘此文,即肯定了日本在文化融合方面的作为。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8日下午5时(莫斯科时间),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向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宣告:"苏联从明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8月9日零时刚刚过去,苏联红军的轰炸机突然轰炸了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和九一八事变后,曾在北平读书的李兆麟对日本武装侵略中国义愤填膺,他向东北救国会建议派人到东北组建抗日义勇军。1932年2月上旬,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北平市委的指示,由中共党员冯基平、杨寿天及李兆麟3人来到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