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博 《新闻知识》2002,(12):35-36
写独家新闻,在每一个记者心中都是一种梦寐以求的职业热望。一个记者一生中如果没有几篇堆称独家的新闻,就很难说是一个成功的记者。但在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独家新闻采写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独家新闻线索的获得,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独家新闻,并不一定非要有独家线索,同源新闻中照样可以写出独家新闻,关键就看记者在同源新闻竞争中是否有独家发现、独家视角和独家思考。 笔者在一家中央媒体驻地方记者站工作,和当地媒体记者相比,驻站记者的信息相对闭塞,获取独家新闻线索的难度也更大。因此,笔者特别注意在同源新闻中写出与众不同的报道。几年下来也收获不小,尤其是在同源新闻竞争中抓了一些可称为独家的新闻,因些在这方面有一些体会。 一、要有独家发现  相似文献   

2.
苏欣 《新闻界》2005,(2):125-125
我们以往一直强调的独家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信息发展不发达、信息渠道不畅通的产物,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产生的特有的新闻概念。现在我们处在资源共享的网络时代,独家新闻越来越难做了。一个新闻事件不管是从信息发布上获悉的,还是报料获取的。多家媒体几乎都会同时得到。无论哪一家都很难控制信息源,而独享信息。那么,怎样才能在这诸多的媒体中使报道“脱颖而出”呢?我市两家媒体的“打法”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迪一改变对独家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孙茗 《新闻记者》2001,(3):20-22
人们对独家新闻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新闻媒体竞相追逐的目标,是新闻界工作荣誉的标志之一,它也历来为受众所重视,一位读者订的报纸如果常有独家新闻,他就会不断地订阅下去。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媒体竞争,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成了“对新闻资源的竞争”,所以媒体从上到下,对“抡抓”新闻资源是不遗余力的使出鲜招,以期在同城同题报道中技高一筹。可以说,新闻资源共享也成了当今传媒界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媒体在挖空心思争做独家新闻的同时,很多时候,是在做“同题作文”。俗话说:“只怕货比货。”因此很多时候,新闻报道的竞争力是通过做“同题作文”体现出来的。看看以下三位的观点.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孙茗 《新闻知识》2001,(3):32-33
在我国新闻界,独家新闻愈来愈重视。 80年代初,勇于开拓的辽宁日报总编辑赵阜就曾大声疾呼:“独家新闻是我们当前和今后新闻改革的主攻方向。”“要集中精力,集中智慧,抓好独家新闻。”特别是近些年来,媒体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许多新闻媒体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于是,独家新闻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独家新闻竞争不仅有助于提高各个新闻媒体的活力,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人民对真实情况的了解。   独家新闻是只有一家新闻媒体发出的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新闻。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独家新闻具备的最…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独家新闻一直是西方媒体追逐的目标,然而,对于内地的大小媒体而言,独家新闻似乎是好曲难唱。由于氛围的缺乏和观念的束缚,独家新闻向来不是传媒的“最宠”。尤其是通稿现象的盛行、“四季歌”报道的困扰、命题式报道的泛滥,几乎让独家新闻无立足之地。然而,当我们走进媒体间日趋剧烈的竞争硝烟,感受资讯浪潮的扑面而来,并且直面后媒体时代的步步逼近时,便会猛然发现西方新闻学中的“独家新闻”并非是西方的专利,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拿来”,并且在事实准确、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作石 《记者摇篮》2004,(11):6-6,18
“独家新闻”是吸引读者的“焦点”,也是报业竞争的“热点”。面对几乎相同的时事新闻资源,如何营造“独家新闻”的效果?实践证明,在时事新闻报道方面,“深度报道”已经成为“独家新闻”概念的新内涵。地方党报创新时事新闻报道.完全可以从“深度报道”起步并由此打开“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写出别人没有写出的独特观点 追求独家报道,抢发独家新闻,长期以来,一直是新闻媒体追求的目标,希望以此作为制胜的法宝,确立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最大的市场份额。但在高度开放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渠道十分发达,新闻操作日益透明,某一家媒体企图垄断或封锁新闻来源几乎不太可能。各家媒体对发生在本地、本国、以及国际上的重要新闻事件,几乎都能同步作出快速反应。因此,在众多媒体都尽其所能抢发新闻的今天,受众可能很快就从多家媒体上看到对同一新闻事件的相关报道,这时受众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于哪家首发…  相似文献   

9.
步入新世纪,我们蓦然发现身处于立体式和平面型纵横交错的传播环境中。从早晨起,广播、报纸就把昨日新闻刊播出来;直到中午,受众已成为新闻的饱和体,相互传播着新闻,并形成了小环境舆论;随着夜幕降临,电视、互联网重叠展现出今日新闻,而受众对新闻超载已是不堪重负,强烈呐喊:“我要独家新闻 !”舆论一律的时代即将结束,新闻界竞争日益加剧,发现、产生独家新闻便成为各新闻媒体出奇制胜、提高自身声誉的法宝。 慧眼:从能动认识升华独家新闻   发现,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的说法,是“看到人人看到的,却想到别人想不…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各种媒体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新闻策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这是因为:今天,无论哪家新闻媒体都很难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竞争的焦点开始从抢独家新闻向多角度、多层面、深层次、新观点转移,这就需要媒体在新闻策划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宋葳林 《记者摇篮》2005,(12):45-45
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就一张报纸而言,如果说没有独家新闻,报纸很难体现自己的独有特色,也更不容易吸引读者,赢得市场。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党报的权威性不仅体现在对重大决策的报道上,加大采编独家新闻力度,也是增强报纸权威、贴近性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人们通常理解的新闻背景只是着眼于新闻写作本身诠释新闻事实,烘托新闻价值等,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都是被动地表现新闻事实。从目前形势来看,新闻理论和实践以及受众需求的变化已经突破了狭义的新闻背景的概念。新闻竞争正向深度上开展,“独创新闻”、“原创新闻”的概念正在取代“独家新闻”的概念,在“快速、鲜活、全面、生动”的同时,追求“高  相似文献   

13.
夏晓阳 《新闻记者》2007,(10):46-48
网络时代的到来"消灭"了传统意义上的以"第一落点"为特征的"独家新闻",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各种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在苦苦探索新的制胜之道。然而,时空差距的消除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突出表现为国际新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于是,力争在国际报道中树品牌、立名栏成为各家竞相追逐的目标。作为站在国际报道最前沿的捕风者,驻外记者自然是这场新的龟兔赛跑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14.
报纸上的新闻,从新闻资源的角度看,只有两种:独家新闻与非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是只有自己的媒体才有的报道;非独家新闻是除了自己媒体上有,别家的媒体上也有的报道。对记者来说,所写的报道也就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抢在所有新闻单位前抓出的新闻,一类是与新闻同行同时或晚于新闻同行抓出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南长森 《新闻知识》2001,(12):29-31
独家新闻在英语写作为Scoop,既有名词之义,又有动词之义。作名词意为铲子、独家新闻,作动词意为挖掘、抢先获得之义。Scoop由有挖掘、抢先获得之义"转用到新闻学领域,指记者通过采访发掘出不为世人所知的社会事件并进行独家报道的行为"[1]。新闻主体要挖掘独家新闻,从其主观能动性来看,主要表现为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独特的思维方式。1.新闻主体挖掘独家新闻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新闻主体应具备什么样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概括地说,新闻主体应在经过长期的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学习、积累后,形成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  相似文献   

16.
所谓再生新闻是指记者根据各类媒介已形成文本或图像的新闻传播内容和新闻传播效果,充分挖掘各种新闻资料,对其进行第二次“开发”,由此发觉新的价值。 现在,通过二次开发获得再生的新闻报道在各类新闻媒介上已屡见不鲜。因此,并不是说一定要抢到独家新闻才是好新闻,别人报道过的新闻经过二次开发同样可以做成好新闻。当然要做好对新闻信息的再生开发,并不是一件容  相似文献   

17.
利用信息资料能力是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体现,任何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都需要这种能力。因为要进行科研和创新,就必须以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作为自己研究创新的起点,否则就会低水平地重复别人的工作,浪费人力物力。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科学劳动都是“前人的成果,今人的协作”;也如牛顿所说,他之所以取得科学上的巨大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这个巨人的肩膀就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当今科技的前沿信息(即相关文献资料)。而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必须学会现代信息的检索技术。目前,互…  相似文献   

18.
冉斌 《新闻窗》2005,(2):39-39,41
独家新闻对于媒体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既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元素,又直接维系媒体影响力的强与弱,媒体无不孜孜以求,殚精竭力。也正缘于此,对重大事件、重大问题、重大现象进行独家报道的机会微乎其微。我们可以看到,在新闻资源高度趋同的大背景下,一些媒体在组织报道时采取了这样的策略:既要努力抢独家,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新闻采访主张以记者自身行动为主,尽量避开其它因素的干挠,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从而采写出有别于其他媒体的独家新闻。然而,对于许多问题性新闻的采访,现实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和采访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常使记者的采访遭遇重重阻力和面临种种危险,既耽误了发稿时间,又难以收到满意效果,甚至导致采访失败。如何解决新闻采访中这一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报料新闻”作为报纸新闻选材的重要部分,在来源相同的情况下,想要获取独家报料,做出独家新闻,显然极不容易。与传统的独家新闻相比,如今的“独家”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抢先报道,而更侧重于对事件的挖掘,力图在同一新闻事件中展现出不同视角。或在新闻的深度和厚度上纵深挖掘,做出别人没有的亮点。根据相同报料挖掘“独家”的做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