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今天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莫怀戚的《散步》。我按精心设计好的教案讲课.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神采飞扬,就这样顺利地进入到第四个环节——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联系课文进行品味探究。我期待着学生能马上提出我所预设的问题,以便直奔教学难点,落实教学目标,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沉默,思考,课堂一片寂静,我等待着。可是,两分钟过去了,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写一位熟悉的人。如果每次都用一种模式进行教学与指导,学生势必会产生厌倦心理。如何进行教学创新?最近。我上了一堂习作课——《我有一面放大镜》,并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赖家盛 《现代教育》2003,(10):55-56
我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一堂课教学试验中,采用了探究程序进行教学试验。我选择多边形的内角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过程是: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读了两篇教学反思。一篇是在活动中进行识字教学的体会。从对教学过程的描述看,整堂课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学生上课仿若在做游戏。读完反思不免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应该的,可是整堂课学生没有一点儿安静下来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这样的识字教学能有好的效果吗?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及创新教学理念”等提法已逐步落实到教学实际中.我作为一名新课标的实践者,围绕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这一主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下面将我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6.
那是今年三月,我要参加省好课比赛。我查阅了大量资料,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教案。看着紧凑的教学设计、诗意的教学语言、精美的教学课件,我满怀信心走进了六(2)班级进行试教。因为我觉得学生对课文比较熟悉,所以注重启发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可是一次又一次的提问,教室里仍然鸦雀无声。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见没有一个人举手,无可奈何地说:“如果没有人举手,  相似文献   

7.
刘平 《小学生》2011,(1):52-53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都怕写作文,原因是课堂习作遵循着传统的:“命题-作文-批改”循环往复。教学形式趋于一致,师授生受,逼得学生闭门造车,无病呻吟,或东拉西扯,抄袭交差,因而作文水平不容乐观。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进行探索和实践,开展了活动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高伟 《广西教育》2007,(12A):19-19
一年多来,我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有关材料作了认真分析,发现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状况令人担忧。一是大部分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有话写不出来,作文内容空洞;二是有些教师不知如何指导作文,任凭学生信笔涂鸦。如何充分开发农村的教学资源,改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现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刚工作时,我发现我的学生在上课时,总足不能认真听讲.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我批评教育他们,都收效甚微。后来,在一次教学中,我联系生活实际,精心创没了教学情境,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观的教学形式,意外地发现课堂气氛格外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好。我开始意识到只有把知识赋予某种情境中。使学生置身于浓烈的情境氛围中,才能让学生保持长久注意力,化枯燥为有趣,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0.
于彤 《天津教育》2002,(1):47-48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要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既要使教师的“教”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又要使学生能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面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去想,引导学生去探究。在设计问题时,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从旧知引出新知。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1.
对低年段学生进行写字强化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小学生面对作文,往往由开始的兴奋逐渐转向惧怕,学生作文水平很难提高。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近两年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近三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把学生写日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笔者平时的教学实践,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日记带给学生的巨大好处.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个真实的学生与自我;它就像一座桥梁.沟通着学生与我的心:它就像温馨的家园。让学生在其中快乐的成长,让我在其中享受快乐……那么我是怎样让学生写日记的呢?  相似文献   

14.
飞翔的叶子     
田亮 《江苏教育》2008,(2):62-63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我总觉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追求儿童情感的放飞、思维的碰撞和人格的升华,着重培养学生数学情感和数学智慧并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和谐发展。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便是我结合六年级教学实践,对几个学生进行的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实践表明,愉快教学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相似文献   

16.
用这句话向我将了一军的,是我十我年前的学生王晓丽。正是由于那一次当人人出丑,使我横下心来,大练“背功”,以至敢于和学生进行背诵课文比赛。也正因为如此,十多年来,我的“背功”征服了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效仿,致使我的语文教学成绩在全校乃至全县一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和谐有趣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对低年级学生学说数学习惯的培养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好问敢说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好问敢说也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可通过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好问敢说。如教学一年级第88页例5第1小题时,我是这样做的:第一步,先出示左图,把图下的条件“又飞来6只”和问…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原理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当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让学生走出单纯的模仿,也不能让学生单纯地机械地记忆,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去探究,相互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最重要的,我是一位多年从事初中数学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应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目标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余建英 《江西教育》2004,(13):77-77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师不能满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应将开发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做到教学合一。在教学过程中.要上好一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我采取“一严二教三放”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