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位老年业余摄影爱好者,2006年"国庆"前夕,朋友邀我外出采风,被我婉言谢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莱钢要举行钓鱼比赛,看看钓鱼,拍几张片子也不错,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看钓鱼比赛,就是看钓技表演。请你们看看我拍的这张片子,钓者是不是在做技艺表演?他右手高高举起被鱼拉弯了的鱼竿,  相似文献   

2.
刘博 《垂钓》2006,6(12):15-16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话是没错,但同样“问渠哪得清如许,因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钓鱼比赛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个态势,若是细往上数,《中国钓鱼协会钓鱼比赛规则》是一个值得我们了解的文献,可以说,它脱胎于钓鱼比赛,又反过来影响了钓鱼比赛。  相似文献   

3.
赵巍 《钓鱼》2006,(13):11-11
在2004年《钓鱼》杂志第22期上,我发表过一篇文章——《转变钓赛理念刻不容缓》,探讨了钓鱼比赛的理念问题。在那篇文章中提到的更多是认识层面的观点,是对钓赛理念的思考。现在,我想就钓鱼比赛的模式、钓鱼比赛的垂钓环境,与诸位钓友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增进共识,举办好今后的  相似文献   

4.
恩重如山     
1984年10月,《中国钓鱼》杂志诞生了! 这是中国第一本诠释钓鱼文化、传授钓鱼技术、交流钓鱼经验、推广钓鱼运动、规范钓鱼比赛的体育休闲类的钓鱼专业杂志。 为此,徐向前元帅特别为本刊题下了四个平易近人的大字——“中国钓鱼”。 从此,中国钓鱼人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山青水秀,人欢鱼跃;有了自己的一个窗口,放眼世  相似文献   

5.
简讯     
由泉州市钓鱼协会举办的2006年泉州市钓鱼比赛,6月11日在惠安县洛阳镇吴振禄钓鱼场举行,来自泉州市区、永春县、安溪县、南安市、晋江市、石狮市、惠安县等地的104名钓鱼爱好者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一比赛。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7,(6X):73-73
2007年6月3日,“千岛杯”钓鱼比赛在江苏省宿迁市圆满举行,来自江苏、安徽、山东等地20个县市的136名钓鱼爱好者参加了比赛。这是该市千岛钓具首次独立承办的一次较大规模的钓鱼比赛,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钓赛活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范宁 《钓鱼》2004,(18):51-51
8月29日,“迪佳杯”钓鱼比赛在江苏仪征张窑养殖场如期举行。来自仪征及周遍地区的近80名钓鱼爱好者参加了角逐。这是仪征市钓协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比赛,得到了上海达金公司和本刊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钓鱼》2009,(2):67-67
由珠海金湾区体育局主办的“绿景湾庄园杯”2008年金湾区钓鱼比赛12月21日在平沙镇绿景湾举行,吸引了35位钓鱼好手参加。这是金湾区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三次钓鱼比赛,以后将把这个比赛坚持办下去,以提高该区钓鱼爱好者的垂钓水平,营造良好的钓鱼文化体育氛围。  相似文献   

9.
外国的月亮     
刘博 《垂钓》2006,6(12):17-19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场由中央电视台5套转播的钓鱼比赛——一场在英国举办的名为“钓鱼爱好者”的钓鱼比赛。  相似文献   

10.
范宁 《钓鱼》2008,(9):20-21
每年的春天,总是钓鱼活动开展的最红火的时期,大大小小的钓鱼比赛更是如燎原之火在各地蓬勃开展,竞技垂钓正目益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许多很少参加钓鱼比赛的钓鱼爱好者也拿起了钓竿,走向了竞技赛场。然而,竞技比赛所遇到的鱼情,与平时休闲垂钓截然不同,他们在比赛中又遇到哪些问题呢?近日,本刊“钓技诊所”就接到了一位山东钓友的问诊留言:  相似文献   

11.
郭凤 《钓鱼》2006,(4):6-8
随着钓鱼运动的日益发展,钓鱼的参赛心得):比赛也应运而生,而且形式多样。这两我的比赛生涯是从参加悬坠钓年来钓鱼活动更是有了大的突破和发法的池钓比赛开始的。悬坠钓法自开展:海钓有船钓、岸钓、矶钓,淡水钓有始传入中国大陆以来,给中国的钓鱼湖钓、库钓、河钓、溪流钓、冰钓,以及运动带来一股新鲜血液,一直为广大最新出现的国际钓法等都被钓友尝钓友所喜爱,而且这项技术还被采纳试。在此基础上,钓鱼比赛也此起彼为一种比赛形式而推广,并成为池钓伏,而且比赛项目及形式各不相同,精比赛一度规定的单一的钓鱼方法。我彩纷呈。热爱比赛的钓…  相似文献   

12.
张炎冰 《钓鱼》2008,(22):18-19
2003年,中国钓鱼协会中止了它为期20年的活动,每年一届,连续18年的全国钓鱼比赛终结了。在此之前,已连续办了4届的“‘海狮杯’全国钓鱼俱乐部比赛”在2002年被中钓协截杀。于是“海狮杯”组委会向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寻求支持,获批准后于10月移师秦皇岛举行第5届比赛。在这届比赛的颁奖会上,社体中心的一位官员宣布: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是钓鱼活动的主管机构,将择时举办全国钓鱼锦标赛。  相似文献   

13.
张雨 《钓鱼》2014,(18):22-23
随着我国竞技钓鱼比赛的频繁开展和竞争的激烈化,为应对垂钓中复杂的环境和鱼情,新的钓鱼技术和新型鱼饵在竞技比赛中不断产生.前两年在竞技钓鱼比赛中开始流行的“拉拉糊”钓法,就是竞技钓手面对竞技池里的猾鱼畏惧各种味大的饵料越来越难钓的窘境,在饵料和垂钓技术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想出的速钓高招.拉拉糊钓法一经问世,便迅速在大江南北竞技赛场普及开来,同时也成了一些竞技高手在钓鱼比赛中摘金夺银的秘密武器.经过两年的沉淀,经历各种禁用和开禁的风波,到今日也算拨云见日,毕竟,哪怕是国家赛也只是限定公饵,不再单独限制某种钓法了,笔者介绍一下拉拉糊,供广大钓友斟酌使用.  相似文献   

14.
郭凤 《钓鱼》2005,(21):6-8
为了让世界钓鱼人了解中国,让中国钓鱼人走向世界,曾经两次全程出资支持中国钓手参加世界淡水钓鱼锦标赛的湖北安陆钓鱼王渔具有限公司,于10月22-23日首次在国内举办了“钓鱼王杯”国际淡水钓鱼邀请赛。这次赛事不仅邀请到了第50、51届世界淡水钓鱼锦标赛冠军匈牙利队,还吸引了国内的各路高手热情参与。如果说前两次比赛是中西方垂钓文化的一种碰撞,那么这次比赛对于中国来说,则是中西方钓鱼文化的再次磨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顾培良 《垂钓》2001,(2):34-37
或许是大会热情的邀请,或许是高额奖金的吸引,7个国家和地区的钓鱼爱好者在韩国进行了一场矶钓比赛。大海给予所有人的机会是相同的,钓鱼比赛也应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文源 《垂钓》2005,5(12):71-72
举办钓鱼比赛已经成为一个钓具公司实力的象征,当然,我们无法回避这种比赛的商业色彩,毕竟这种商业色彩于人于己都是无害甚至必要的。如果一个公司在举办钓赛的同时还能促进钓鱼活动的发展,那么此举便算得上“善莫大焉”了。2005年10月,“首届钓鱼王杯国际淡水钓鱼邀请赛”在钓鱼人的瞩目中落下帷幕,各大奖项亦名花有主。客观地说,本次比赛便算是“善莫大焉”——它突破了国内有限的钓鱼比赛形式,开创了国内钓鱼运动向国际发展的历史先河,为中外钓鱼的交流融合搭建了友好桥梁。  相似文献   

17.
汉水流 《垂钓》2004,(9):21-25
随着钓鱼活动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参加钓鱼比赛。但许多钓友对现行的钓鱼比赛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和意见。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地组织好一场钓鱼比赛?运动员可以为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做哪些工作?运动员又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本文试图给您一个较为全面的解答。  相似文献   

18.
李寒停 《钓鱼》2009,(14):6-7
一场席卷全国各地的《钓鱼》杂志“读者杯”钓鱼比赛,已将“我钓鱼、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所到之处引起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极大关注。为延续“读者杯”在全国的热潮,2009年6月21日由《钓鱼》杂志、上海雨生渔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青岛市钓鱼协会淡钓委员会协办、青岛市友谊渔具承办的第二届《钓鱼》杂志“读者杯”比赛“雨生杯”青岛分站赛,在山东省青岛市北宅淡钓基地开赛,来自青岛市及周边地区的120名钓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相似文献   

19.
看了近期来的钓鱼报刊,加上平时耳闻目睹,感到有关钓鱼比赛问题的议论不少。有的说,不少的比赛缺乏文化内涵,全国出现了一批职业钓手,赛去赛来都是老面孔,比赛中一味追求名次,硝烟味太浓,商业味很重;有的还说,比赛片面追求速度,鱼种单一,鱼越钓越小,钓小鱼苗,鱼的密度也越来越大等等。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钓鱼活动的健康发展,需要进行探讨,统一认识。为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邹敦维 《中国钓鱼》2012,(10):74-75
江西省萍乡市186万人口中,有钓鱼爱好者近5万人,县局级钓鱼协会有50多个,钓鱼俱乐部5个,60多家大大小小的渔具店遍布全市城区和乡镇。1986年市钓协成立以来,每年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钓鱼比赛10余次,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比赛的5次嬗变,参加人员一年比一年多,竞赛水平一年比一年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萍乡垂钓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