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家请看下列一则新闻:日前,从某市公交公司传出消息:从4月1日开始,他们将给每个让座的乘客进行一点小小的奖励,内容是发给让座者每人每次一张爱心卡,凭此卡,可到市公交IC卡中心为自己的公交IC卡充值5角。公交公司认为:此举将可以鼓励市民奉献爱心,进一步营造市民文明乘车的氛围。我觉得让座是个人的事,可以说是一种美德,跟奖励扯不上什么关系吧!大家怎么看?“中少在线”网友:光之翼赞成派Coca迪士尼:我认为应该。物质鼓励可以为美德的展现提供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渐进的,不能急于求成。总是死循环:如果让座可以得奖金,那也很不错啊!让…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给老人让座是公认的美德,而在日本却不是这样,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让座"之类的小事,与其说它是一种美德,不如说它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心灵技巧"。凡是去过日本的人,都会赞赏日本人的礼貌。笔者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具有大国情怀的骄傲的中国人,第一次来日本时,在大街上东张西望了一番之后,脱口对我说道:"瞧瞧这长相!整条街上看来看去,只有两个美  相似文献   

3.
椅子争霸赛     
<正>文明礼让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都应该具备的美德。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年老体弱者,我们都应该让座,可是,今天作文课马老师却让我们抢椅子。  相似文献   

4.
女儿自 3岁上了幼儿园,就每天和我一块儿挤公共汽车。车上经常有人给女儿让座,渐渐地,在女儿心中,别人给她让座似乎已成了理所当然,有时一上车,女儿就眼巴巴地盯着有座位的乘客,期待着有人给她让座。我为女儿总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感到惭愧。   今天,我和女儿刚挤上了车,又有一位小伙子给女儿让座了,女儿高兴地谢过叔叔后便坐下了。我赶紧抓住时机引导女儿:“惠惠,你知道叔叔为什么给你让座吗 ?”“知道,因为我小。”“叔叔怕你站不稳摔倒了,就把座位让给了你,而他自己却在那儿站着。叔叔这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  相似文献   

5.
乐于帮助别人,这是好事,也是一种美德。可是当你真心诚意地想去帮助别人时,有时却得不到好的结果。有时弄得不欢而散,有时对方又拒不接受。类似下面这种情况,也许你就曾经碰到过:  相似文献   

6.
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是很普遍的事情。为鼓励乘客让座,公交公司在公交车贴出"请您主动让座"等"爱心提示",并开辟"老弱病残孕专座",甚至还施行物质奖励。如湖南省长沙市公交公司推出"爱心让座卡",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的乘客,可领取"爱心让座卡"两张,凭卡免费乘坐公交车2次;浙江省绍兴市公交公司出台"让座者凭卡可给公交IC卡充值5角钱"的政策;湖北省武汉市公交甚至推行了让座50次赠30元公交卡的举措。举措有奖的也有罚的。2008年7月2日,《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提请审议,草案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乘客乘坐公交车辆,遇有老、弱、病、残、孕等乘客,应当主动让座。违反第二款规定者,"公交司机有权拒载,对乘客经劝阻仍不改正的,城市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50元罚款"在分组审议中,有人提出,乘公交让座属于道德范围,不应该有条例法规进行调整,更不应该处罚。随后,草案中"乘坐公交不让座可以拒载、罚款"的内容被删除。然而,此消息披露后,仍引发了读者和网友热议。  相似文献   

7.
《湖北教育》2008,(4):49
近日,"校车门"引起教师和学生一片激烈的讨论,事件从一名教师硬要学生给他让座开始,到两位女生主动让座结束。学生该不该给老师让座,似乎无需太多争论,从道德层面上讲,学生给老师让座,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  相似文献   

8.
儿子14岁生日那天,我很郑重地提出了一个要求:以后在公共汽车上,如果只有一个座位,那么,请让座给我。儿子很吃惊,因为以前都是父母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后来,他慢慢懂得了要为老弱病残孕妇婴幼儿让座,可谁也没告诉过他要为父母让座。  相似文献   

9.
儿子14岁生日那天,我很郑重地提出了一个要求:以后在公共汽车上,如果只有一个座位,那么,请让座给我.儿子很吃惊,因为以前都是父母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后来,他慢慢懂得了要为老弱病残孕妇婴幼儿让座,可谁也没告诉过他要为父母让座.  相似文献   

10.
《母婴世界》2014,(11):132-133
一位有心的准妈妈亲手制作了一张表格,将自己一个月乘坐地铁被让座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了下来。从1O月8日至11月8日,她总共乘车49次,其中“上车后就有人让座”31次,“上车就有空位可坐”12次,还有6次则是“一路站过去,无人让座”。除去有空位的12次,余下的37次乘车经历中,被让座次数达31次,让座率将近84%。她还在微博中留言:“马上就要进产房了,在此感谢所有曾经给予帮助和让过座位的好心人。”  相似文献   

11.
李雷 《教育文汇》2009,(5):43-43
从女儿懂事起,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女儿的文明礼貌行为和习惯。有客人来访,我会引导她热情打招呼,让座,倒水。女儿与邻居家的孩子玩耍,我们从不干涉,并鼓励她多交朋友。有时,孩子们之间会闹点小矛盾,我总是耐心讲道理,从不护短。  相似文献   

12.
走向坦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你叫学生上车让座时,还要告诉学生:让座是要看对象的,比如老人、残疾人、孕妇……因为,让座只是对弱者的施爱。你叫学生不要损人利己时,还要告诉学生:利人且利己是可取的。因为,利人与利己并非绝对地矛盾,有时处理得好是可以统一的。你叫学生宽容别人时,还要告诉学生:宽容是有限度的。因为,如若你对宽容的国度不加任何防卫,宽容者势必早晚被蚕食,宽容也便不复存在。你叫学生抗争命运时,还要告诉学生:适命也是一种美丽。因为,不是每个人、每种情况下都有反抗命运的能力。所谓命运,不是神的主宰,而是若干偶然因素的复杂组合。如果你无力反抗它…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扬子晚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对一位站在身边的年迈老人视若无睹,直到老人下车,也没有一名学生让座。该组照片被网友发布出来后,引起了一片热议。有许多人据此批评当前的90后学生没素质,然而,仅仅是一句没素质就能解释集体不让座的原因吗?集体不让座的背后到底折射着一种怎样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4.
让座     
一、关于让座几乎每天都乘公交车,也听了很多关于公交上让座的声音。声音一:我是不会让座的,凭什么?大家都付了相同的车费。声音二:我一般是不让座的。可是司机总是按喇叭:请照顾一下周围的老弱病残孕和怀抱婴儿的乘客。我会坐不住的。声音三:我会让座,男人应该有点绅士风度。声音四:让座,从小就应该学会。二、一名小学生的让座体验11月5日,早上我上学去。到车站一看,大家都在排队上车,我人小,大家照顾我,所以我插了队,顺利地第一个上了车,很快找到了个座位坐下。我坐定之后,看到乘客们陆续地上车,赵老师(本文作者)和…  相似文献   

15.
爆笑超市     
米兰 《小学生时代》2011,(11):48-49
让座 老婆婆上了公交车,坐在一蒡的小朋友连忙起身。老婆婆说:“你坐吧,不用给我让座!”过了一会儿,小朋友又站了起来,老婆婆拍拍他的肩瞎说:“真的不用耠我让座,  相似文献   

16.
公交车上,很多人碰到孕妇都会让座,孕妇一般都会说声“谢谢”.而在2015年1月8日上午,湖北阳新县一辆公交车上,发生在一名让座女子与一名孕妇之间的一幕,却让车上乘客议论纷纷. 当日11时许,一辆1路内环公交车上人很多.一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上车后,一名30多岁的女子见状立马起身让座.孕妇一脸淡然,连感谢话都没说一句就坐了下来.让座女子表情有些郁闷,她望了望看上去也30多岁的孕妇,孕妇把脸别向窗外.“我手机掉位子上了,你起来一下.”这时,让座女子对孕妇说.孕妇回头看了一眼让座女,站了起来.此时,让座女赶紧坐下,并未找手机.见让座女根本没有找手机,孕妇感觉被耍,便质问她怎么这样.“你还好意思问,我看你挺个肚子不方便,好心让个座,你感谢话不说也就算了,还没个好脸,我欠你的啊?”让座女反唇相讥.孕妇尴尬地站着,一言不发.到了下一站,孕妇赶紧下了车.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我们经常遇到,但在公共汽车上争着给小狗让座的事听到过吗?天底下就有这样的事,我就亲眼看到过.  相似文献   

18.
不久以前,我应约去一家报社做评委,他们要招聘九名编辑和记者。天气不好,我没有开车,我家附近的公交车也正巧可以到达报社门口。我上了车。正是上班的时间,车上的人很多,早就没有了座位,我就一手抓住吊环,一手拿起带的报纸看起来。也就是过了两站,一位大约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上了车。公交车的喇叭里响起了"尊重老人是社会美德,请为老人让座,我们表示感谢!"的  相似文献   

19.
活动三乘车一、活动要求: 小班:在成人提醒下,对让座的人会说谢谢。中班:①在成人带领下,懂得有秩序地上下车。②保持车厢整洁,不乱扔果皮、纸屑。③会主动地对让座的人说谢谢。大班:①②同中班。③对老弱病残者能主动让座。④在车厢内踩撞别人时会说对不起。二、活动内容和过程: 小班:参加中班“公共汽车”游戏目的:使幼儿懂得乘车时对让座的人要说谢谢。  相似文献   

20.
年幼时曾在作文书上、老师口中看到、听到过一些差不多一模一样的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故事大体是这样的: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泰然自若地坐着,而许多热心肠的人们主动让座位,学生给老人让座,青年给抱孩子的妇女让座,还有残疾军人给小孩让座等等等等,最后大都以责备自己、赞扬别人结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