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兔子系列”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品。小说能够引起美国文学界和众多读者的普遍赞誉,不仅与小说精当的情节构思、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独具个性的叙事技巧有关。更重要的是,厄普代克将一个普通小人物的生命与美国社会几十年的变迁联系在一起,使这一系列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气息,浓郁的象征意义和寓言化特征。从厄普代克的作品内容和叙事技巧分析了"兔子系列"中所透射出的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以描写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而闻名。《自由》是他晚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小说中,厄普代克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自由与束缚、欲望与道德在主人公身上发生激烈碰撞。用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对作品进行分析,为理解这篇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以描写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而闻名。《自由》是他晚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小说中,厄普代克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自由与束缚、欲望与道德在主人公身上发生激烈碰撞。用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对作品进行分析,为理解这篇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意识"是西方文学家小说创作的新概念,对于西方文学的发展变革是一个不可磨灭的思想理念,现代意识也一度在西方文学创作上掀起了一阵热潮。约翰.厄普代克作为美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从他的小说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美国现代意识。论文从他对美国当代史的重述、对美国中产阶级的剖析以及对美国价值观的反思和探索三个方面分析了他作品中的美国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5.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文学界的代表人物,宗教是约翰.厄普代克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为其自身文学创作添加了诸多丰富的元素色彩。文章结合约翰·厄普代克的作品"兔子四部曲",从他的家庭背景、鲍尔·德里奇和克尔凯廓尔哲学以及美国清教主义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说宗教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厄普代克是二十世纪美国的一位多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作家。国外对他的研究自始至终都与他的创作如影随形。本文聚焦于国外厄普代克研究专著,从厄普代克与美国文学传统研究、主题研究、艺术手法研究等三方面入手,对国外厄普代克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从专著的分布状况入手,分析国外的厄普代克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7.
约翰·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该小说独特的文本召唤结构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厄普代克巧妙地利用"空白"激发读者的想象.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的文本召唤结构及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1 赞恩·格雷(1872—1939)是美国通俗文学史上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在西部文学家中,没有一位象他那样拥有大量读者,但又不被人理解;第四版《牛津美国文学指南》中说他是“一角钱小说”在二十世纪的继承人;中国出版的《世界文学大辞典》中称他为“西部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有些学者认为在1890—1930年间,他对西部文学广为流行所作的贡献比其它任何作家都多,还说当很多读者被问到如何对西部文学下定义时,他们都以格雷的作品来概括公式化的西部小说的因素;而美国学者John George-cawelti(1929—)在他的“通俗文学研究中程式概念”一文中就多次以格雷的程式化小说  相似文献   

9.
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通过改写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别具匠心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常用的戏仿手法.成功地传达了后现代的精神.同时,小说也凸显了后现代文学的互文性和颠覆性等特征.为后现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知名作家。在不到2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写下了19部中长篇小说,150多部短篇小说,3个剧本及大量的报告文学、随笔和论文。在这些作品中,以遥远的阿拉斯加和克朗代克地区为故事背景的小说——“北方故事”历来受到读者的重视和喜爱。“北方故事”是他早期创作的反映淘金者生活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为一代文学批判大师,毕生致力于思考中国国民性的改造问题,他的小说也被认为是剖析和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最锐利的"匕首",不过其中大部分小说是以其故乡为写作背景,饱含浓郁的故乡情,这种即坚持批判又依依不舍的情感致使地域文化特色在鲁迅的小说中大放异彩,故而本文将从小说中的地域文化底蕴、地域性民俗和地域语言对鲁迅小说作更深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Just as the 1960s was a transitional decade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in American culture, the 1960s was also a time of major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sports fiction. Several of the sports novels of the sixties reflected changes in and were perhaps motivated by socid change in America. During this decade, the dominance of baseball in fiction was broken. Updike's Rabbit, Run (1960), for example, initiated a minor interlude of basketball fiction. More importantly, the year 1968 marked a major turning point in sports fiction through novels by Frederick Exley, Robert Coover, and Gary Cartwright. After 1968, writers turned primarily to football in their novels, but baseball stories enjoyed some popularity as a result of the seventies' interest in nostalgia.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先锋小说"提供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最激进的"语言实验";孙甘露则是"先锋小说"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每一篇小说几乎都是"异数",是一种文体的实验,其放肆的笔法使他成为上世纪80年代"语言实验"的最极端代表。孙甘露小说语言经过变异或对传统的偏离,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语言意义都与传统小说语言形成很大的区别。语言形式的超常表现为:通过语词序列的逆向建构,标点的超常规使用,语形陌生的仿词以造成语形在视觉上的陌生化;过度拉长修饰语和排比句形成语言的超常繁丰;运用"前景化"中的"平行"策略,结合对偶、押韵等传统诗歌修辞手段使小说语言诗歌化。其语言意义的超常表现为:通过词义的非逻辑组合以激活词语的隐含陪义,通过词义的跨义域组合甚至矛盾组合来创造荒诞语义。这些语形、语义的超常变异都是为了传递一种关于潜意识中的非理性、非逻辑的难以言说的内心体验,让读者在惊艳、脱俗的言辞中感受飘浮在文学语言外围的、附加在语义信息之上的外层审美信息。  相似文献   

14.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重要代表,被评论家称为“社会历史变化的准确记录者”。他的小说《兔子》四部曲,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哈里这个普普通通美国人家庭的兴起与衰败,成功地塑造了“兔子”哈里这样一个置身于美国现实社会中的典型形象,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分崩离析和精神颓废等现实,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美国当代现实生活真实状况的认识,是20世纪美国现实社会变迁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明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创作发展到明代,已成为白话小说兴盛的时代,言小说创作相对处于不太景气的状态,但言小说总集的编选却出现了异常繁盛的局面,并与白话小说融合为这一时代学的主流。但长期来,研究对明代小说研究的兴趣,多集中于白话小说,研究言小说的,也多注意明代新创作的作品,明代言小说总集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6.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章回小说大家",其文学史意义不仅在于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发扬光大,而且在于继承"以诗入小说"的传统,成功地使用对联这一艺术样式,将其引入小说创作,使对联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小说中发挥了审美功能和叙事、感事功能。对联与张恨水小说的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张恨水小说的美学特色。张恨水小说中对联的叙事、感事功能是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通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民国初年,周瘦鹃以"哀情小说"蜚声文坛,此后二十年间创作了数百篇小说,从男女之情到家庭与社会百态,对于都市现代性不无悲天悯人的情怀。与他大力从事翻译相平行,思想与形式方面多方包容吸收,融会了欧美浪漫主义、维多利亚宗教意识及好莱坞"情节剧"的艺术表现,万花筒般体现了上海"五方杂处"的镜像舞台,创造了作者特有的通俗风格。在语言方面,文言与白话并重,承传了中国抒情传统。文章以1920年代后期周氏在《紫罗兰》杂志上发表的言情小说为中心,系统梳理了其抒情语言在现代境遇中经历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8.
美国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获得“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他的作品作为类型化小说,其真正的文学价值在于:在通俗的离奇的故事背后,蕴含着较为丰富的现实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丹·布朗创作的"罗伯特·兰登系列小说"历来备受读者的青睐,2013年问世的"兰登小说"第四部《地狱》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丹·布朗小说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将原本看似矛盾对立的事物双方完美地统一和共融于小说之中。《地狱》一书正是沿袭了丹·布朗的这一创作特点,将高雅与通俗、真实与虚构、宗教与科学三对矛盾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work of one of New Zealand’s most acclaimed writers, Maurice Gee, and the use of his children’s fiction as an experimental ground for postmodernist techniques further developed in his writing for adults. In particular, it considers Gee’s borrowings of his own and others’ non-fictional and fictional material, to produce richly literary, historical novels. The paper argues that realist and postmodernist features are woven into the children’s and adult books, but that the balance is differently skewed in each. It thus addresses an area largely atypical of the children’s novel, but one that should be of concern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cri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