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成体操动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在体操教学中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动作难度等方面的原因,学生易产生心理障碍,这不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体操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操教学正常秩序的顺利开展。于是分析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成了体操教学和训练要探讨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对体操跳马教学中女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旨在找出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及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体操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处条件以及对所处条件态度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可能随时产生心理障碍,心理障碍阻碍着学生熟悉和掌握体操动作,也对体操教学正常秩序的顺利开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心理障碍的形成很多都是在练习跳马、单杠、双杠等项目中。运用重视保护与帮助、增加游戏性的分解动作练习、加强诱导学习、利用情感转移法、运用心理训练法、提高示范的正确性和观赏性、加强能力培养法都是解决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通这些方法,可以提高体操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体操教学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3.
体操动作一般都是在身体处于非正常状态下完成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体操动作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心理能力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在体操动作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在上器械或在练习中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畏惧胆怯、动作失控的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加速完成动作,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我校初三年级与初一年级150名女生做了不同形式的调查、旨在探索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减轻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提高体操动作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在校学生在体操学习中所遇到的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和解决在体操教学中学生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结论: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较差,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学生对于较难动作的学习,易产生情绪过度紧张,导致动作失败,产生心理障碍;课堂气氛沉闷,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恐惧心理遗留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建议: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的训练,增强练习动作时的信心;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加强女生的心理素质及自己失败过的培养,使他们走出挫折;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用幽默的语言消除沉闷气氛,使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保护与帮助,改善场地及训练环境,助其消除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5.
体操运动具有力量性和技巧性的健与美的特性.体操动作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如掌握不好,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体操教学中,往往有部分学生由于心理上的障碍,害怕上体操课,从而对于技术动作的难以掌握,觉得难学.作为体育教师,应有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措施,消除学生学体操的心理障碍,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体操教学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学生在完成体操动作练习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特别在支撑跳跃教学过程中尤为突出。为了更好地完成支撑跳跃教学,本文就如何消除学生在山羊分腿腾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7.
体操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及克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操运动与其它运动项目不同,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有很多的体操动作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遇见的,它要求练习者处于复杂的运动状态,有的还需要在高器械上完成动作。近几年来,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参差不齐,差异较大,身体素质状况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又因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农村,有的学生甚至没学过体操动作,在上体操课时表现出练习的积极性不高,情绪波动较大,精神紧张,恐惧、胆怯,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障碍。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束手无策,给体操教学带来很大影响。在体操教学中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加速学生领会、掌握动作的过程,对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障碍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消极性的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部分学生动作迟缓、犹豫不决、紧张、胆怯等恐惧心理。这种心理障碍可分为单纯性恐惧障碍和团体性恐惧障碍两种。单纯性恐惧障碍表现为对某一具体的环境或体育活动产生恐惧心理,如学习跨栏跑因被栏架绊倒产生对栏架的害怕;学习双杠动作时,从杠上摔下来,产生对学习体操动作的恐惧和厌恶感。除潜在的伤害因素和怕苦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探析了学生在学习体操动作时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就克服其心理障碍,对其实施心理训练的过程及体会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曹恒海 《林区教学》2008,(9):130-131
受程序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从类似的诸多体操动作中概括出四个具体的身体练习作为普通体育院系学生学习竞技体操的技术性起点,并且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练习方法与用途,希望借此而改善竞技体操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体操教学中学生情绪和意志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体操教学中 ,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心理训练对于体操教学过程中技术水平的提高 ,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 ,使学生精力集中地进行体操学习 ,克服心理障碍 ,加速动作的动力定型 ,提高教学效果 ,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2.
柯万立 《考试周刊》2010,(25):160-161
在体操教学训练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心理障碍问题。它是学生在完成竞技体操的某一动作,尤其是较高难度动作时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的生理学实质是一种保护性条件反射。是学生通过自身的感知所形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综合反映。恐惧心理一旦出现,不但会影响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提高,而且会由此发生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3.
体操     
体操是一种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身体操练的体育项目。现代体操的正式名称是竞技体操,它是体操的一个分支,是一项在规定的器械上,完成复杂、协调的动作,并根据动作的分值或动作的难度、编排与完成情况等给予评分的运动。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重视学习探究中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倾听、交流与合作,强调学生发散思维对学习难度动作的创新动作辅助练习和创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体操教学的质量和体操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女生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使她们与男生在学习和掌握体操动作上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高校竞技体操教学中如何针对女生的特点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学会动作.  相似文献   

16.
在体操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对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体操动作技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本文从体操教学中比较方法运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体操教学水平和质量。比较方法在体操教学中的作用体操动作技术较为复杂,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技术时有一定的难度,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学中,教师借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示范和清晰的分析比较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比较在体操教学中有其重要意义。1.有助于初学者对动作技术关键的掌握,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在体操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体操训练中学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这不利于学生掌握动作,也影响了训练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结合心理学、生理学观点,分析了体操训练中常出现的几种心理障碍,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了一些消除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翻上成支撑动作是体操项目中单杠的基本上法之一,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材的学习内容。由于体操教学的特点,该动作改变了人的正常体位,对学生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力量素质和协调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加之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尽快正确掌握单杠翻上成支撑动作技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对该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二、实验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示范动作是指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动作细节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动作的一种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直观视觉表象,留下优美且具有感染力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迫不及待做动作的欲望。本文根据体操特点结合其他教学方法。针对示范在体操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运用进行阐述,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体操动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吴劼 《华章》2012,(22)
文章主要通过对学生体操教学中的心理障碍进行研究,分析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心理障碍的应对措施,希望能缓解这种现状,为提高体操教学质量以及体操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投石问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