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培养创造能力的因素,并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求异性和预见性人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因素,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学习创造,学会创造。”因此,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在学科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打基础的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写作的重要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需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将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创造能力将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个性。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蕴含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丰富素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相似文献   

5.
罗嘉 《教育导刊》2010,(9):94-95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如能积极挖掘,系统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刘海艳 《成才之路》2013,(15):43-43
中职语文教学在美育培养方面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挖掘其内在的因素,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表现美、创造美,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均衡发展。而在  相似文献   

7.
利瑞微 《成才之路》2010,(18):31-32
本文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教学过程中阻碍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因素,并从这些因素入手,重点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创造活动是人类运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前所未有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种活动。在创造活动中创造者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就是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创造教育能协调好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同步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造教育呢?一、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在识字教学中,有一些字,尤其是一些形近字,学生往往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必须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牢牢抓住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扎扎实实的语言事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本文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0.
江招金 《新教师》2021,(3):47-48
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的条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和当前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充分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所谓创造能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本文中笔者主要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基础知识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白景英 《成才之路》2011,(23):38-38
本文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误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语文教师应从形象美、情感美、形式美等方面挖掘审美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从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创造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处理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关系,因而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谈论现代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的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事物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顿悟和创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宋敏 《学周刊C版》2010,(9):182-183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学科蕴含丰富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感受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积极引导学生的审美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本文中笔者主要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基础知识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施圣贤 《双语学习》2007,(7M):53-53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的素养是主要途径。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只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而且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创造。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更多地依赖语文教学,它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