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汇规范问题是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对动态的词汇现象进行有效的规范。对此从词汇规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依据和方法,现阶段规范普通话的依据,普通话词汇规范的主要方法等方面对现代汉语词汇规范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崔艳艳 《天中学刊》2007,22(4):102-103
外来词语在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这些现象影响了人们的交际和汉语的健康发展。对汉语中外来词语的规范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充分尊重汉语特点和人们的语言习惯,以柔性的规范观规范外来词语。  相似文献   

3.
从应用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汉语表达中外语词语的借用形式和近年来汉语表达中频繁出现外语借用词的原因;阐释了汉语中外语词语借用现象的合理性和外语借用词的合法性,并对借用外语词的语言行为的规范意义和规范方法作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联合国规定使用的国际语言之一,但在具体使用中却存在着诸多的不规范现象。本文摘录了汉语运用中的一些不规范实例,意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本第二册)《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是一篇文艺随笔,出自日本作家清冈卓行之手。观点新颖精辟,语言生动富于思辨。可能由于翻译的缘故,有些语句存在着语病和不合乎汉语规范的现象。现仅从汉语表达规范要求的角度,试对课文中一些语句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存在着许多歧义现象,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这些歧义现象的成因具有类型化特征。同时,汉语的歧义现象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通过语义学视角的审视,我们可以消除汉语中的消极歧义现象,规范语言的纯正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社会现象 ,语言规范是一个历史范畴 ,现代汉语发展与规范是一组相互依存的矛盾运动 ,规范是发展中的规范。当前关于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的讨论所涉及的一些深层矛盾 ,都可以纳入现代汉语发展中去看待 ,这有助于建立促进现代汉语发展的规范化理论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语的产生及规范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母词语是汉语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外来语,目前,它在汉语中的使用呈现飙升的趋势,而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使用形式混乱的现象,如不规范使用,势必影响科技信息的理解、交流和汉语汉字的信息化发展。汉语中出现的字母词语可以统称为“汉语字母词”,字母词语的产生和传播渠道也多种多样,我们应当以宽容的态度看待这种语言现象,在“明确、普遍、必要、简洁”的原则下规范地使用字母词语。  相似文献   

9.
汉语字母词现象是语言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汉语字母词应辩证对待,对其使用中存在的语言不规范、一字多形及无节制滥用等问题应予以规范,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作认为,汉语中的词汇对社会变化最为敏感。即词汇系统不断地生产出层出不穷的新词语去反映新事物、新观念,而在这“层出不穷”中存在着“规范”与否的问题,本从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入手,着重论述了词汇规范的必要性以及规范化的原则问题,提出了规范化原则究其实用是“约定俗成”原则的观点,同时批判了新词语中反映不良心态的词语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材不规范用字述评刘文仲规范,包括两层含意:一、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二、按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对某事物进行处置的过程。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字数繁多,形体尤为复杂,因此用字上混乱现象较为严重。对汉字的规范向来为...  相似文献   

12.
时可 《考试周刊》2010,(39):58-5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交际的深化,汉语中出现了大量字母词,有的学者认为如此大范围地引进外来词是前所未有的现象,破坏了汉语的规范,应该翻译成汉字词。文章认为,目前所谓"字母词现象"只是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并不会对汉语本体造成影响,是有其存在的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3.
羡余现象是任何像语言这样覆盖面广而又富于弹性的交际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语言当中都存在着羡余现象。本文试从语言习惯、审美观念和认知心理这三个方面分析汉语中羡余现象的产生原因、作用以及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在阐述的过程中对于消极和积极羡余的界定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英语入侵汉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汉语面临威胁与挑战。英语入侵汉语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多样,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防范和遏止。建议规范英语在汉语中的使用,增强国人保护汉语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汉语偏误研究,大都是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展开的,尤其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成果最多,但国内对汉语学习的偏误研究几乎还是一块空白。我们所谈“偏误”内涵更广,简言之,包括小学生在汉语书面语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或不规范现象。本文基于偏误语料库,就小学生汉语偏误现象进行研究,总结规律,以期对小学汉语学习和语文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是异形形式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作用。针对外来词异形形式这种非规范的语言现象,需从多个方面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从规范对象和规范主体两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规范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修辞与汉语规范化(重点是现代汉语规范化)既有相适应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其相适应的一面,相得益彰,其不一致的一面,各得其所。而从总体上说,修辞是维护、促进汉语规范化的积极因素。某些修辞用法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被吸收到语言体系中来,转化为新的规范的语言形式,形成语言新规范,从而促进汉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面对纷繁复杂的方言现象,汉语的规范工作显得更为复杂。那么,对于这项日益复杂的工作,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呢?文章结合自己在南阳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的南阳方言,谈几点自己的看法,认为在汉语规范的过程中,对方言中的不同现象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新词以每年1000个的速度出现,如何规范吸收、扬弃?日前,数十位上海语文文字专家在“语文规范大家谈”论坛上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和教师普遍认为,社会上使用不规范用语的现象很严重,“纯洁母语”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  相似文献   

20.
语码混用现象是当下网络流行语中重要的一部分,应依据标准予以规范。规范的尺度为"直接性原则""规则性原则""唯一性原则"三个标准。违背了其中任何一条,就要考虑成为规范的对象。规范的方法以三个原则为主,同时兼顾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此外,国家语言政策相关部门需要严格监控语言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有不符合规范的汉语语码混用现象,应立刻声明并予以规范,以保证汉语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