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班主任老师正确处理好“爱”与“严”的辩正关系。我认为,师爱不等于母爱,严格不等于厉害。在严格要求又热情爱护中,要严在当严时,爱在细微处。充满爱的严与表现为严的爱相结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班主任老师不能偏爱学习好的学生或学生干部,更不能嫌弃学习及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对学生,老师的严与爱都必须是公正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学生时,只有严慈相济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因为“严”是严格教育学生思想良善、严格规范学生行为端正;“慈”是给学生爱的滋养,滋养学生不断完善,健康发展。教师唯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唯有对学生负责,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他们为祖国优秀的建设者奠基。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学生时,只有严慈相济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因为“严”是严格教育学生思想良善、严格规范学生行为端正;“慈”是给予学生爱的滋养,滋养学生不断完善,健康发展。教师唯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唯有对学生负责,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他们成为祖国优秀的建设者奠基。  相似文献   

4.
师爱架心桥     
教师的工作是爱的工作,教师的工作是情的工作.这爱这情,不仅仅是给学生以赞美,送学生以微笑,还应是心与心的呼应、情与情的沟通.空虚的赞美是吹捧,做作的微笑是麻醉,心连心是情,情连情是爱,没有爱没有情,教师的一切工作技巧都将显得苍白无力.这爱这情应该是: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只有如此,才能传递爱,增强师生情: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奏出动听的乐章:才能情爱化雨,花蕊芬芳.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把握住"严"与"爱"的尺度。对学生过分宠爱或者对学生过分严厉,都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班主任要认识到爱是教育的真谛,但是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也离不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只有"严""爱"融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育与管理效果。本文对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与"严"以及"爱"与"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中学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有益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吴禹冬 《成才之路》2009,(10):75-75
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爱是拂拭师德这面镜子的柔柔丝绢。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对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  相似文献   

7.
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细胞,是展示学校风貌的窗口。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法。我认为要管好一个班,需做到“爱、严、勤、励、恒”。一、“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记得有人说过:“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因此,班主任首先要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帮助学生掌握过硬的知识本领,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学生注意言谈举止,文明礼貌等等。这种爱可以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班主任持之以恒的爱,必然会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该有更广泛的爱、无私的爱、真诚的爱。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  相似文献   

9.
爱的付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教师,必须时刻用自己的爱去呵护自己的学生.唯有爱才能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唯有爱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推动学生的进步.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 “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我时刻提醒自己,必须对我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对我的学生负责.  相似文献   

10.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据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帅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爱中有严 严中有宽黑龙江农垦师专实验学校王金华无数教育实践证明,爱心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爱是学生的一种基本心理要求,每个学生都渴望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所以,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工作应以爱为核心和出发点。也就是首先要把心交给学生,通过爱心赢得学生的信赖...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应对学生有一份爱,关心、了解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融洽,严而有格,严而有情,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主动的去做他们的一员,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敬重,才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前进。  相似文献   

13.
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爱护学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严”与“爱”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作为一个教师只有正确了解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内因与外因,做到“严中有爱,爱中寓严”,不断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与自尊心,才能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也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只有教师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由衷的尊敬与爱戴,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记得从书中看过一句话:"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最好的爱是不着痕迹的爱。"这句话完整而深刻地诠释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终应当用怎样的心态来实现教育的目标。教育工作不是一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空洞口号,而是一种踏踏实实的付出,更是一种与学生贴心的相濡以沫。作为一名教师,追求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才是终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要变坏."我们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但是严格要求是有分寸的,恰如其分的"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薛伟雄 《成才之路》2009,(11):12-13
对学生的教育,“爱”和“严”两者都不可偏废,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德育课特殊性质决定的。在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做到“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统一。德育课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爱,爱为先导”“手中要严,严为助力”“与时俱进,更新标准”“主动帮教.积极协助”,在工作中“严”与“爱”结合,才能让学生在老师的真诚关爱中启迪心灵,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中奋发成才。  相似文献   

18.
转化"后进生"的三大法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琴 《贵州教育》2008,(15):16-17
一、爱是打开学生心灵门户的金钥匙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拥有博大的爱心是必备条件之一.在功利主义驱使下,我们的教育失却了一些最不该失却的东西:爱心、关怀、理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用爱去填补学生情感的鸿沟.爱他人、爱身边的每一件事、爱一切新生事物.总之,用爱的目光去审视周围的一切,你会发现自己拥有许多.要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与他们做朋友,爱是最好的金钥匙.新课程改革提出,新型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师生的平等互动,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能指挥一切的统领者,学生也不在是书本的奴隶、课堂的奴隶,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而不宠"就要严之有情、严慈相继。"爱必严,严即爱"严并不等于看、管、压,它是管理经验的沉积,是管理艺术的结晶,更是爱的表现。要严而有度,学生才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生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循循善诱,符合学生深信发展规律的严格,才能让学生接受,认可。如果过于严格,反而会给学生心理上,行为上、情感上造成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