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Kumaravadivelu"后方法"概念的提出使外语教学摆脱了"方法"的束缚,使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教学与教师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使外语教学实现理念更新的同时,它也为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师在职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针对我国英语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借助库氏"后方法"教学的三大参数和"宏观策略框架"来探讨其对我国英语教师在职培训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王波  李丽霞 《考试周刊》2010,(22):102-103
本文主要通过对近10年(1999-2008)中国期刊网(CNKI中文数据库)上外语类核心期刊、非外语类期刊、高校学报和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库中102篇与建构主义理论相关的多媒体外语教学研究的文章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与建构主义理论相关的多媒体外语教学研究的特点.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的“后方法”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方法概念局限性的不满,以及后现代主义和相关学科理论的支持,后方法外语教学思想应运而生,尝试综合多种因素从更广的视域来看待外语教学。Kumaravadivelu提出的后方法语言教育框架中包括三个参数和十条宏观策略等,倡导关注具体情境、注重教师认知自主性等,为外语教学构建了可遵循的指导原则和可操作的实践理念。后方法理念提醒我们要关注我国外语教学中各路教学法的辩证取舍、本地特色外语教学建设以及外语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构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立外语教学理论的中国学派既是外语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政治任务。笔者认为,外语教学理论中国学派的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按照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以学术自信为基本前提,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教育传统,充分吸收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成果,立足于中国人外语学习的基本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全面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使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外语教学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趋势。外语教学本土化进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织作用下,"语言友好型社会"、"语言战略管理"等概念适时提出,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本土生长"呼声也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6.
反思性外语教学是反思性教学一般理论与外语教学特点的结合。西方学者对反思性外语教学具体过程和外语教师教育反思模式的描述,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对反思性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和外语教师自我发展等的探讨,以及我国学者对反思性(外语)教学的引介与研究,均有力地推动了反思性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目前,我国专业研究者和教师对反思性外语教学的研究出现了与具体教学情境相结合、逐步重视教学实践的研究趋势,但我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思性外语教学理论完整的体系尚未建立。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的建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外语教育的发展。很多学者致力于多学科多视角融合的视域来审视外语教学理论发展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外语教学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丰富和完善,用以指导外语教学的实践能力得到加强。这种学科理论的自我殖民现象呈现日趋明显的趋势,而我们没有必要完全对这种趋势保持警惕或强烈反对,反而应该认可的同时更好地  相似文献   

8.
反思性外语教学是反思性教学一般理论与外语教学特点的结合.西方学者对反思性外语教学具体过程和外语教师教育反思模式的描述,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对反思性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和外语教师自我发展等的探讨,以及我国学者对反思性(外语)教学的引介与研究,均有力地推动了反思性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目前,我国专业研究者和教师对反思性外语教学的研究出现了与具体教学情境相结合、逐步重视教学实践的研究趋势,但我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思性外语教学理论完整的体系尚未建立.  相似文献   

9.
所谓“外语教学模式”就是一个连接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教学实践的类似桥梁的一个框架结构。外语教学模式类别的划分标准有三个:层次、理论和手段。外语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外语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提升外语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加强中国特色外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处理好四个关系;培养四种能力;把握若干因素;树立一个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外语教学观念的更新;了解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有利于掌握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本系统地介绍了语言学理论发展历史和在其影响下产生的不同的外语教学观点、方法,综合分析了各类外语教学方法的优点,力求探索未来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的生态转向,基于Brofenbrenner生态系统理论的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也逐渐增加,但相关研究在对该理论的认识、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基于此,本文首先对Brofenbrenner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进行了概述,而后以主题综述的方式对基于Brofenbrenner生态系统理论的外语教师发展研究进行了梳理,着重从对Brofenbrenner生态系统理论内涵的理解、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三个角度进行了评述。本文指出,未来研究要关注外语教师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互构,合理运用Brofenbrenner理论,丰富研究主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议题。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与外延随高等教育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并服务于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多年发展历程。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之治"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追求",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国探索"的发展果实,彰显了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中国优势"。高等教育治理的"中国之治"是对现代世界高等教育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凸显了中国优势。高等教育的"中国之治"是中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既是中国整体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和结果,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产生着重要影响和作用。本文阐述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居民以等级工资制度为主体和农村居民以工分制度为基本形式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改革开放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过程和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14.
顾明远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建构了以比较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比较教育与文化研究、比较教育与知识经济、比较教育与国际理解以及国别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比较教育体系。他首创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点,拓展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创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阐释外语教育中文化失衡现象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强调了母语文化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文化失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是在中国教育的现实环境中生成的教育学。按照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教育学自身逻辑的发展,可以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中国教育学的重建、中国教育学的破坏和中国教育学的再建三个阶段,各阶段均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通过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未来中国教育学发展需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促进教育学建设的关系、批判与继承之间的关系、中国教育学建设过程中的中外关系、学科体系建设与知识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学学科建设和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relaxation of the system of command in China’s public schooling sector and the decline of ideological coercion in the post-Mao era, the Chinese state has reshaped its control over individual teachers. Much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analyse the state’s influence on teachers’ academic activities at school, but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teacher–state relationship in another facet of teachers’ work, namely the socialisation of studen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Chines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at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homeroom teachers’ perspectives. Using a multi-method approach, this study reveals the teacher–state relationship through three key themes: teacher-profession–state, teacher–school–state, and teacher–market–stat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post-Mao regime seeks to monitor and control homeroom teachers using indirect, subtle methods, and that teachers have a complica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e’s articulation of their role and status.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主要体现为:认清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维护世界多样性,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明了根本方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添了重要内容;主张推进体制改革,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根本动力;提出依法治国,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在阐述我国数字图书馆版权授权模式面临的困境,现有的主要的版权授权模式,分析国外数字图书馆版权授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数字图书馆版权授权模式的启示,旨在解决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版权授权问题,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情感过滤假说是克拉申监控理论的五个假设之一,在外语教学以及二语习得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英语教学的现状,指出英语学习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情感过滤假说以改进英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