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沈从文的《边城》和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比较,感受其在叙述风格,表现手法,作品中所透露的人生态度以及中西文化对人性的看法等方面的差异和两者在人物心理的描写及作品的精神内核等方面的相同之处,近一步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冯骥才的《怪世奇谈》系列津味小说《三寸金莲》和《阴阳八卦》等作品的语言颇具特色,特别是在修辞方面更是匠心独运,本文通过对其小说中超长组合的同素连用的研究,旨在在已有对其作品风格、语言特色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感受其与众不同的修辞美感。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方面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儿歌和儿童诗等文学艺术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优秀载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谭盾的作品多媒体交响乐《地图》的一个全方位的赏析。主要从谭盾的个人经历和风格介绍,谭盾创作《地图》的动机,《地图》四大部分九个乐章的内容和其独特性,以及《地图》带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等几个方面入手,从中体现出我们对生活、对历史、对民族应有的反思和寻回。  相似文献   

5.
依据《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近年来的说明文阅读试题,注重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同学们的能力,重点评价同学们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同学们的情感体验和创造能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它的旋律柔美悠扬,深受人民的喜爱。著名的旅澳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先生以西方现代作曲技法重新演绎出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艺术气质与内涵。文章对钢琴独奏曲《茉莉花》从素材选用、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充分感受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王祥富 《学语文》2007,(3):42-42
评点是我国传统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著名的评点有《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泽东点〈二十四史〉》等,评指评论,这种评论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语言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特点用简明凝练的话语,画龙点晴式地略加评议,它记录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  相似文献   

8.
撰写文学鉴赏小品,就是把对某一部(篇)作品的感受和认识用文字表达出来。它篇幅短小,论题单一,只要求就作品的某一方面的独特感受和认识作有理有据的阐述。一、确定小品论题、论点。论题就是鉴赏小品所要阐述的问题;论点就是对所要阐述的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看法。确定论题和论点的依据是: (一)对一部或一篇作品要有独特的感受和看法。鉴赏小品的论题和论点贵有独特敏锐的发现和真切的感受。例如,茹志鹃小说《百合花》在《延河》  相似文献   

9.
纳博科夫在蝶类学研究方面的痴迷赋予其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蝴蝶情结也让《洛丽塔》散发迷人的光辉。本文从蝴蝶情结的角度解读《洛丽塔》,感受作品中和那魅人的蓝蝶不期而遇的迷醉和狂喜。  相似文献   

10.
大师的对话     
一、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肖邦、李斯特的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爱之梦》,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2、通过鉴赏两首作品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了解两位音乐家对世界音乐的贡献3、感受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初步了解"练习曲"的基础知识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聆听作品,感受乐曲的意境与内涵,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征,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歌人内心世界的情感。难点: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三、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克罗地亚青年钢琴家马克西姆的钢琴演奏片断,学生聆听感受。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老人与海》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版,震动文坛。“由于他对叙事艺术的精通,特别是《老人与海》,对当代文风影响大”而获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主人公桑地亚哥,是我们熟知的哈姆莱特,葛郎台和阿Q等艺术典型中又一独特的形象,把握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子,以得到对阅读、写作和人文教育诸方面的启示与感受。  相似文献   

12.
【考点概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结合7~9年级的阅读要求,中考课外说明文阅读还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说明文阅读是目前中考语文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阅读要求如下: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考查能否把握阅读的大意,考  相似文献   

14.
声乐演唱者演唱歌曲的目的是要借助声乐演唱技巧,表达词曲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以及内在情感,给人以美的感受。本文将以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华》为例,从作者的简单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分析、演唱处理等方面展开,阐明案头工作对很好地从事声乐研究和演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肖红通过《生死场》、《王阿嫂之死》、《呼兰河传》等作品广泛而真实地再现东北妇女在封建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遭受的不幸与苦难,歌颂了她们的反抗精神。这与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中外文化对她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副刊编辑的白日梦》是刘以鬯主编《香港时报·浅水湾》时,因有意介绍现代主义文学等的外国新文学思想,同时因副刊投稿者有限而要自己创的条件下,促成的其中一篇作品。作品以诗化小说等的艺术形式,表达作者当副刊编辑时,在经济与政治的压力下仍想推广文艺的感受。下文将结合诗与小说,叙事与意象等方面分析刘以鬯的实验小说。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阅读教学有如下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8.
注重课内、课外知识的联系。平时,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在学习课文节选的名著时,指导学生阅读全书,并为他们提供声、像等教学辅导材料。如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分马》《雷雨》等文学作品,我就组织学生听录音片段,观看影片《骆驼样子》《暴风骤雨》《雷雨》等影片。这样,他们对作品里反映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人物的思想性格等就有了直观的感受,就能结合已获得的相关材料,很快地“进入”作品,把握作品思想内容,体味人物描写之妙处。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有关表现陕西地面历史和现实风云的文艺作品出现了不少。在小说方面,有贾平凹的《浮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党益民的《喧嚣荒塬》等读者反映热烈的小说;有《西安事变》、《大秦之声》、《关中刀客》、《关中往事》等播出频率很高的电视剧作品,更不必说许多表现秦汉唐王朝历史的影视作品中不少有关关中地理环境和民情风俗方面的作品了。如此以来,我以为,陕西的历史风云已经被作家们说得够多了,可能不再会有新的叙述了。可是,最近,在我读过孙见喜先生的长篇小说《山匪》之后,我依然有着一种新颖的感受,有着一种对丰富历史蕴涵的深刻体会。孙见喜对历史的个性挖掘和独特的书写,使陕西历史的文学表现又有了一次出色的演义。  相似文献   

20.
《c小调幻想曲》kv475是莫扎特全部钢琴音乐中最具先锋性的创作之一。本文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体裁,调式调性和戏剧性四个方面来阐述介绍,加以总结使之更好的感受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