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邹春生 《寻根》2014,(2):52-58
服饰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服饰的本质和特征不能脱离人们的生活原态而存在;服饰也是人们艺术活动的方式之一,它处处体现了人们的审美特征与艺术情趣,服饰的本质和特征也不能脱离艺术而存在。客家服饰文化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将充分反映客家人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
和学院派完全不同的是,画家皮埃·阿密尔每天都在阅读生活。他的双手和眼睛都充满热情。 色彩是皮埃·阿密尔的工具,他是名画家马蒂斯(Matisse)忠实的观察者。在皮埃·阿密尔的画中,蓝色欢乐流畅,红色动感迷人……同时,他还着迷于黄色。他从著名画家波拉克(Braque)借鉴的茶色颜料,在画布上绘出的射流,以及乌黑发亮的锋利尖端所表达的与绘画禅宗完全相反的色彩组合,表达的是强烈的情感。 面对浩瀚的大千世界,皮埃·阿密尔充满激情地用色彩捕捉时间和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情感。他从不刻意地迎合观众,像个猎手那样,毫不妥协。画面上没有…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的玛尼石刻。是藏族古老而独特的一种化承载和表达方式。这种从远古先民的自然崇拜而衍传的岩石化,至今已数千年了。具有重要的教化和审美作用。在青藏高原,无论走到哪儿。随处可见那些纪念碑式的充满宗教色彩洋洋大观的经石胜景……而在藏区众多的经石景观中。青海和日石经墙无疑是刻经卷帙完整、系统浩繁的翘楚。  相似文献   

4.
北京的深秋寒气袭人。2002年10月19日晚,紫禁城午门广场前灯火通明,红墙、金瓦在灯光的照射下格外气势辉煌,一场以“盛世中华——流动的紫禁城”为名的中国文化服饰秀世界巡演的首演在此开幕。尽管当时气温仅摄氏三四度,但观众情绪高涨地期待着这场筹备半年的服饰精品表演的开场。随着中国传统民乐的奏响,当由上百名模特组成的阵容庞大的队伍,身着取材独特、色彩独特、造型独特的浓缩了中国文化底蕴的奇妙时装,从巨大的梯台上缓缓走下时,其磅礴的气势令观众震撼。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设计师胡晓丹以其设计的2000多件服饰作…  相似文献   

5.
原始时代的马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因为年代久远,考察起来极为不便。但人类既然很早就与马发生了关系,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中国各地广为存在的原始岩画,就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考察古代马文化的重要线索。原始岩画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是初民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翻开原始岩画这一人类最初的艺术画卷,可探寻到丰富多彩的马文化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牛仔是19世纪60-80年代美国西部“畜牧王国”的伴随物。牛仔不仅为美国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对美国化和精神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由牛仔这一独特形象还衍生了“牛仔化”。牛仔化涉及的方面很广,已在衣食住行、精神化等许多方面深入到现代美国人的生活中。而牛仔的服饰已演化成美国的民族服装;牛仔的幽默语言也融入现代美国人的日常  相似文献   

7.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 伦敦的色彩无疑就是红色,那些站在大街小巷的电话亭和伫立白金汉宫前的士兵,一如既往地坚守固有的红色衣着,标示着红色作为伦敦城市的鲜明色彩,这些红色的电话亭和红装士兵由此成为伦敦的城市名片。在这些伦敦城市名片中,最靓丽当是每日穿梭于伦敦大街小巷之间的红色双层大巴。  相似文献   

8.
服饰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内容,服饰从遮羞御寒的实用功能逐渐发展为展现生命个体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表现形式,服饰文化绚烂多彩。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很好地保留了很多跟服饰文化有关的信息,这是块活化石,通过汉字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能使我们很准确也很方便地把握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渐渐临近,国人对体育化的兴趣越来越浓,有关的学术研讨论坛讲座越来越频.洋洋洒洒的论述越来越多。以笔所见,体育——不仅是人类社会明的基石之一,亦是硕果一枚。体育化奥妙无穷,其内核与精髓尤其值得玩味。人类迄今最民主的意识、最开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解析西南地区苗族服饰的审美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苗族服饰有着人类生理的,安全的,情感的,社会礼仪的审美价值取向,印证了人类服装美的产生,也让人们看到了西南苗族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和编织的苗族服饰,承载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物化了苗族人民精神和情感,意义深远。本文从西南苗族服饰的审美价值取向与形成的角度,解读了苗族服饰审美的密码,传递出有关苗族服饰文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是原始和早期农耕社会对人类的恩赐。因为信息的往还等于零,所以人们在一定的、不变的地域中生活,至於文化的产生,它依据的是自然的合目的性,当这样或那样与大自然的目的相侔时,便会留下弥足珍惜的文化,这文化除体现自然的目的而外,包含着人类自身的目的和需求。由於每一个族群所见、所知、所爱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云南花腰傣以其色彩斑谰、艳丽华贵的妇女服饰、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已引起艺术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元江两岸翠竹掩映、稻香蔗甜的傣乡风光,也受到省内外游客的普遍青睐,花街节姑娘云集、情歌隐约的浪漫情调,更充满神奇邃秘的诱惑,以民族化生态村展现傣家风情的构想,已透出了灿烂的曙光,……这种引人入胜、香溢四方的特色化,正在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的虎蛙图腾文化陈崇凯图腾文化是人类原始宗教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表现形态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它以原始信仰为基础,同一图腾制下的人们认为自己的部族同其所用作图腾的动(植)物具有血缘关系。从艺术思维的角度看,图腾意识是人将自然的人格化。图腾崇拜是物质...  相似文献   

14.
王保国 《寻根》2005,(2):41-44
在人类文化特征的生发阶段,由于人对自然的支配能力远低于自然对人的影响力,地理环境就成了制约人类文化生成的主要基础。所以,探讨文化特征形成的基本因素,必须重视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5.
曲彦斌 《寻根》2002,(5):24-27
世上许多事物都有其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的自然属性,一种是经由人的理念赋予的化属性和象征、寓意。于是,本无生命的山、水、风雨、雷云,便具有了社会的、化的意义和生命色彩,成了化符号,折射着各种化传统。于是,连石头也有了生命,在诗人、艺术家、收藏家眼里反射出了激情。  相似文献   

16.
神话传说中理想景观模式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与宗教是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化思想,它们同所在地理环境中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认识和经验紧密联系。“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天地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想到古异,淑诡可观”。神话与宗教不可分,“神话从一开始就是潜在的宗教”,“宗教在它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不可分解地与神话成分相联系并且渗透了神话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说,传统的西方化是蓝色化,传统的中国化是黄色化。那么,这两种化背后更为深刻的涵义和内在必然性是什么?本拟从对中西方化的色彩象征意义加以分析,从地理学、心理学和行为学三个学科角度阐述其化渊源。  相似文献   

18.
《蓝白红三部曲》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与生命意义探寻的成功之作,《蓝》作为三部曲的首部,由于影片对于色彩的运用和影片的主题相得益彰,成为同类电影的典范。在人类的视觉世界里,色彩不仅可以再现自然,还是情感的象征。它能传达人的情绪,  相似文献   

19.
山石崇拜,是人类原始自然崇拜的一部分。这种朴实而虔诚的崇拜,又孕育和催生了石刻文化的诞生与发展。面对今天现代文明的包围和快速侵蚀,众多传统石刻文化形式日渐式微甚至消失了,唯独青藏高原藏传佛教的经石文化,长久地保持着千多年来的固有风貌,几乎没有一点点改变,这真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20年来由于在史前化遗址的挖掘、发现方面有了很多很大的收获,由于寻找中国化的“原生态”受到重视,于是一些人学科研究家对考古成果进行多学科研究以探究中国史前原始化。张劲松先生新近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前符号与原始化》一书是这方面的突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