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早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一般都重视对儿童进行个别差异的教育,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人们在这当中往在忽视了儿童的性别差异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儿童的性别差异主要包括生理差异和个性心理中的性情、感知力、行为、兴趣爱好、想象力以及情绪变化等因素的差异。另外,还有社会和家庭方面对不同性别儿童待遇的差异。在早期教育期间,就密切注视孩子的性别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既可以互相汲取对方的长处,弥补不足;也可以避免“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性别同一性障碍”、“异性癖”等不良之处,使男孩子象一个真正的男孩子,女孩子象一个真正的女孩子,让他和她走进各自合适的角色中去,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应该怎样对幼儿进行有性别差异的早期教育呢?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2.
当前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儿童早期教育,开发儿童的智力,但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问题。倘若方法不当,难免会造成一些副作用,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最近,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美国全国儿童教育协会主席戴维·埃尔金德教授发表了他的新作,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恰当的早期教育方式提出了批评。他在书中说,那些为了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神童”而不惜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学校式灌输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视障儿童早期教育是指为0-6岁视障儿童提供的教育服务.像任何健全儿童一样,早期教育对视障儿童的一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经验的多寡对他们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已是毫无争议的事实.研究表明,虽然早期教育不能消除儿童的残疾,但却可以使他们的残疾状况得到改善,残疾程度得到减轻,使他们潜能得到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4.
视障儿童早期教育是指为0—6岁视障儿童提供的教育服务。像任何健全儿童一样,早期教育对视障儿童的一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经验的多寡对他们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已是毫无争议的事实。研究表明,虽然早期教育不能消除儿童的残疾,但却可以使他们的残疾状况得到改善,残疾程度得到减轻,使他们潜能得到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5.
自闭症儿童的早期教育康复在我国开展得相对较晚,其中大部分儿童是在隔离的特殊教育机构中接受学习训练的。随着全纳性教育理念的引入,自闭症儿童如何在全纳教育中享受与普通同龄伙伴一起生活、学习的权利,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为更好地提高全纳教育的效能,达到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双赢”,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全纳教育中自闭症儿童的早期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摘     
去年12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举办的一个座谈会上,不少专家、学者列举了儿童早期教育的种种误区:一是过分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中,有的片面宣传人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早期教育,而忽视人才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二是早期教育单一化、简单化,将早期教育等同十儿童的智力开发,等同于看图识字。三是儿童早期教育忽视儿童的差异性,以神童教育代替一般儿童的教育,把早期教育等同于天才儿童的培养,等同于特殊儿童的培养。这些专家学者认为,“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只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无益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早期教育应从人的整体上、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上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早期教育应注意孩子的差异性,尊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研究杨振宁教授的超常儿童早期教育思想,阐释了杨振宁教授不赞成“少年班”教育形式的教育观点及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应当坚持正常发展、完善人格和通才教育原则的教育思想,希望能引起我国教育界对超常儿童早期教育更多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现在,早期教育已深入人心。年轻的父母一见面就谈论着如何教育孩子。那么,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呢?一、要当孩子的玩伴。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要把玩具当教材,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聪明才智。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游戏是发展各种才能的重要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力手段。”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指出:“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很大作用,它可以锻炼幼儿身体,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行为,发展幼儿智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如唱歌…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独生子女将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最初获得的印象会使他终生不忘,所以,如果我们想认真地、而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要培养出能逐年把生活提到更高阶段上的一代人的话,那我们就应该在儿童生活刚开始的头几年对他们非常慎重地进行教育。”儿童早期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儿童乃至以后心理发展的质量。早期教育,尤其是学前期的教育,主要是由家庭来担任的。目前,就我国家庭早期教育来看,并不  相似文献   

10.
夸美纽斯从“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出发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强调幼儿教育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从“泛智”论出发,提出对幼儿进行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以奠定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发展的基础。他还较为具体地论述了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是夸美纽斯对世界教育理论发展的突出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1.
超常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王竹影,程念祖早期教育指的是孩子在学前所接受的教育。最早可以早到所谓“胎教”。随着社会对优生优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从各种早期教育的做法到刻意设计的各种方案,如零岁方案等,牵动着千千万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心。这个情况...  相似文献   

12.
儿童是什么?儿童是如何发展的?这是每一个从事早期教育工作的人都应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自从卢梭在教育史上第一次确立儿童的特殊地位后,人们对儿童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20世纪以来,由于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出现,以及认知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儿童已经不仅仅是教育中的对象,儿童概念应该有更多的含义与解释。从不同学科视野背景下来考察儿童观,有助于我们在早期教育领域中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儿童。一、人类学中的儿童研究对儿童的研究可以回归到对人的研究问题上。“人是什么?”康德把这个问题作为仅次于或确切地说高于其他三个问题的哲…  相似文献   

13.
一、陶行知的儿童观1.强调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一生大力倡导幼儿的早期教育,极力主张“教人要从小教起”。他认为6岁以前是儿童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他曾生动而形象地把幼儿比成幼苗,要加以精心培养,只有培养得宜,方能使其发芽滋长,否则,一旦受损伤,即使不会夭折,也断然难以成材。在《中国教育改造》一文中,他指出:“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十分有力地证实了陶行知幼教理论的科学性。陶行知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对幼儿施以早期教育,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人材。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那必定是一个落后的国家,由此而造成的贻国误民也是必然的。他认为幼儿教育是建国之本,所以,他大力倡导普及幼儿教育,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身体力行,先后创办了南京燕子矶和晓庄等著名的幼稚园。  相似文献   

14.
美国最大的儿童早期教育家协会,最近在芝加哥举行了一次年度记者招待会,会上许多从事儿童早期教育研究的专家纷纷发表讲话,对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的现状表示不安并提出异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全国儿童教育协会主席戴维埃尔金德指出,那些渴望把孩子培养成为“神童”的家长往往对学前儿童施以填鸭式的强制教育,这种做法对儿童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健康发展极为有害。他说,20年前美国人普遍认为早慧并非是好事,理由是“早慧早衰”。20年后的今天,美国人时这个问题的看法来个180度大转弯。当年那句人人皆知的格言如今改成了“早慧旱惠”其实,这种理论的根据很不充足,实践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如何对孤独症儿童开展早期教育训练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早期教育训练的方法,笔者参照国外资料,分别选用《教育分析纲领》、《早期训练指导纲要》及《波特奇计划》等三项教育方案对32例年龄在6岁以下的孤独症儿童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家庭训练指导。参加训练的患儿能力在半年内(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运用三项方案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能力评定,有助于发现孤独症儿童发育障碍的特征,为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为制定教育训练方案提供了依据。三项方案配合使用可以促进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教育训练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全美早期教育协会制订的0~8岁儿童的早期教育方案——《0~8岁教育适宜的发展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被奉为美国幼教界的“圣经”。现在美国许多早期教育机构都采用了这个方案。这里我们将该方案作一简要介绍。《方案》强调,教育只有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该方案针对过去“教育不研究儿童”的弊端,用对比的方式,指出什么是适宜的做法,什么是不适宜的做法,怎样做才是尊重了儿童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怎样做就是违背了儿童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一、“适宜发展”的含义全美早期教育协会认为,“适宜发展”这个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年龄发展适宜性和个体发展适宜性。所谓“年龄发展适宜性”,是指在人生的前9年,  相似文献   

17.
白云 《学苑教育》2012,(23):21-21
儿童早期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能否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因此,家长和教育专家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而如何进行早期教育,确是摆在家长和儿童教育专家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就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不少教育家认为从儿童出生起,就要注意他们在品德和知识方面的成长。所谓“保傅之教”正是指儿童的早期教育。为什么要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大致有以下一些观点。“蒙以养正”的观点。《易经》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说,从儿童时期起,就要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教养,这是做圣人的功夫。教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做其他事情一样,“开头”十分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错误的开端便是失败的先导。早期教育上的偏差,会在孩子身上留下非常深刻的“烙印”,很可能终生都难以抹去。然而,由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迫的心情使得不少人“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盲目地实施早期家庭教育。误认为“抓早期教育总比不抓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不少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片面性很大,没有实施完整的教育,而只进行“一半的教育”。“顾此失彼”“重此轻彼”,正自觉不自觉地引导孩子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我们知道,儿童的身心素质是一  相似文献   

20.
李奇 《天津教育》2011,(3):29-3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近十年,我国早期教育长足发展、硕果累累。然而,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早期教育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日益凸显的“变味”和“扭曲”实质反映出某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教育规律的弱视与违背,它们严重阻碍了儿童和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