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在歌剧发展史上,男高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男高音一般分为:戏剧男高音和抒情男高音两类,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缺少好的男高音。而戏剧男高音就更少了,他的声音结实有力,中低声区自然浑厚,高音区清脆激昂,具有强烈的男性阳刚气概,包括了辉煌男高音和英雄男高音,用于表现具有鲜明戏剧冲突、慷慨激昂、戏剧性色彩强烈的作品,在威尔第、瓦格纳、普契尼等歌剧作品里屡见不鲜,多用在表现英雄性人物和悲剧性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男高音”的歌唱训练在歌唱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男高音唱高音难一直是困扰男高音歌手的难题,而喉器歌唱机能的解决在男高音歌唱难的问题上一直起着关键的作用,笔者结合对喉器机能的训练与歌唱实践的体验,就男高音喉器机能的训练及与歌唱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男高音的训练较其他声部的训练更为困难,原因在于其发声生理机能所造成的难度。如果我们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男高音各个声区进行科学的训练,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就能获得较好的男高音。文章将从正确的呼吸训练、元音(母音)的选择、声区训练和男高音要避免的误区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声乐训练中,男高音高音唱法的训练比其他诸如男中音、女高音、女中音等声部的训练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对于男高音的高音,声乐界一位知名的专家,歌唱艺术家吴雁泽,曾在歌手大奖赛的间隙评论中说“男高音,高音难”,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深刻地但也言简意赅地道出男高音难就难在高音上。  相似文献   

5.
浅谈对男高音的训练付宗熹在声乐教学与训练中,男高音声部有“难高音”的说法。许多男高音在演唱时显得束手无策,甚至有的竭尽了全力,高音还是唱不上去。那种痛苦的样子,就无法谈什么艺术的表现力了。本人通过对于男高音声部的学习、演唱、教学,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可...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9月6日晚,在国家图书馆的音乐厅里,由中国三大男高音携中国青年男高音联袂推出的"请别忘记我-中国男高音纪念帕瓦罗蒂逝世十周年音乐会"隆重上演。来自国内各地的近四十位男高音集体放歌,共同怀念他们的"男神"-"一代歌王"帕瓦罗蒂。中国三大男高音戴玉强、莫华伦、魏松以及青年歌唱家薛皓垠、张英席、王传越、韩蓬等相继亮相,演唱了《你不要哭泣》、《偷洒一滴泪》、《别哭吧柳儿》、《我的太阳》、《今夜无人入睡》等  相似文献   

7.
在美声唱法中,男高音的高音问题一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笔者训练及学习心得,对美声男高音的高音训练技巧问题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声男高音在实现高音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阻碍及难点,通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实现男高音必须面对的问题。最后,文章对美声男高音的高音实现方法及相关的训练技巧进行了探讨。通过探讨来进一步解决男高音的高音训练难点,同时,也为声乐歌唱者或学习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民族唱法男高音是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族唱法男高音歌唱技术难度较高,所以对其歌曲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就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族唱法的含义,同时对民族唱法男高音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民族唱法男高音的歌唱技术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由当今声乐界欠缺世界级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这一不良现象,阐述了男高音唱高音难,难在何处?分别从三个不同侧面加以逐步解决男高音的“高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男高音高音难,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解决这一困惑,是声乐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教学体会,对男高音中声区的正确训练方法、换声区的准确过渡以及个人心理素质等因素做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好男高音高音难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声乐教学中 ,我们发现大部分男声是男高音 ,但真正唱得好的男高音却寥寥无几。唱高音一定要有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正确地打开喉咙 ,让声音自然、通畅。歌唱时气息支持 ,除用横隔膜力量向下推压向外扩以外 ,后背的肌肉力量对高音的支持也同样重要。更多地运用共鸣 ,细心唱好“过渡”音是高音的必由之路。头腔共鸣是男高音的重要共鸣腔体。为了保持高音的灵活性 ,每天要练习各种音阶  相似文献   

12.
(一)昆明方言的语气词均不读轻声,而读本调。(二)昆明方言语气词的声调均可以上扬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声调上扬以变换语法意义的功能表现为语法意义的逆向变换和顺向变换。(三)昆明方言语气词均可以重读以表示愤慨的情绪,重读语气词的音长尚可延长以加重愤慨情绪的程度。(四)声调上扬及重读也适用于昆明方言的复音语气词,其规则是声调上扬及重读均出现最末一个音节上,由此引起的语义变化与单音节的语气词相同。  相似文献   

13.
江佳慧 《培训与研究》2007,24(6):10-11,27
在《金锁记》中,张爱玲常常选用充满颓废色彩的比喻来刻画人物。这些比喻往往用喻体生命性的缺失来消解本体的生命性,本体和喻体看似充满矛盾实则与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不谋而合。这些比喻帮助作者成功地揭示了主人公生存状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柯尔律治是一位宗教思想家。他从浪漫主义哲学角度发展宗教思想,对很多重要的神学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并提出保护基督教要理的唯一途径在于沿着由浪漫主义哲学提供的体验方向重新解释这些要理。  相似文献   

15.
音译词(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条目编排上有五类情况,虽然它在现代汉语词汇里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它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编纂词典时如何为其立目,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音译词(字)的这五类编排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它们按照同音词分立条目的原则由原来的五类编排方式调整为统一的编排方式。文章还就分立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在排列次序上存在的混乱现象,进行了一些调整,使每个分立条目分别领属属于自己意义范围的多字条目,从而使它们之间的领属关系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6.
轻声、上声变调、儿化是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流音变的高难度项目,句调、语速、停延则是语调学习的难点,中高年级学生的语音偏误也主要集中在声调调值、轻声、上声变调、儿化、句调、语速、停延等方面。泰国汉语语音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语音项目难度等级和语音偏误,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将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相结合,使语流教学灵活地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并重视句调、语速、停延等语调教学。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声及上声变调的教学一直是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语流音变的规律,在教学中应重点把握三种形式的变调:一是两个音节中的前一个上声音节的变调,二是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三是四个及多个上声音节相连的变调。  相似文献   

18.
在藏传佛教音乐里寺院僧人诵经的音调是极赋有藏族文化积淀的产物,它的产生必定有其遵循的基础和规律.藏传佛教音乐诵经音调具有宣叙性,接近于语言的音调,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寺院的领经师由他带领众喇嘛集体吟诵、唱诵相关的经文.领诵经文的经师常采用超低音的唱法,声调发音宏亮、低沉、穿透力强,并能产生一种肃穆、庄严浓厚、神圣的感觉,坐满几千人的大经堂每个角落都能清楚地听到领经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孟公方言高升调(35)的来源为:绝大部分中古入声字,中古去声中滂、并、透、定、清、从母字的绝大部分以及彻、澄、穿(初)、床(崇)、审(生)、穿(昌)、床(船)、审(书)、日、溪、群、晓、匣母字的一部分,另外还有少数的上声字。这个高升调的产生在去声字中可能与声母有关系,在入声字中则可能与韵尾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