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609%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国家统计局,2003),农户成为职业划分观众的最大收视人群。目前,我国近1000个电视频道开办了农业节目,上到中央台,下到县级台。农业节目除了具有一般电视栏目定期播出,专题为主的特点外,它的突出特征是每一期、每一个节目都凸显“农味”。直接服务于“三农”。分散在其它栏目的农村题材节目,包括消息、评论、专题、电视剧、戏曲、综艺等都不列为本文的农业节目。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日益加快“,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我国四级广电媒体最基层的县级广电来说,如何在新时期办好农业节目、创新对农节目报道,更好地为农服务,已摆在县级广电人面前!作为最基层的广播电视机构,县级台不可能也不具备与省、地级台竞争综合实力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县级台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局部上寻求突破,开展扎实有效的对农报道。一、充分发挥“快、准、灵”的报道特点对县级台而言,其优势在于区域范围相对…  相似文献   

3.
胡瑞庭、严萍英、斯民娅在《以“三农”新需求为指向推进对农节目转型升级》一文中分析了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供需现状,认为:1、经费困难是欠发达地区县台开办电视对农节目的最大难题,2、县级台有限的自办节目能力限制了对农节目数量的增加,3、必要的扶持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乏限制了各级台办好对农节目的积极性,4、采编人员知识结构和工作作风的现状影响了对农节目的贴近性与可听可视性,  相似文献   

4.
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应以关注农村、关爱农业、关心农民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服务好“三农”。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令人忧虑:离“三农”最近的地县级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离农村越来越遥远,与农业越来越生疏,对农民越来越陌生。农民听广播、看电视不是信号差,就是节目不对路。笔认为,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要跨越思想障碍、节目创新和情感交流三道坎。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我国非常关注的对象,可是广播电视媒体有关“三农”问题的节目却相对薄弱。对农节目的传播主要面向农业、农村,其受众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广大农民和农村城镇化的居民。在强手如林的媒体竞争中,县级台对农节目显得势单力薄,其欲在夹缝中生存,并拥有一席之地,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外,重要的是媒体自身须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从而收到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媒体扫描     
以"三农"新需求为指向推进对农节目转型升级胡瑞庭、严萍英、斯民娅在《以"三农"新需求为指向推进对农节目转型升级》一文中分析了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供需现状,认为:1、经费困难是欠发达地区县台开办电视对农节目的最大难题;2、县级台有限的自办节目能力限制了对农节目数量的增加;3、必要的扶持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乏限制了各级台办好对农节目的积极性;4、采编人员  相似文献   

7.
节目是电视的主体,也是电视的生命,而能否办好自办节目更是决定一个电视台兴衰成败的关键。这对于处于广播电视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来说,笔者认为尤显重要。但是,从目前的现状看,县级台的自办节目与其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差距甚大,主要表现为“三不”:一是数量不多。办一个台每晚需要播出节目4—5个小时,而大部分县级台除了无节制的广告、点歌外,每晚播出的自制节目充其量不过半个小时,有的甚至连每天制作10分钟的新闻节目也要七拼八凑,勉为其难;二是质量不高。突出反映为节目单调。县级台的自办节目主要是新闻节目,服务性节…  相似文献   

8.
“三农”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对于常山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87%的农业县来说.更应该从全面建设小康这个现实出发,做好“三农”工作。新时期强化“三农”工作的宣传报道意义重大,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广播电视责无旁贷。为此,常山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专门开设了一档电视对农专题节目《农村天地》,并不断探索.使节目更加贴近“三农”,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9.
郑华 《视听界》2004,(3):18-19
一、增强亲和力是对农“三贴近”的前提县级广播电视的受众主要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可敬可爱的乡亲们。关注乡土,关注乡亲,关注乡情,是县级广播电视的职责。如果县级广播电视的记者、编辑远离乡土,遗忘乡亲,淡漠乡情,从情感上讲是忘本,反映到新闻宣传中就是空洞无力。而以往我们在节目中概念化的说教多了一些,平等的、设身处地的关心少了一些;高高在上多了一些,平民化、基层化的视角少了一些。基于这种情感和认识,从1999年起,我们在继续下大力气的黄金时段办好广播农村节目的同时,在全县有近14万户有线电视用户的情况下,创办了一个属于全县85 万农民的电视专栏目节目《农家农事》,成为海安电视台办台十年来第一个面向“三农”的服务性专栏。我们的宣传口  相似文献   

10.
2009年的全省对农节目考核圆满结束了,经过考核专家组三天的紧张工作,共收看了一个省级台,11个地市台和66个县级台的78档对农电视节目,掌握了全省各广播电视媒体对农节目的开办情况,对一年来对农节目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检阅。  相似文献   

11.
一、县级台应如何定位目前,我国一般县(市)的农村人口仍是总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由于文化水平有限,以及部分乡镇交通不便,农民看不懂也很难看到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具有感染力强的特点,在农村几乎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提供娱乐和服务的重要媒体。然而,纵观我国目前媒体现状,节目内容城市化、都市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开办对农节目的媒体只有总数的1%左右,而且节目播出时长、分布时段都无法与都市节目相比。而越是这样,县级台的责任就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12.
杨媚 《记者摇篮》2005,(9):41-43
一、中国“三农”电视节目现状 1.与9亿数量的农村人口相比.各类“三农”节目的数量太少。据笔者查阅的1994—2001年《新闻年鉴》和《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数据显示,在全国众多电视频道中,除了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中三分之一的时间以及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中部分时间播出与“三农”有关的节目外,还有大约占总数三分之一的省级电视台没有开办“三农”栏目。  相似文献   

13.
“三农”政策利国利民,“三农”宣传必须做好。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村专题节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体会概括一句话就是要以爱农、近农、为农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对农节目。我们台现有两档农村专题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和《科技助农》热线咨询直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历史最久,是我们台传统的品牌节目,在周边许多省份,甚至东北,西北地区都有听众。《科技助农》热线直播节目则是新世纪紧扣“三农”开办的一档新节目。从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电话.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个节目的喜欢程度。如江西彭泽县一位  相似文献   

14.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个历史赋予的对农电视宣传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全国的对农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许多卫视台、市级台乃至县级台都纷纷开办了新的对农节目。所有这些对农节目发展的破竹之势,无疑表明对农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5.
安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拥有6500多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多达5000万,占总人口78%左右。为了响应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于2005年7月正式开办了面向“三农”的专业电台——安徽农村广播。通过一年多的宣传、运作,由于目标受众锁定农业、农村、农民,节目的内容形式不断充实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节目设置紧贴“三农”作为安徽唯一一家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专业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开办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历史不算长,但由于它符合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规律,十几年来,发展提高很快,已经成为中央各台、地方各台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节目,许多主持人节目成为名牌节目,不少节目主持人成为社会名流。节目主持人这种新兴职业已成为90年代人人看好、大有发展前途的行当。无论是电台还是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几乎天天和观众、听众打交道,可以说是电台电视台的“门面”。许多听众观众从喜欢主持人节目,进而把节目主持人当做知心朋友,把他们看成是电台电视台的代表,因  相似文献   

17.
白琼 《新闻前哨》2010,(6):100-101
县级电视台是处在广播电视产业链末端,最贴近“三农”的媒体,其节目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也是最容易被农民接受,因此,县级电视台在宣传“三农”工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县级电视台受体制机制、资金、技术等问题的制约,“三农”宣传工作的开展并不尽人意。县级电视台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三农”报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值得电视新闻工作者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和90年代初,市级电台的对农节目几起几落,争论的焦点是市级台要不要面向农村。有人认为,市级电台论政策的权威性不如中央台和省台,论贴近性不如县级台。进入90年代以来,城市新闻媒体虽然林林总总,但真正把好的栏目办到农村去的并不多。南通人民广播电台顺应广播深化改革的需求,发挥广播优势,拓展市级电台对农宣传的空间,与市属县(市)区10家电台联网开办《市县台农村大联播》专栏。由于创意新、受众多、定位准、精品多,该栏目创办两午多时间,就被评为“南通市广播电视五大名牌专栏”和“第二届江苏广播电视优秀专  相似文献   

19.
县级电视台是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最基层的组成部分,全国大约2000多家.由于受到地域、资金、技术、人才、体制等制约,在媒体强势竞争的当下,县级台大多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想要打破发展的僵局,就要在办好新闻节目上下功夫.本文从县级台的现状和实际出发,围绕如何做好每天节目,展开论述,分析了县级台的“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03,(12):23-23
抚州市广播电视学会于11月中旬发出关于召开“网台分营后广播电视宣传的创新与发展”理论研讨会的通知。决定于2004年1月召开此会,重点探讨网台分营后(县级局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机构合并后)市县广播电视的新闻宣传事业走向。要求与会者就此课题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如何顺利转型,开创新局面的新思路,新对策。为了便于研讨,他们还拟出了一些选题,供研究参考,如:“三个代表”与“三贴近”的内在联系;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机制创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市场化运作探讨;市县电视生存与发展的研究;县级广播如何走出困境;对县级广播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