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特别报道     
《钓鱼》2003,(11)
亲近自然强身健体抗“非典”———广东省内钓鱼比赛活动依然红火本刊讯近期,“非典”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广东省各地区纷纷举办钓鱼比赛,组织钓手走进大自然,以钓鱼活动强身健体,抗击“非典”。4月26日,广东省清远市第二届“全球通俱乐部杯”钓鱼比赛在该市广州后花园省钓协基地举行。经过一天两场激烈的角逐,钓手李志平获得了冠军,第二至六名依次是陈瑜东、李德荣、陆志坚、黄国盛、朱灿华。比赛得到了清远市邮政局、广东省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的大力支持。4月27日,广东省佛山市第七届钓鱼比赛在该市莲塘市钓鱼协会训练…  相似文献   

2.
钓鱼与健康     
王春华 《钓鱼》2007,(6S):68-68
据考,在上古时代的农牧时期之前,钓鱼就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渔猎时期”,已足以说明钓鱼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了,所以,中国有“垂钓古国”之誉,钓鱼之风更是出了名的,皇帝中不乏垂钓爱好者,舜少时曾钓鱼充饥,周穆王西征途中还不忘在黄河中钓一阵。汉昭帝白天钓兴未尽,夜里还掌灯而钓。  相似文献   

3.
钓鱼靠边     
郭铁钢 《垂钓》2009,(9):34-35
在钓鱼界一直流传着“春钓浅滩”、“秋钓荫边”、“一日三迁,早晚钓边”等关于钓边的钓谚。为什么钓边的上鱼率高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十几年的钓鱼经验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4.
张莉 《钓鱼》2003,(22)
猫“逮”鱼,本领“厉害”着呢!黑猫女子钓鱼队正如其名,在“红健杯”第三届全国女子钓鱼比赛上一举夺得了团体冠军,让人们见识了她们钓鱼的功夫真的“了不得”!黑猫女子钓鱼队的周秀荣、山丽云、吴剑,别看三姐妹长得眉清目秀,可奔赴钓场,绝对是个“温柔杀手”。不信,翻开她们的钓绩档案,可谓流光溢彩——周秀荣:首届全国女子钓鱼比赛冠军;2000年福建省家庭钓赛冠军;2001年福建省钓鱼俱乐部比赛总分第四;第十八届全国钓鱼比赛手竿钓鲫排名第十三……经常征战全国钓赛受“洗礼”,钓技日益精湛,个人钓鲫鱼最高纪录是一个半小时钓218尾,曾被某著…  相似文献   

5.
张莉 《钓鱼》2003,(22)
11月5日 ̄8日,金秋送爽。“红健杯”第三届全国女子钓鱼比赛在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的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9名巾帼钓手汇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临水抛竿,同池竞技,一展巾帼钓手的飒爽英姿。经过激烈的角逐,黑猫女子钓鱼队技压群“芳”,夺得了团体冠军;上海钓手张秀珍在个人钓鲫鱼尾数赛中摘得桂冠;山东钓手孙明玲在个人钓混合鱼重量赛中拔得头筹。本届全国女子钓鱼比赛是由原中国钓鱼协会、浙江省体育总会主办,浙江省钓鱼协会、杭州金健钓具有限公司承办的。比赛虽然因“非典”延期,但却让巾帼钓手们的参赛热情“升温”。钓…  相似文献   

6.
李好 《钓鱼》2004,(2):14-15
拜读《钓鱼》杂志社等单位倡议的2004年“钓鱼推广年”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一文后,振奋人心,这个倡议很有新意,同时也给钓鱼这项活动带来了新的概念。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鼓励钓鱼人亲近自然,走向溪流、江河、海洋等自然水域,同时在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又绐钓鱼人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将钓鱼活动纳入到去大自然中休闲、健体、钓技交流的良性轨道。“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是倡议的核心,也是今后钓鱼活动健康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第十四届“光威老干杯”钓鱼比赛于2012年5月28日在北京昌平区长兴庄渔场成功举办。“光威老干杯”钓鱼比赛是光威集团出资由北京上州屋承办。免费邀请钓手参加的一个群体活动。该钓鱼比赛一年一度,自1998年以来(2003年非典除外)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14届。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2年底首例“非典”病人出现,一时间,“非典”病毒疯狂肆虐,无异于洪水猛兽,迅速而强烈地冲击着我们所处的世界。在短暂的恐慌过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疾病并不可怕,强健的体魄正是抵御“非典”侵袭的根本所在。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在当前抗“非典”的过程中,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对增强体质、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至关重要。他们建议,应当选择轻度或中度的运动,经常呼吸新鲜的空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快乐心情。真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对于钓鱼人而言,钓鱼不正是最好的强身之道吗?亲近自然,钓鱼去人们的自然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随着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9.
孙增明 《中国钓鱼》2001,(12):21-21
笔者拜读了《中国钓鱼》总第113期刘双平的《冬钓“天变” 前》(简称《冬钓》)一文,有些疑义,欲与该文作者及其他钓友讨论。 多数钓友和不少钓鱼文章认为,冬季钓鱼气温突然变冷的头一天和气温升高时好钓鱼,故有“冬钓阳”之说。这属于一般规律,所以,我也相信此说。而笔者在近年几次钓鱼活动中则有新的体会:气温骤降后也好钓鱼。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为庆祝南京市钓鱼协会成立20周年,6月15日,南京市第19届钓鱼比赛暨第六届“南钢杯”钓鱼比赛在南京市江浦区圆满举行。这是“非典”过后,南京地区首次举行的大型钓赛。上午7∶30分,南京市钓鱼协秘书长白崇钧鸣枪开赛。此次大赛分为传统钓与悬坠钓两个赛组。大赛规定,所钓对象鱼为鲫鱼,以尾数计成绩,钓手抽签决定钓位。比赛分上下两场,每场110分钟。本次钓赛吸引了南京及周边地区160多名选手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传统钓组与悬坠钓组各自决出前8名。本刊记者范宁凭借出色的钓技勇夺悬坠钓组冠军。第六届“南钢杯”钓鱼比赛圆满举行@林海…  相似文献   

11.
《垂钓》2009,(7):41-41
为了更好地为钓鱼人服务,钓鱼王集团于2009年启动了“钓鱼王为钓鱼人指导钓技”活动,旨在推动钓鱼运动的发展,为钓友相互交流、学习、切磋钓技提供平台,面对面地解决钓友实际钓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该活动邀请范宁兼职钓鱼王垂钓俱乐部教练,担当此次活动的主讲老师。  相似文献   

12.
张莉 《钓鱼》2006,(10):6-7
5月2日 ̄5日,武汉和平农庄举办的老鬼欢乐钓鱼节好戏连台——第六届“老鬼杯”钓鲤大奖赛、钓鱼名人邀请赛、老鬼钓鱼论坛联谊赛精彩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528名钓鱼高手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欢乐钓鱼节活动。2日 ̄4日,作为欢乐钓鱼节的重头戏——第六届“老鬼杯”钓鲤大奖赛秉承了以  相似文献   

13.
《钓鱼》2007,(12)
“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一般鱼儿在水温15~30℃时最为活跃,人们根据多年垂钓经验,结合季节、水温和钓位选择之间的关系,提出“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下面结合本人多年钓鱼体会作一说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08,(11):72-72
“三分钓技七分饵”,饵料的使用与搭配是获得钓鱼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钓鱼王公司垂钓俱乐部与钓鱼王公司饵料开发部联合武汉时尚钓鱼文化传播公司制作了“钓鲫经典配方大揭密”钓鱼光碟。此光碟有详实生动的钓鲫饵料配方讲解,又有钓鱼高手的独家钓鱼秘笈奉送,更有精彩的中鱼、上鱼、遛鱼镜头展现,让钓友在观看光碟的过程中体会到别样的钓鱼快乐!  相似文献   

15.
张桂林 《钓鱼》2010,(6):40-41
笔者参加钓鱼活动已有30余年,从实践中越来越感受和体会到钓鱼必须注重打窝,只有打好了窝才能够把鱼吸引聚集到一起,从而达到下钩必有收获的道理。但是,我在这里所说的钓鱼打个“好窝”,并非众多钓友在以前很长时间都知道的选择那“长坑钓腰、圆坑钓中和方坑钓角”等地方的钓位,撒几把酒泡小米或颗粒饲料就能够把鱼钓上来。  相似文献   

16.
颜恒 《钓鱼》2010,(6):44-45
春天历来被视为一年中最好钓鱼的季节,特别是三四月份的仲春时节,鱼类的活动能力更加旺盛,成为春钓中最具魅力的时期。根据鱼类的这些生活特性,人们总结出了仲春钓鱼中许多有代表性的钓谚,如“三月三,鲤鱼上河滩”、“清明前后,百鱼抢钩”、“麦儿黄,钓鱼忙”、“清明到谷雨,越钓越欢喜”、“谷雨一到,百鱼靠岸”等,准确地道出了仲春阶段鱼情的火爆特点。  相似文献   

17.
钓鱼谚语     
钓鱼谚语,是“钓翁”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用短小生动、有趣的语言,编成通俗易懂、易记的顺口溜。其内容非常广泛,从钓鱼者乐、钓鱼工具、季节时间、钓鱼气候、钓位钓点到水情变化、钓鱼技巧等等,真是天文地理、人情、鱼情等,无所不包,而实用性很强。了解和掌握这些钓鱼谚语,可获得更佳的收获量。但运用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地施钓。下面就是四川流行的一些钓鱼谚语。 一、钓鱼者乐 一竿在手,其乐无穷。 钓鱼钓鱼,十钓九娱。 醉翁之意不在酒,钓叟之意不在鱼。 钓鱼要有几得:等得、淋得、晒得、饿得、必得。 天悠悠,地悠悠,钓鱼的人儿无  相似文献   

18.
四、放出异彩的古钓家 “钓鱼钓鱼,十钓九娱”。(渔谚)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也闲”。(唐孟浩然)钓鱼是生产手  相似文献   

19.
赵巍 《钓鱼》2007,(8X):36-36
钓谚说的好:“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说明了钓鱼钓草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水草丛中钓鱼的意义。但这句钓谚有它的针对性,适应条件和范围。不是任何时候,任何钓法都适合在水草丛中钓、鱼。许多钓友曾撰文探讨在水草中钓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垂钓》2010,(7):34-34
为推广钓鱼运动,普及钓鱼知识,树立钓鱼王、中逵品牌形象,自2010年4月开始,钓鱼王集团正式启动“钓技普及到基层营销服务万里行”活动,为各中逵经销商各基层钓友搭建交流、切磋钓技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