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核心观念,同时也是美好生活的来源。劳动教育在我国有着很高的地位,社会各个方面十分重视劳动教育的发展。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彰显了马克思劳动观的时代价值,通过教育与劳动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章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体现,研究中小学劳动观教育的策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现阶段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对策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价值,积极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提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专业化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  相似文献   

3.
大学劳动教育具有引导学生内修德性、外砺品行、专业成长、自由创造这一由内而外、螺旋累进的价值指向。较之中小学劳动教育,大学劳动教育具有独特性,其核心要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思想,以融合学科专业教育为内容主轴,以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为价值追求,以形塑合法劳动意识为基本尺度。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包括:系统开展“关于劳动的教育”,建构劳动知识学习的课程框架;多元实施“通过劳动的教育”,统整劳动实践锻炼的资源平台;有机融通“为了劳动的教育”,拓宽劳动思想教育的实施渠道;守正创新“反思劳动的教育”,指导劳动科学理论的话语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强调劳动教育,重视劳动教育的成果意义显著.基于学校特点的劳动育人理念与实践,石家庄市第44中学依托劳动实践创建社团、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具体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价值,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弘扬劳动精神,厚植劳动情怀,持续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课程既能满足学习者个体成长的需求,又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课程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的培育,而这需要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得以落实.基于生活体验视角的劳动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其时代追求体现在基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价值、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劳动教育课程价值与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课程价值.生活体验视角下,可通过政府确立与贯彻、学校主导与落实、家庭理解与参与、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实现我国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最重要的课程.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大潮下,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课堂形态越来越受到挑战,靠传统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一定难度,人们越来越渴望建构起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的课堂形态.思想政治课必须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开放性教学,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使青年学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培养其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中小学劳动教育相关研究经历了探索起步、曲折发展、调整改进、深化创新等阶段;就研究团队、发文者状况和期刊来源而言,尚未形成核心研究群体,跨界合作不足;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热点聚焦于核心目标与价值旨归、逻辑遵循与课程开发、现实畸变与路径分析等方面;研究前沿表现在多元培育主体的深度协作机制研究、"人工智能+劳动教育"新型培养机制探索、动态化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建设等.展望未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可从自觉性、前沿性、协同性和前瞻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8.
刘向兵  曲霞 《教育研究》2021,42(10):4-10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劳动体制的理想建构,表现为政治宣示、接班人培育、社会生产动员和意识形态建构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在党对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中均有明显体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必须深刻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独特价值,辩证处理好劳动教育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劳动与教育的关系,以及劳动教育的教育属性、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向兵  曲霞 《教育研究》2021,42(10):4-10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劳动体制的理想建构,表现为政治宣示、接班人培育、社会生产动员和意识形态建构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在党对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中均有明显体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必须深刻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独特价值,辩证处理好劳动教育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劳动与教育的关系,以及劳动教育的教育属性、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动与人的存在方式二者统一,肯定了劳动是人追求与创造"真、善、美"的价值实践活动的过程,蕴含着人与社会发展的双维教育旨趣.通过"认识""认真""认同"的三大劳动教育基本环节的实施,健全当前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长效多元化劳动教育机制,使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本质,精准把握劳动教育价值,自觉遵循劳...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提得不多,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劳动教育与教学常被忽视了。普通教育还要不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仍然是当今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培养目标和改革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2.
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儿>从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出发,爱弥儿必须接受知识教育与劳动教育.文章着重讨论劳动是"社会的人不可或免的责任",劳动在发展智力与道德品质、培养劳动观念、锻炼身体方面的价值;分析了爱弥儿选择职业的标准,劳动的主要内容及劳动教育实施的要求.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早期萌芽.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坚持教育论文写作的主张与策略,显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提出:坚持"三维"建构,即坚持价值取向的主题建构、坚持生活取向的素材建构和坚持实践取向的理论建构,是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教育观为导向,立足毛泽东对新中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劳动光荣”的新理念。推动着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内核的人人劳动、劳动致富、劳动光荣、劳动创造的延安劳动精神的建构。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从理论性维度、劳动观念层面和实践性维度三个方面完善现代化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劳育人"是具有时代性的教育命题.马克思主义对劳动概念的阐述为"以劳育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从人的实践视角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劳动;从人的交往视角出发论述了人类在劳动中所缔结的交往与联系;从人类解放视角出发论证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劳动.与此相应,"以劳育人"的三个维度具体表现为:历史维度劳动使人的发展得以明确和坚定;实践维度劳动使人的品格得以塑造和丰满;价值维度劳动使人的价值得以彰显和实现.新形势下,需要廓清劳动教育的范围界定,不断阐释"以劳育人"的丰富内涵;应对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深入发掘"以劳育人"的独特优势;结合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始终坚持"以劳育人"的教育原则,方能凸显"以劳育人"的理论价值及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16.
赵晗宇 《甘肃教育》2023,(12):22-27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对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当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潜在价值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观念认识、实践和开展形式方面存在诸多困境。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从转变教育主体观念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打造兼具丰富理论与多样实践的劳动教育,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最重要的课程。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大潮下,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课堂形态越来越受到挑战,靠传统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一定难度,人们越来越渴望建构起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的课堂形态。思想政治课必须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开放性教学,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使青年学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培养其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五育融合"指的是由传统德、智、体、美、劳五育各自开展的割裂状态转向相互渗透的融通状态.基于"五育融合"的视角,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与主客世界的改造相融通,将所知转化为"成人"与"成事"的资源,促进其意义世界的主动建构.劳动教育应是"以学致思""由思而事""以事成人"的过程,由此实现学生由"旁观者"转向"当事者",由"认识主体"走向"实践主体",最终在"成事"中自觉"成人".未来体系化的劳动教育建构应明确"成事成人"的价值定位,架构起知识学习与个体行动的桥梁,形成"学—思—做"动态循环的劳动教育过程,建构起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融通的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19.
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学校课程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课程化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将家庭、学校、社会中碎片化的劳动活动资源整合为科学系统的学校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劳动课程科学性和序列性的应然体现,是促进劳动课程常态化的实然路径。基于学校课程体系要素间的关系,可从理念目标、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实施评价等四个层面对劳动课程体系进行建构,为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基于校训引领劳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课程资源确定劳动课程教学内容,把握劳动教育内涵科学构建课程模块,开展劳动课程实施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语境下,学生核心素养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与根本立足点.职业教育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类型教育,其本质属性决定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专业性与类型化特征.工匠精神的当代回归既呼应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类型化的建设需求,又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价值参照.依托学生核心素养,弘扬培育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时代要义,更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根本价值遵循.借助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深入探寻我国工匠精神指向于劳动教育的真、善、美三层次价值意涵,以期通过工匠精神渗透反哺学生劳动素养的内化生成,从匠知、匠能、匠行引领学生涵养人文与科学的劳动价值体认,发展实践创新的劳动技术技能,践行绿色健康的劳动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