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曾经有数万名欧洲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哈尔滨定居,他们为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我国近代的犹太移民是唯一不是以殖民者身份来到中国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的外来民族,他们建立起了社区体育组织、开展社会和学校体育活动、建设体育设施等。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著名作家、戏剧家、诗人塞万提斯的文学创 作,深刻反映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班牙王国走 向衰落时期的社会现实,它暴露封建制度的黑暗,宣传 人文主义思想。他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小说方面,其 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这部小说被誉为欧洲  相似文献   

3.
当19世纪末欧洲哲学家们讨论抽象道德时,顾拜旦采用奥林匹克美学理念启发人们对美的欣赏意识,实现奥林匹克道德教育的效果.顾拜旦通过运动员和观众对奥林匹克之美的感受和感知,促进构建审美、道德、人性化社会的发展.顾拜旦的奥林匹克美学思想得到哲学家的支持.顾拜旦的奥林匹克主义美学灵感派生于古希腊奥运会和当时欧洲哲学家们的美学理论,奥林匹克主义的贡献在于将二者的链接.  相似文献   

4.
第10届欧洲足球锦标赛早在1996年6月30日降下帷幕,英格兰赛场虽已尘埃落定,各国球迷却余兴未尽。从事足球报道的各国名记们对世纪末的足球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不惜笔墨地为欧洲杯大赛做了深刻的指摘与点评。可以说,世纪末的足球在众多名记的笔下仍是单调、乏味、呆板、沉闷、没有生机和缺乏个性的综合体,像一潭死水。尽管英格兰队、德国队、捷克队为欧洲杯注入了气贯长虹、横扫千军和势如破竹的成分,但本届欧洲杯仍摆脱不了世纪末足球缺乏生命力的定势。有道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欧洲杯的功过得失在哪里且看名记评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欧洲的许多城市纷纷迎来了其轨道交通百年纪念。本介绍其中的法国巴黎地铁,匈牙利布达佩斯地铁和德国乌帕塔尔悬挂式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6.
11月23日,跨越新世纪的欧洲赛场将燃起新一轮的战火,五大联赛的球队将在欧洲冠军联赛和联盟杯的比赛中全面出击,谁是欧洲最好的联赛、谁是欧陆的最强者、谁能在新世纪之交谱写出冠军的乐章?每一个人、每一支球队都在渴望着,你呢?是否也在期待着这世纪末的决战?  相似文献   

7.
欧洲篮球联赛和欧洲篮球俱乐部赛以及克拉奇杯等赛事经过激烈的争夺都已经偃旗息鼓,所有冠军 都已经各有得主,各山大王们都已班师回朝,论功行赏。但是,欧洲各国篮球协会最为看重的比赛现在正在西班牙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6月底至7月初,来自欧洲16个国家的篮球高手们将展开一次龙虎争斗。 欧洲篮球锦标赛的历史很长。自从篮球于上个世纪末被美国人发明并传入欧洲以后,这种游戏就在欧洲各国广泛地开展起来,并于1935年5月在瑞士举行了首届欧洲篮球锦标赛。当时总共只有10个球队参加,他们是意大利、匈牙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12,(4):3
本期封面刊登的是法国2011年11月7日发行的美术系列小全张邮票,2枚邮票图案选自两位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雕塑家安托万·布德尔、阿里斯蒂德·马约尔的作品。他俩是罗丹的学生,在雕塑史上他们师生三人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布德尔与罗丹之间有着较大的艺术分歧,却始终  相似文献   

9.
手球是一种综合性的球类项目,它综合了篮球和足球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一种球类运动。 手球运动起源于欧洲。十九世纪末,它作为一种游戏在欧洲广为开展。1926年由德国发起并组织了首次国际手球比赛。此后,逐渐在东欧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捷克、南斯拉夫、波兰等国家传播开来。然后向北欧挪威、瑞血、芬兰、冰岛等国家发展。1940年以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林匹克文化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它传承古希腊奥林匹克的传统,在中断了1000多年之后,又在19世纪末欧洲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得到复兴,它仍然带有浓郁的欧洲色彩,成为资本主义文明的一个标志。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文化体育活动,正如世界政治和经济的风云变幻,全球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以及体育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而此种变化的合理性往往体现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进入21世纪,在坚守“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宗旨下,“以人为本”、“终生体育”等理念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成为中小学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纵观新中国中小学体育目标的演进可以发现其如下特点:伴有政治色彩;逐渐向人性化转变;目标向多元化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其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重点阐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世界各地区体育新学科的研究状况与趋势,并提出体育新学科50余门,包括体育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管理学科、人学科和信息学科的众多学科。目的在于总结思考和借鉴国外体育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发展和创造。  相似文献   

13.
运用逻辑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了学校武术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认为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是化解当代青少年人文素质危机的重要途径;中华武术蕴涵着深刻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是民族精神传承的有效载体。因此,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构成了新世纪学校武术教育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大众休闲和体育的政策导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社会变迁中休闲体育政策导向的考察与分析,获得经济社会发展先行于中国的日本的政策经验:1)通过"体育振兴基本计划"的制定,使日本完善了体育振兴基础建设,提出了具体的休闲体育活动措施;2)20世纪80年代末,少子化、老龄化社会是日本社会所面临的国家性问题,生涯体育成为新的大众体育取向;3)社会生活环境变迁使日本大众体育蓬勃开展;4)NPO法案等政策促进了大众体育经营模式趋向于民间化等。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视角下体育伦理价值构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平  熊飞 《体育与科学》2005,26(5):41-44
从和谐社会视角对体育伦理价值的构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在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体现以人为本的伦理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体育伦理价值的基石;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追求公平的伦理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体育伦理价值的前提;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reassesses the role of women in judo in Japan, from its secluded and restricted beginning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gradual changes in gender and social paradigms triggered by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feminist struggle from the 1960s onwards. Judo has been considered in theory an inclusive martial art because its creator, Jigoro Kano, stressed safety, etiquette and moral teachings irrespective of age, size or gender of its adherents. However,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Japan has traditionally discriminated against women both outside and inside the dojo (training place). We treat this issue historically, considering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he Japanese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s.  相似文献   

17.
高尔夫运动起源于十五世纪的苏格兰,十九世纪传入中国。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高尔夫运动起步相对较晚,高校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的聚集地,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把高尔夫运动引进高校校园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建设,也是高尔夫运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河南省高校校园高尔夫调查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高校校园高尔夫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为高尔夫运动在河南乃至全国的高校校园的发展和普及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浅析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文教育在当今社会日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目前很少涉及有关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人文教育的研究。尝试对人文教育的实质进行分析,并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文教育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我国体育教育领域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进一步社会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的学校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的回归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通过对近代中国学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回顾及其现状的分析,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反思了我国学校体育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从加强学校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出发,必须关注学校体育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体育为载体的国际社会文化活动——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末期诞生不久,即随着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入被介绍到了中华大地,为奥林匹克运动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新中国的成立,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背景逐渐交流、融合,并在中华大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体育的主流。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民众对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奥林匹克的关注程度,甚至高于对其他许多社会问题的关心。现代体育意识和奥运意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当代中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