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盐类水解原理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这种作用叫做盐类的水解。2.盐类水解的实质: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3.盐类水解的结果:盐的溶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4.盐类水解的条件:(1)盐必须能溶于水中;(2)生成盐的酸或碱是弱酸或弱碱(有弱  相似文献   

2.
盐的水解就是“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由于水解水的电离平衡必然向右移动,使盐溶液显碱性或酸性。若向酸性的盐溶液中加入酸或向显碱性的溶液中加入碱,由于同离子效应,水的电离平衡必将向左移动,盐的水解受到抑制。若向显酸性的盐溶液中加入碱或向显碱性的盐溶液中加入酸,情况怎样,盐的水解能得到促进吗? 现行中学化学课本第三册P47页的回答是肯定的。“当增大[H~+]或[OH~-]的浓度时,水解平衡要向左或向右移动,这样可抑制或促进水解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要想学好盐类水解,必须抓住以下六点.一、抓实质在溶液中,由于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平  相似文献   

4.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样人们很容易误认为盐类的水溶液应该为中性,但实践证明,大多数盐溶液显示出了酸性或碱性,并用盐类水解原理得到了圆满解释。一、盐类水解的实质1.强碱弱酸盐水解。如CH3COONa在水溶中完全电离成Na 离子和CH3COO-离子,水可电离出极少量的OH-离子和H 离子,而H 和CH3COO-又可结合生成少量的CH3COOH分子,所以CH3COONa与水反应的实质是:CH3COO- H2OCH3COOH OH-溶液中〔OH-〕>〔H 〕,CH3COONa溶液显弱碱性。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如NH4Cl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以NH4 离子和C…  相似文献   

5.
一、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出来的一种或多种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 H 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2)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例1 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以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  相似文献   

6.
<正>盐类水解是指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其平衡向右移动,引起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使溶液分别显酸性或碱性。本文以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为例,就高中化学的解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希望给广大的中在高中化学学习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直是包括全国卷在内的各地高考的命题热点。题中常将其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等结合来综合考查学生对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综合分析和定量计算能力。本文主要介绍解题中电离平衡常数的3种应用。应用一: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弱酸弱碱及其对应盐的相对强弱。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即K值越  相似文献   

8.
1盐类水解的规律盐类水解的规律是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无弱不水解.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相似文献   

9.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其实质是组成盐类里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阴离子与水电离的OH-或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分子或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在重新建立平衡时,往往溶液里c(H+)>c(OH-)或c(OH-)>c(H+),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相似文献   

10.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一类题型.这类题型的关键是掌握“两平衡、两原理”,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电解质之间的反应,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等.现归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了“盐类水解”后,对于盐与盐反应的“多变性”感到困难。当二种盐的水溶液反应时,什么情况下只考虑复分解反应,什么情况下要考虑盐的水解,什么情况下又需考虑它们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让学生弄清盐类水解的实质,即抓住“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的通俗理解,通过练习,让他们较为熟练地掌握盐类水解化学方程式,尤其是离子反应表达式,并在学习电离平衡的基础上,提出“水解平衡”的概念,以及影  相似文献   

12.
正在重视基础、凸出能力的命题思想下,使得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成为考查的重点与经典,它不但把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基础理论知识所涉及,而且也较好地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及深刻性.本文试从电解质溶液的基础知识及解题策略进行分析,以期突破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一、了解各种平衡的研究对象及电解质划分的实质电解质溶液中主要存在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两种类型,其中电离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弱电解质,水解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含有弱离子的盐,所以在研究电解质溶液时,应首先分析溶液中溶质属于哪一类,若属于弱酸、弱碱时则存在电离平衡;若属于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电离平衡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电解质溶液的一部分 ,是第二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教材共四节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节电离平衡 ,主要介绍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以及电离常数 ,这部分是本章教学的基础和重点。第二部分为第二节和第三节 ,第二节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水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移动的知识 ,对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以及 pH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下一节盐类水解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是盐类的水解 ,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 ,综合性较强 ,是电解…  相似文献   

14.
盐所电离出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其一般规律是: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两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盐的水解出现在很多情况下,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近年来高考化学必考试题。这类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电解质之间的反应,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等等。现归纳分析如下:一、一种电解质溶...  相似文献   

16.
电解质溶液知识是高考的重点,常与其他知识(如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等)联系在一起考查。主要考查内容有: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比较;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水的电离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H的概念及计算;盐类水解的原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可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即"加谁谁大""减谁谁小"。加入参与平衡建立的某种微粒,其浓度一定增大;减少参与平衡建立的某种微粒,其浓度一定减小。加水稀释或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都使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但加水稀释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而增大浓度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盐类水解的定义,可知盐类水解的关键是生成了弱电解质.(?)因此,盐中的弱离子(弱碱阳离子和弱酸根阴离子)一定要发生水解.一、盐类水解的规律1.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相促进,两强不水解.  相似文献   

18.
张海燕 《学子》2014,(3):56-56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盐类的组成,明确盐类水解的原理,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永久 《教学月刊》2005,(4):34-35,43
本考点不仅包括一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而且还涵盖了水的电离平衡(溶液pH的求算)、盐类的水解等知识,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每年高考必有所及。由于溶液中各种平衡的复杂性所致,该考点往往是考生的软肋。从历年命题情况看,考生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特别注意:一是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清晰理解,扫清概念与原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是历年高考的常见题型,这类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等。本文就近五年化学高考题中出现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试题进行归类总结,以求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