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普通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身高/标准体重与台阶试验、1000m(男)、800m(女)等评价指标仍存在质疑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实施过程中,测试指标的选择、测试经费的落实、测试人员的培训、测试后的信息反馈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市不同体重指数成年人身体机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中河北省石家庄市20-39岁成年人809人(男416人,女393人)进行体质测试,分析BM I对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安静脉搏男女组间差异不明显,血压随BM I的增加而升高,男性血压同年龄段均值大于女性,肺活量/体重男女组间差异具显著性,同年龄段男性均值大于女性,台阶指数男女组间差异不明显,同年龄段女性得分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3.
廊坊市成年人体质机能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廊坊市部分居民进行体质机能状况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廊坊市成年男性身高有缓慢增长的趋势 ,后代身高略高于上一代 ;成年男女体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成年男女身体机能总趋势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男性、女性的衰减趋势有所不同 ;身体机能状况总的衰减幅度 ,男性大于女性 ,衰减出现的年龄段 ,男性早于女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统计,特别是台阶测试,并与传统的达标项目中的中长跑观看对比,进而分析体质健康测试过程中的台阶测试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频数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中北大学2003届大学生的体重指数(BMI)和身体机能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MI指数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呈显著性负相关;与台阶指数、安静脉搏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讨专科学校篮球班男生身体成分与体质健康相关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以广西体育专科学校篮球班男生97人为研究对象,测量学生身体成分指标和体质健康指标.结果:篮球班男生的身体成分和体质健康指标,均值在同龄大学生的正常范围内,肺活量/体重指数远高于已报道的大学生的值.台阶指数与身高、立定跳远、纵跳及背肌力呈明显的正相关;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体前屈、纵跳、反应时、背肌力与身体成分指标多呈负相关.偏瘦组、肥胖组、超肥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间有一定的差别.结论:专科学校篮球班男生的人体成分与体质健康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在训练课中应根据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来实施教学,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标准》进行分析后发现现行的《标准》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取名过大而实际测试内容少、《标准》的实施办法与《高等教育法》相冲突、奖励与降低分数办法不合理、身高标准体重反映身体成份不全面、肺活量的测试只能反映学生的静态心肺功能、选测项目的可替换性不高、台阶试验反映心血管功能受到质疑等。建议有关部门对《标准》进行修改,体育教师和学生应从根本上认识体质的重要性,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质评价及类型判别极大似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定量负荷动态机能实验,将台阶指数纳入体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大似然数学方法,研制了《体质类型极大似然多级判别量表》。  相似文献   

9.
对孤独症儿童的体质进行测试,结果提示:总体情况较差,合格率仅16%,但身高、体重等指标在正常范围, 结果提示应加强对特殊人群体质测试的研究,尽快建立适合特殊人群体质测试的监测指标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成年、老年人身体成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深圳市参加体质测试的12000名20~69岁成年、老年人中的1506人(男971、女535)用INBODY3.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后进行深入分析。采用IN—BODY3.0人体成份分析仪进行体重、脂肪含量、肌肉含量、腹部脂肪比等指标测试,并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后,再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男、女BMI指数、脂肪比率和平均数的变化趋势,分别计算了男女BMI指数与脂肪比的相关系数和一元回归方程。研究测得了男、女性从20岁至60岁各年龄段肌肉比率与脂肪比率的平均数,并由此发现了男女性肌肉比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小,脂肪比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摔倒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老年人群身体健康所面临的一个主要威胁。然而对于老年人人体测量学参数与摔倒危险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通过对老年人进行滑倒模拟测试,来确定人体测量学参数与摔倒的关系。方法:187名健康老年人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临床步态和运动分析实验室参加了滑动测试。实验采集了受试者的人体测量学参数(身高、体重和足长)以及年龄和性别指标。所有受试者在一个安装有滑板装置的7 m长跑道上完成数次正常行走后,经历了一次事先未知的滑动,测试过程中有护具保证其安全。结果:测试中98名(52.4%)受试者摔倒,89名能够恢复正常步态。女性比男性(79% vs. 58%, P < 0.01)受试者,肥胖组比非肥胖组(39% vs. 20%, P < 0.01)老年人,身高低(P < 0.01)和足长小(P< 0.01)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摔倒。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身体质量指数(BMI)、性别和身高是摔倒的危险因素。另外,身高与性别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女性、身高低、肥胖者(BMI> 30 kg/m2)以及足长小的老年人发生摔倒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进行1 km步行试验得到步行结束时的心率和行走所用的时间,再结合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指标来推测最大摄氧量,建立回归方程。方法:受试者为年龄在40~49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其中男性30人、女性34人,首先进行身高、体重等静态指标的测量,然后在功率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试验并结合气体分析直接测出最大摄氧量,对完成最大摄氧量测试的受试者择日再进行1 km步行试验,此试验进行两次,记录相应的心率值和行走时间取平均值用于计算。结果:将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交叉验证回归方程显示最大摄氧量实测值和推测值的相关性统计量为RLOOCV=0.826,SEELOOCV=0.378(L/min)。结论:采用1 km步行试验并使用此方程可以有效的推测40~49岁健康成年人的最大摄氧量。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学生的测试、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类的测试应重点放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指标上,柔韧素质不应作为大学生的测试指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类测试指标各备选项的选择,应为相互间关联系数较大或者所反映的身体素质相差无几的各指标,而不能将反映不同身体素质的指标放在一起备选或比较;肺活量的测试应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心肺功能的动态指标为好;台阶试验因费时而将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带来许多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青少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问题,运用横向组间对比和纵向组内对比的实验设计,分别在实验前、实验中(第10周)、实验后(20周)进行三次测试,选取安静心率、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指标,研究20周规律的太极拳锻炼是否能够改善青少年相关身体测试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女生实验组安静心率在第10周出现显著性降低、其他指标男女实验组均在第20周出现显著性改善.研究结果表明20周的规律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青少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选取30名20-40岁的成年男性为受试者,在运动跑台上以75 m/min的速度持续进行10 min、10 min、15 min三个时间段的实验,用Polar表记录每5 s的心率,并按要求测试血乳酸值。结果显示:该运动是在有氧范围内进行的,并且两个10 min的运动心率积分数值十分接近;而且10 min、15 min的心率积分值与时间呈直线相关。这表明在有氧运动范围内心率积分的可重复性强,并有线性关系,在运动实践中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平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太极拳运动作为干预因子,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采用美国产EquiTestTM动态平衡仪、以及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测试、闭眼单足站立、强化Romberg检查的测试、垂直X书写、改良Wolfson测试、前庭步测试.对常练太极拳(2年以上)的女55以上,男60 岁以上的老人、以及不进行太极拳锻炼的对照组同龄老年人男女,进行平衡功能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对保持和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有明显的功效,可使老年人的前庭、躯体感觉、肌肉力量、抗外部干扰、行动的敏捷、协调能力等能力增强,从而延缓平衡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探讨爬山锻炼对增进老年人体质的作用,指导40名6065岁离退休人员在安全有效的心率范围内进行12周的爬山锻炼试验,对试验前后的体脂、体脂百分比、瘦体重、脉搏、血压、肺活量、台阶指数、单腿闭目站立、坐位体前屈、反应时予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指标除坐位体前屈外余均得到改善,在安全有效的心率范围内持续爬山锻炼,对提高老年人心肺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产生良好的影响.爬山是一项有益于老年人健身强体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2000年贵州省国民体质身体形态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贵州省体育条例>的规定,2000年对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和黔南地区的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进行了体质监测,选用身高和体重以及相关派生指标来研究和探讨我省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身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激发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自觉性,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采用运动训练(HIIT)、营养配餐、健康教育的联合干预方法,观察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上海市某高校42名肥胖女大学生,在为期8周半封闭式环境下,为她们统一制订实施运动训练、营养配餐、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方案,实验前后对实验者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心肺功能和血液指标等进行测试。结果:实验后肥胖女大学生身高、腰臀比、BMR无明显变化(P>0.05),而体重、体脂肪重、体脂率、腰围、臀围、BMI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减肥效果明显;HDL-C空腹值未见明显降低(P>0.05),而安静心率、血压和Glu、TC、TG、LDL-C四项空腹值明显下降(P<0.05),心血管系统整体生理机能得到提高。结论:系统采用HIIT、营养配餐和健康教育的联合干预方法,对肥胖女大学生的减肥效果明显,同时可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方法是科学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