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明交流互鉴”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贯穿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实践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聚焦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一系列论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世界交往理论的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理念的继承,对中国共产党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实践成就的聚成。习近平洞悉世界文明历史,把握世界发展大局,深刻回答了文明交流互鉴何以重要、文明交流互鉴是什么、文明为什么能够交流互鉴、文明如何交流互鉴的新时代命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2.
朱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的诗人兼翻译家,朱湘的译诗表明翻译绝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为推动文明互鉴,朱湘基于接受美学原则,通过立足文本艺术美、尊重读者审美传统、拓展读者视界的方式来提升译作的文化传播效果。朱湘译诗中的接受美学思想及其翻译主张对当今的中西文化交流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交流互鉴"是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核心观念,其目的在于应对当今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2019年的众多外交场合中,"交流互鉴"的内涵不断地丰富和加深,成为中国对世界发展所贡献的重要理念之一。"交流互鉴"表现在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认识和把握文明发展的社会性本质。而且,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策略,中国旨在树立文明交流的新典范。中国能够发扬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来保证多元文化意义下的"交流互鉴",不断挖掘内在的价值底蕴,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使外宣翻译及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本文简要梳理中国典籍及主流文学作品中译外的历史发展轨迹,陈述译著为中华文化传播所做贡献,领悟到只有在文化"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中华文化才能有计划系统全面地得到译介。  相似文献   

5.
典籍英译旨在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以及中国文明的精神。译者应树立"文化翻译观",合理使用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归化策略在典籍英译初期更容易被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异化策略有助于彰显中西文化差异,在当今时代更应被推崇;由于读者对象不同以及典籍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其复译工作十分必要;在典籍英译实践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典籍英译理论建设,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成翻译理论形态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日趋频繁。原属中华文化的观念、意象等元素被译介到其他文化,进而融入、丰富和发展了其他文化。然而文化的可译性限度却影响着中华文化的译介。文化可译性限度是可以通过诸多方法加以消解的,而音译法是其中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它在消解中华文化可译性限度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邱文华 《读写月报》2023,(25):32-35
<正>一、试题解读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的两则材料,分别选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和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两则材料有机融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观点新论断,针对的虽然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问题,揭示的道理却具有普遍意义。试题旨在引导青少年胸怀祖国、  相似文献   

8.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是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方法论。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只有秉持开放包容,才能借鉴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在新时代条件下不断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戏曲是古代艺术的精华,凝聚着华夏文明的美学思想精髓。目前译界对戏曲的翻译研究较少,尤其是在经典戏曲英译文本对比研究方面还很欠缺。文章立足于戏曲的民族文化之根,在翻译美学的框架内研究中国传统戏曲的对外译介,以《长生殿》的两个经典译本为例,从戏曲修辞英译的"凝炼美"、戏曲人物台词英译的"含蓄美"、戏曲曲词"诗性智慧"的传译等方面来传递中国戏曲特有的"诗意的芬芳",以期达到文化传承以及对外译介与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其多语种版本已发行至世界各地,成为海内外读者了解中国新发展的重要窗口。在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善用俗语,使文字更加生动鲜活、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形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习式风格"。俗语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哲理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在译文中体现中国俗语的特色与内涵。本文以黄忠廉教授的变译理论为基础,主要采用编译、改译和译述三种变译方法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德译本中具有代表性的俗语翻译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中国俗语德译的一般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他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诗英译的大家之一。许渊冲根据自己多年的翻译实践,提出了系统的中诗英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试结合实例介绍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及其技巧。  相似文献   

12.
朱妍君 《文教资料》2008,(23):69-70
本文对瓦尔特·本雅明"翻译是译形式而不是译意思"的观点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提出翻译应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的力量”[1]。当前,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世界大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谋划,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繁荣和各国间的交流合作,而且推动了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传播和影响。文章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现实意义、主要困境和实践路径研究,以期进一步凝练中华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促进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互鉴,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见该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并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相似文献   

15.
从中英两首诗的分析中讨论诗歌的可译论, 认为中外学者大量的诗歌翻译实践表明"诗歌不可译"之类的看法实属片面.中国青年学人应该向老一辈学者学习,不畏艰难,刻苦用功,加强中英语言与文化修养, 大胆参与包括诗歌与对联在内的中国文学文化的对外翻译工作,为在新世纪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外译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从译介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文化外译的现状,总结了外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译介学翻译观提出了可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肖文朝 《海外英语》2012,(20):181-182,184
古诗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古诗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学的重要手段。许渊冲和翁显良是古诗英译的极大成者,二者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译作,形成了各自的翻译风格,提出了不同的翻译主张。许渊冲先生主张诗体译诗,并将"三美齐备"作为诗歌翻译的实践原则和评价标准;翁显良先生主张散体译诗,认为译诗的关键是"再现意象"。两种主张孰优孰劣,众翻译家各执一词。该文试从两位英译《登鹳雀楼》和《登幽州台歌》入手,对他们的翻译风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诗词歌赋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和文化价值.生态翻译学的兴起丰富了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及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文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许渊冲译本(简称许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简称杨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今后中国古诗英译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高度,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立场,继承了中华民族和合文明观的文化基因,賡续了中国共产党文明观的生动实践,回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需要,其丰富的内容体系蕴含着释放文明正能量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论、坚持平等对话与僭越文明优越论相统一的立场论、尊重文明多样性与促进文化认同相统一的方法论、秉持和而不同与文化自觉相统一的关系论,为破解人类文明发展难题、治愈各种“文明病”开出了中国处方。面对“两个大局”的交织激荡,应积极践行多边主义、搭建文明交流平台、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注重文明传承发展,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打破阻碍文明友好往来的壁垒隔阂,彰显人类文明的包容属性,努力构建人类文明和谐共存、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让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标识性概念,是中华民族在文化意义上坚定自我的核心表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发展中华文化主体性,需要在“历史—现实”之维,从古老中华文明的独立发端、近代中国文明蒙尘的历史境遇以及中国共产党勇担使命的重要节点中,明晰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溯源、挑战与坚守;需要在“传统—未来”之维,明确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传统与现代的贯通中一脉相承、在面向未来的时空场域中生生不息的发展指向;需要在“理论—实践”之维,以“两个结合”塑造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探索文化创新空间;需要在“民族—世界”之维,既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又以鲜明文化特性融入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