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孙志军  郑磊 《教育研究》2021,42(11):119-131
以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撤点并校"导致地方政府减少基础教育资源投入.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框架,认为学校是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利益相关方,大规模学校往往具有更强的争取资源的能力."撤点并校"形成规模更大的学校,会对增加地方政府的教育资源投入起到积极的作用.利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撤并学校没有显著降低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和生均经费,反而显著增加了教师资源的投入.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有两点:在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这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要结合乡村振兴和完善新型城镇化背景反思"撤点并校"等农村教育发展政策,应当将农村教育质量提升与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以及人口的流动与集聚结合起来思考.  相似文献   

2.
"撤点并校"政策是由中央提出的一项旨在扩大农村中小学学校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改革举措,而地方政府的过度撤并导致中国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危局。依时间维度追溯,"撤点并校"政策经历了政策图景确立、决策者注意力改变及制度性摩擦等关键节点,该政策暗含三组主导逻辑,即公平与效率、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公众参与与精英决策,而每组逻辑天平均有程度不一的失衡。因此,需要果断终结地方政府的撤并决策及行为,审慎界定农村教育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村民广泛协商以确定布局调整方案,并从制度设计上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否则农村教育危局难解。  相似文献   

3.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农村撤点并校政策旨在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促使教育公平的实现.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制定以及实行的原因,总结、归纳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实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模式,重点立足于不同主体的角度来剖析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从而思考在后撤点并校时代,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何永国 《教育》2012,(24):8
最近教育部发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地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大多数人认为,撤点并校是地方政府为了节省开支。有人看到撤点并校以后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诸多不便利和经济上的负担,认为撤点并校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还有人认为撤点并校造成原来学校财产闲置、资源浪费。但是,如果接触到  相似文献   

5.
广西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取得了一定成效,总体实现了农村中小学办学规模经济和局部教育过程的基本公平,但一些地区也出现了学生家庭负担加重和辍学率上升等损失社会效益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撤点并校政策执行中的地方财政约束和"委托—代理"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增加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完善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机制,避免政策执行偏差。  相似文献   

6.
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被称为"撤点并校"。这一政策在当时的条件下,较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资金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子女在"有学上"之后"上好学"的愿望。但是一些地方的过度集中办学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政策在实施十年之后,被国务院紧急叫停,2012年11月,教育部要求各地暂停撤点并校。文章对撤点并校政策十年的变迁进行整理了分析,找到政策变迁背后的原因,为完善撤点并校政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简称"撤点并校",一个推行了多年的改革,但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因地制宜,盲目地合并农村中小学,在此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严重的问题,使得"撤点并校"弊大于利,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推行  相似文献   

8.
<正>一、"撤点并校"的背景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被称为"撤点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撤点并校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但是,撤点并校带来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此政策在实施10年之后,被国务院紧急叫停。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办好村小学和教学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65):166-167
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在农村小学推行格式布局的调整政策——"撤点并校"。其出发点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但各地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给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造成了诸多影响。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诸多问题的妥善解决,离不开国家、学校、家长的共同合作,需要在实现并校后形成新学校恰当的规模效益、妥善解决富余师资、并校过程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方面加大力度,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被称为“撤点并校”。这一政策在当时的条件下,较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资金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子女在“有学上”之后“上好学”的愿望。但是一些地方的过度集中办学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政策在实施十年之后,被国务院紧急叫停,2012年11月,教育部要求各地暂停撤点并校。文章对撤点并校政策十年的变迁进行整理了分析,找到政策变迁背后的原因,为完善撤点并校政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撤点并校背景下,从交通安全与辍学率增多、所在学校日常管理面临众多难题、心理健康与教育更加严峻,学习效果难以保证、所在学校经费与教师编制严重短缺、亲情断裂和乡土认同迷失等方面,分析农村"双重留守儿童"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政府应重新审订并调整撤点并校的政策、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的投入并改革管理办法、应设置专职的心理和生活教师岗位,实行家校联系制度和家长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地区人口少子化背景下,学校生源锐减,乡村及偏远地区学校规模日益缩小,台湾教育当局和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推进小型学校整并,在有效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同时确保学生就学权益及社区发展。借鉴台湾地区经验,大陆农村撤点并校应着眼学生就学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配套,强化功能,促进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撤点并校"在推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健康第一"等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提出"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在场地器材、师资队伍、课堂教学、领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并对解决"撤点并校"政策实施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1年起,一个旨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投资效益,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随后就出现大规模“撤点并校”。回顾将近八年的“撤点并校”,有成功的地方,譬如东部经济发达靠近城市农村的“撤点并校”还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西部农村“撤点并校”也照搬就值得思考了。西部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首先应该从教育规律角度着眼规划实施,进行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的价值诉求及其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2001年的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理应实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速农村城镇化等价值诉求。但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着忽视教育公平原则且使教育的可选择性流于形式、削弱农村文化建设且抹杀家庭教育功能、忽视合法性原则且违背就近入学原则、增加农村地区家庭的教育成本和负担且加剧了学生的辍学等价值缺损。要使农村地区学校均衡配置与合理布局,必须坚持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和谐统一的教育均衡观、坚持受教育者"权利本位"理念、坚持学校布局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度协调的原则、坚持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农村城镇化发展迅速,人口结构变化,适龄生源不断减少,造成农村教育资源利用率不足,大量教育资源浪费,所以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中体现的是"高公平、多效率"。此文从教育生产效率、教育生活公平和效率与公平的内在一致性来分析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深层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策划人语:近年来,随着农村"撤点并校"回归理性,"大跃进"式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告一段落。总结既往经验,让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农村学校的"式微"和潜在的消亡危机。在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立足于推进城乡教育均衡的政策背景下,不少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深入考察农村学校的发展路径,一些问题仍显得十分  相似文献   

18.
2012年9月我国实施十余年的"撤点并校"政策被叫停,乡村学校合并运动进入一个停滞时期。但农村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为"撤点并校"政策寻求出路,提出更加合理和完备的建议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美国乡村学校合并运动发展历程的梳理,认为合理的"撤点并校"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学校合并现象,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推进,提供法律保障以及加大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9.
任勇 《文教资料》2013,(27):121-122,129
自2001年起,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具体措施为撤点并校.经过几年的努力,撤点并校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也相当突出.很多地方政府没有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办事原则,随意撤并教学点,从而导致农村学生新的上学难、上学安全等问题.为解决新问题,地方政府应意识到教学点的重要性,适当保留教学点,并给予教学点相应的支持.教学点在人口稀疏的偏远地区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魏青衣 《广西教育》2012,(28):23-23
转眼,“撤点并校”已逾十年。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建议调整“撤点并校”政策。此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承认,一些地方在贯彻“撤点并校”政策时存在一刀切的毛病,并未深刻领悟政策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