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身科学》2013,(10):13-13
正确鱼头含重金属最多近几年,因为水体污染,鱼类蓄积重金属的问题使人们开始重视吃鱼的安全性。实验表明,鱼身上汞含量最高部位的排名为:鱼头>鱼皮>鱼肉>鱼子。以400克的鲫鱼为例,鱼头的汞含量达到了0.36毫克/千克,为鱼子的20倍,鱼肉的15倍,鱼皮的6倍,而且鱼龄越大,重金属含量越高。所以我  相似文献   

2.
在盛夏的黎明;在闷热的阴天;在水生植物密铺的水面;在油类所污染的水体,我们常常会看见鱼类将头抬起在水面,不停地将水和空气混合吞进。这种现象,人们称为是“鱼浮头”。 “鱼浮头”是由于水中溶氧明显缺少,鱼类感到体内严重缺氧,而被迫采取的一种保护性呼吸状态。这种持久保持的头向上、稳定身体的被迫性体位,十分耗费体力。同时,还停止了摄食。为努力保持这种体位和加速呼吸运动时,也就加速了体内氧气的消耗。它们  相似文献   

3.
鱼 类究竟能活多久?哪一种鱼类 寿命最长?研究这一课题是很有趣的。 为什么要研究鱼类的年龄呢?因为了解了鱼类的年龄,便于掌握鱼类的情况,有利于渔业生产。例如我们捕到一群鱼,如果能分析出这群鱼的年龄组成,了解它们中间各个年龄的比例,推算出这种鱼在哪一年里生长得最快、最好,再参考鱼类在这一年的生活环境,便不难找到最适合这种鱼生长的理想环境。当然,自然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分析这种自然环境的具体情况,设法控制环境,使它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同时,还可以根据分析的资料,预测这种鱼今后几年中的大致产量。…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的水域中约有鱼类3万多种,大部分都可以食用,但约有600余种鱼的体内的某一部分含有毒素不能食。鱼体内的毒性物质主要有下列几种: 肉毒:肉毒鱼多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海域,这类鱼的肌肉和内脏中含有毒素,这些毒素主要是因为鱼  相似文献   

5.
赵峰 《垂钓》2006,6(9):42-43
我们平常钓鱼经常会遇到鱼类觅食不积极甚至干脆拒食的现象,例如在同一水域、同一钓位,今天频频上鱼,但隔天再钓可能就无鱼问钩。不管是换饵还是换位,浮标还是一动不动。这类鱼获迥异的情况相信绝大多数钓友都遇到过,往往让钓者疑惑不解。为什么鱼类的摄食欲望前后差别这么大?是什么原因造成鱼不吃饵、停口的现象呢?我认为,鱼类拒食的原因很多,而且很复杂,涉及到鱼类生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本人并不是专家,无法从学术理论的角度去揭秘鱼类拒食的原因,在此我只能以实际垂钓中积累的经验谈谈鱼类拒食的原因和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睡眠是动物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的生理现象。每当暮色苍茫,鸟兽先后归巢人穴酣睡,而生活在碧波之下的鱼睡不睡觉?怎样睡觉?这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睡眠时,陆生脊椎动物都闭着眼睛睡n而鱼类绝大多数则眼睛裸露,因而有人认为鱼总是不睡觉。其实不然,鱼也天天睡,...  相似文献   

7.
郁文生 《钓鱼》2006,(11):30-31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自然水域中鱼类正日趋活跃,尤以小型鱼类更是忙不迭出游、嬉戏、觅食、罗汉鱼和鳑艘鱼就是属于此类。那么究竟如何钓取此等鱼类?我认为.钓此等鱼并非是难事.即便刚学钓鱼者,只要认真对待,要领也易掌握。  相似文献   

8.
去年6月22日河南开普钓协会员贺献家在坞罗水库的到一尾1.1千克的鲂鱼,剖腹后发现有两个鱼鳔,请问这是怎么回事?王清超河南鱼的肚子里有一个半透明的薄气囊,这就是鱼的鳔,鳔是鱼类呼吸系统的器官之一,一般位于腹腔背方。鳔的构造虽然很简单,但却是鱼的重要器官。对于生活在水中的大多数鱼类,它是一个沉浮器官,能帮助调节鱼体在水中的升降活动;在肺鱼类它是呼吸器官;在一些鱼类如大黄鱼等尚有发声的功能,以及某些鱼类的鳔具有的听觉作用。绝大多数硬骨鱼类都有鳔,其大小和形态在种间有很大变化。大麻哈鱼的鳔为圆筒形,狗鱼的…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对鱼类养殖户和食鱼爱好者来说,都是不幸的一个月。先是在香港的多宝鱼和桂花鱼中发现超量抗生素残留,可诱发癌症。接着又说在淡水鱼体内发现了孔雀石绿,也有致癌性。一时风声鹤唳,人们不敢吃鱼,鱼卖不出去,养殖户和经销商欲哭无泪。联想到不久以前发生的上海瘦肉精,河北苏丹红红心蛋事件,人  相似文献   

10.
四川绵阳中又钓友来信问什么是"青波鱼"?属什么科鱼类?生活习性怎样?现解答如下。"青波鱼"为中华倒刺Spini-barhusSinensis(BIeeker)在产地四J;1、贵州、云南、湖北的常用俗名,其它尚有青板、乌鳞(四川)、青鱼(贵州)、岩鲫(湖南)以及青竹、草包鱼、大肚鱼等。中华倒刺把为鲤科的地亚科鱼类。体长形,稍侧扁,腹部圆。头小,呈锥形,口呈马蹄形,亚下位,须2对。技大圆鳞。尾鳍深叉形。在四川境内识别这种鱼要掌握2个特征:一是在背鳍基部前方有1埋于皮下的尖端向前的尖锐平卧刺;二是背鳍的硬刺粗壮且后部有锯齿。生活时体…  相似文献   

11.
鲤鱼,作为一种重要的养殖鱼类,在我国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作为鱼类家族的成员,鲤鱼在世代衍进的过程中,以其独特的文化张力,渗透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当中。它以中国鱼文化作为传承底蕴,以自身的内在功能来生发乃至阐释中国人的某些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可以说,自古迄今,鲤鱼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领域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鲤鱼是以名贵佳肴最早受到古人青睐的。据《诗经·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诗中把当时黄河的鲤鱼和鲂鱼作为齐姜来女的比喻,从侧…  相似文献   

12.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既咸又苦涩,可是生活在海里的鱼类并没有威的味道,它们究竟使用什么方法来抵挡海水中盐分的侵蚀呢?原来硬骨类海鱼的头部鳃片里,生长着一种叫“氯化物分泌细胞”的组织,具有排除盐分的特殊功能。鱼吞吐的海水经过它的过滤,进入体内就成了淡水...  相似文献   

13.
王猷廉 《钓鱼》2004,(22):32-32
13.ULTRABITE魔水是英国发明生产的,对中国的鱼种能起作用吗?鱼类信息素不会因为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改变,同类的鱼发出的生物信息素在世界的。因为同类鱼的基因密码在信息素方面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欧洲的鲤鱼和中国的鲤鱼释放的信息素是一模一样的。鱼类生物信息素经过美国和英国的权威实验室测试证明,该鱼类信息素是目前人类探索的能够对鱼类进食行为起到最大激发作用的伟大发明。  相似文献   

14.
动物学家认为:刺激与反应是鱼类和动物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鱼类同其它动物一样,不存思维,它们一切行为的发生都是对刺激(包括水环境诸多因素的刺激和施钓过程钓者发出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结果。何谓刺激?生理学中将内、外环境的突然变化称为刺激。何谓反应?当外界刺激被鱼的组织接受之后,其内部的代谢过程和外在的活动表现将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称为反应。一、自然环境变化对鱼产生的刺激及其反应这个自然环境是指鱼类生活的水环境。它包括水位、水温、溶解氧等非生物因子的经常性变化和与鱼类共同生存的其它水生动植物的变化。能否…  相似文献   

15.
老翁买竿记     
华朝熙 《钓鱼》2014,(14):64-65
是全国东西南北各地鱼类资源极度匮乏,钓鱼人无鱼可钓?还是钓具产品供大于求,产量过剩所致?网上的钓竿便宜得让人心动,过去三百多元的竿子如今一跌再跌,跌到一张"红票子"还要找钱。诱惑归诱惑,然现实总归是这样,并非美好而是骨感,无鱼可钓还买竿子做什么?人也快奔八了还能钓多久的鱼?我曾多次这样告诫自己。  相似文献   

16.
郁文生 《钓鱼》2010,(11):38-39
立夏过后,随着气温、水温不断升高,自然水域中鱼类亦日趋活跃,尤其小型鱼类如同顽皮的孩子,忙不迭出游、嬉戏、追逐和觅食,麦穗鱼和鲭鲅鱼就是属于此类。那么究竟如何钓取此等鱼呢?通过实践说明,钓此等鱼类并非难事,即便刚学钓鱼者,只要认真对待,掌握要领,都会有不错的鱼获。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7,(9)
在垂钓过程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即水下有鱼,天气、饵料等方面都无问题,鱼却不咬钩。依笔者的认识,这是钓友没有摸清鱼摄食的确切时间。正如人有三餐准时进食习惯(这是正常情况下而言)。实际上鱼也亦然,虽然鱼类所处环境不同,但毕竟同属于动物。气候变化和鱼生活的环境,从而影响了鱼类正  相似文献   

18.
鱼类的食性     
科学研究人员根据对鱼类胃含物的测定,将鱼类的食性分为以下四大类:①鱼食性鱼类,②肉食性鱼类,③杂食性鱼类,④浮游生物食性鱼类。 1.鱼食性鱼类:海洋中生活的主要鱼类有:鲨鱼、金枪鱼、鲣鱼、银带鱼、杜父鱼、鳗鱼、(鱼师)鱼、鳚鱼、毛烟管鱼、鲑鱼等。内陆淡水中生活的鱼类有:鳡鱼、蒙古鲌、翘嘴红鲌等。 2.肉食性鱼类:海洋中生活的主要鱼类有:东方鲀、鲈鱼、鲐鱼、大黄鱼、小黄鱼、多鳞(鱼喜)、刺(鱼叚)虎等。内陆淡水中生活的鱼类有:青鱼、鳜鱼、星鱼、鲶鱼、虹鳟鱼、红鳍鲌、黄鲦(鱼桑)鱼等。  相似文献   

19.
笔者为医师,也喜欢垂钓。多年垂钓中,发现鱼体内有活着的寄生虫。仅一年多来的解剖与观察,发现在多条鱼腹内存蠕动的蛔虫、蛲虫、丝虫和姜片虫。最多1条鱼腹内有蛔虫12条,最少的1条;两条鱼腹内有丝虫,最多1条鱼腹内丝虫23条,最少的8条;1条鱼腹内有姜片虫8条,从腹侧壁的一小孔内自由进出;如白线头的蛲虫在鱼腹内也发现不少。寄生虫,医学上也称"蠕虫",包括吸虫、线虫和绦虫3大类。蠕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可引起蠕虫病。蠕虫病为人畜共患病,因此,鱼类也可染病,这主要与水源、食品、蔬菜等被寄生虫卵污染有关。值得一提的是南方…  相似文献   

20.
一、鳡鱼的习性鳡鱼属于典型的中、上层水域的鱼类,是淡水鱼类中的霸王,好似淡水鱼类中的鲨鱼。其习性是凶猛残暴,胆子大,游速快.饥饿时敢于攻击比自身大一倍的鲢、鳙等各种浮水鱼类。其大多游弋在离岸较近,中、上层鱼类相对较多的水域,神出鬼没扑杀其他鱼类。总体上来说,鳡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