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对我国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给宣传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做好新农村建设报道?怎样以舆论的力量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博尔塔拉报》作为博乐州党委机关报,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断改进报道思路和报道方式,做好了新农村建设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钱鸣华 《声屏世界》2006,(11):19-20
广播电视如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这是当前广电媒体一项重大的实践课题和现实任务。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明确自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功能、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才能有效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广播电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首先是营造舆论氛围的功能。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和重大战略,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全面参与…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新闻宣传必须围绕这一大局,按照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把握规律性、体现创新性、富有时代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舆论支持、精神支柱和化支撑。[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曲艺 《青年记者》2006,(10):11-11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已经来开,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这既要求新闻媒体从全局的高度运用好舆论的力量,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也要求新闻媒体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本着重农、惜农、爱农、支农的态度,真正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5.
廖颖冰 《新闻窗》2007,(3):113-1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伟大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基层电视台应如何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6.
段献民 《新闻前哨》2006,(10):31-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依靠党和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力量,更需要新闻媒体尤其是涉农媒体发挥舆论宣传作用,让建设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和宏伟目标深入人心,形成上下共识,凝聚起农民群众的向心力,影响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反映群众意愿,展示建设成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8.
作为负责农村新闻报道的记者,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难得的火热年代,我们必须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承担起我们的历史责任,怎样服务新农村建设,怎样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总结多年来农村报道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必须要务实,这是搞好新农村建设报道的一个重要保证。所以这样说,首先这是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发展战略本身所要求的。它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生活水平、精神文明、政治民主,是一个全面推进“三农”工作的实实在在发展战略。其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庞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任…  相似文献   

9.
赵云  李拔 《传媒观察》2006,(11):61-62
新农村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脚踏实地长期不懈奋斗。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因此,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有统一模式,必须联系当地实际科学运作,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景象;新闻舆论也要紧密联系实际宣传新农村建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淮安既是农业大市,又是农民大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三农”大有章可做,而发展经济是淮安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后,《淮安日报》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新农村建设总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2006年1号文件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面对这样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档案部门能不能有所作为,怎样有所作为,怎样将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何谓新农村?新在何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目标,为我们描绘出新农村的美好前景。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中央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报道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选题范围。作为与农村最为贴近的地市州盟报,理当为新农村的建设摇旗呐喊,营造一个起好的舆论环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和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闻宣传部门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责无旁贷。新闻报道怎样为社会主义新农  相似文献   

13.
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决策,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将翻开新的一页。然而新农村建设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那么,其着眼点在哪里?着力点在何处?此乃这一划时代工程开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国家斥巨资撬动这一工程运行,如果我们找准了着力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芬 《声屏世界》2007,(12):32-32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地方台如何着力增强新农村报道的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推进作用?笔者认为,要切实抓住报道重点,选准农民关心的话题,推广各地工作的创举,释放舆论的引导能量,把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上来。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作为大众传媒的广播电视,理所当然地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好引导舆论的作用。一、引导社会价值观趋于最大的一致与确定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经历着历史性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人的关系和利益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自然也成了各媒体的工作重心。我们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也不例外,连日来,宁报集团所属各媒体掀起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报道的热潮,从而为宁波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久之策。作为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的档案工作,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当前摆在各级档案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历史性任务。笔者试就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新农村建设作些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作为县级电视台及其从业人员,必须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舆论支持和舆论服务作为自己的使命。那么,具体而言,有哪些关注点呢?关注典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我们寿光在全国有两项特别响亮:一是“寿光菜”,一是王乐义。“寿光菜”和王乐义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经验启示我们:先进典型威力大。我们始终坚持抓住重点带动一般的做法,在新闻节目中开办了“新农村、新风貌”栏目,先后播出我市16个典型村和其它有关村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家园的经验,在新农村建设中产生了良好的带动作用。2006年4月7日,我们在新闻节目中播出的…  相似文献   

19.
孙巡 《传媒观察》2007,(2):39-41
2005年底,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后,我给自己出题:沉进乡村,看看新农村建设能写多少稿子?到2006年底,这一年中,我独自采写,包括与同事合作,发表25篇版面头条,其中,20篇被评为新华日报当日好稿,近10篇稿子被评为月度好稿。  相似文献   

20.
童伟 《大观周刊》2012,(5):229-2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实现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任务,需要媒体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在从中央到地方的诸多媒体中,唯有县级广播与三农贴得最近,与农民联系最密切,在农村的复盖面最广.在新农村建设宣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