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史记》项羽部分,很是为他的悲剧命运感慨不已。偶然得知王立群教授要到中原国学讲坛讲项羽,很是兴奋。王教授是在央视的《百家讲坛》讲过课的名家。听完之后,再联系到《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形象,颇有感触,为项羽的悲情一生而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2.
<正> 《项羽本纪》是一篇翻案文章。 项羽是刘邦的政敌。刘邦为了先声夺人在舆论上打倒项羽,曾经给项羽栽上种种罪名。在刘邦及其子孙后代的口诛笔伐之下,项羽自然成了“天下非之”(《史记、太史公自序》)的罪人。  相似文献   

3.
《项羽本纪》中有许多的语言描写,这些语言描写不仅可以反映项羽的形象及性格特点,同时也是司马迁暗示其最后的悲剧命运的一个方式。通过对《项羽本纪》中主要人物项羽、刘备及范增的典型的语言描写进行分析,看司马迁如何暗示项羽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选了《鸿门宴》一文 ,它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气吞山河、功盖天下”的大英雄形象 ,肯定了项羽在反秦、灭秦中的巨大作用 ,对他的失败也抱以了极大的惋惜。但鸿门宴一节却集中暴露了项羽性格中的一些弱点 ,他性格中的骄傲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沽名钓誉都尽显无疑 ,正是这些性格弱点最终导致了项羽垓下之围、乌江自刎的悲剧结局。因此我认为应把对项羽悲剧性格的分析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首先是关于项羽的骄傲自大、性情暴戾。项羽家世显赫 ,他年少时便有大志 ,欲取代秦始皇之位…  相似文献   

5.
《项羽之死》选自于《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通过不同场景展示项羽性格的不同侧面,就让我们把项羽重新置身于历史画面中,感知他性格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6.
《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以及项羽本人对项羽武力的渲染并不属实,项羽在很多战斗中都失败过。本文以垓下之战为例,分析项羽与汉军在作战方面的得失,进而分析司马迁为什么要极力宣扬项羽的武力,得出《史记·项羽本纪》既是司马迁表达对汉武帝爱意的一篇文章,也是宣泄不满的一篇文章,还是一篇对汉武帝劝谏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是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  相似文献   

8.
《项羽之死》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课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中“本纪”是专门为皇帝立传的,而项羽作为一个失败者却名列其中,可见,在司马迁心目中,项羽虽然兵败自刎,但仍是一位可敬可叹的英雄。  相似文献   

9.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有人赞叹项羽在巨鹿之战时表现出的将帅神威,也有人感慨其在垓下被围、乌江自刎时流露出的英雄末路的悲哀,更有人对鸿门宴中项羽的诸多反常的表现表示不解。一、项羽为何直接说出楚军内应曹无伤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沙海艳 《语文天地》2012,(12):31-32
《垓下之围》是江苏中学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项羽本纪》。该文记叙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的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拼杀场面,表现了他至死不悟、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结局,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论赞中有关项羽“身死东城”的总结性评语,既高度概括了项羽于东城县境内殊死搏斗的实际情况,又极其精辟地道出了项羽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这种“变文避梭”的精炼的修辞手法,在《史记》的《匈奴列传》、《高祖本纪》、《灌婴列传》等篇章中也时有所见。如果断章取义,死抠个别字句,一味凭空臆断,硬要把“身死东城”之东城扯在离乌江三百里之定远东城,无非是一己之见,习非成是而已。  相似文献   

12.
沙海艳 《语文天地》2012,(23):31-32
《垓下之围》是江苏中学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项羽本纪》。该文记叙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的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拼杀场面,表现了他至死不悟、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结局,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在垓下之围这一场景中,先写项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立见项羽所面  相似文献   

13.
读《鸿门宴》,项羽和刘邦必定是主角,但本文暂且不论《鸿门宴》中项羽、刘邦如何如何,我只想说,张良是我不得不佩服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史记》中刘邦、项羽两人的性格,总结刘邦成功、项羽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通过对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个关键场面的刻画,完美地塑造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有勇有谋,天生骁勇善战;目光短浅,无政治雄才大略;仁慈宽厚,多情重义。文章通过项羽形象分析,指出项羽悲剧的根源不在于天,而在于他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在于他人格的矛盾与对立。  相似文献   

16.
《鸿门宴》是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一节极为精彩的传记文学节选,故事情节完整,结构十分严谨,文字传神,人物呼之欲出。在楚汉双方人物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中,能发现文中人物的个性十分鲜明。一、主帅刘邦、项羽的对比刘邦、项羽不同的个性特征,可以上溯到他们起事之前。他们看见秦始皇出游,(项)籍曰:"彼可取而代之也"(《史记·项羽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第二册及中师《阅读和写作》第一册中都选了《鸿门宴》,该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在课中,我们看到了觥筹交错、刀光剑影的宴会场面,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明复杂的人物个性。但是,如果我们联系《项羽本纪》全,深入一步认识太史公笔下的项羽形象,就会领略到《鸿门宴》中的悲剧因素,从而体会其悲剧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紫源 《政治课教学》2013,(5):72-72,F0003
教完《项羽之死》后,针对许多诗家的不同看法,我布置了这样一道探究题:请你谈谈对项羽行为的看法。项羽是应该如《史记》所写而死,还是应该渡过乌江东山再起?或者,如果项羽渡过乌江"卷土重来",中国的历史是否会因此改写?项羽是不是真的英雄?  相似文献   

19.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垓下之围》,是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试验课本(第一册)中选用的一篇文言文。《史记》是悲剧英雄的画廊,《史记·项羽本纪》笼罩着浓烈的悲剧气氛,西楚霸王项羽是悲剧群像中的典型,《垓下之围》再现了那个充满血与火的悲壮氛围,是项羽这一典型悲剧人物历史生涯的最后一幕。在这一幕中,作者以饱满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和乌江自刎三个令人心灵震  相似文献   

20.
王萱 《教育教学论坛》2012,(25):187-188
本文笔者在读完《史记·项羽本纪》后以项羽的性格为主线,通过五个方面来分析,项羽战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