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在国际组织职员现状,各部委、高校及社会组织现有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结合欧美及日韩等国对于本国人才的培养政策,提出我国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模式应做好中长期规划、建殳专门智库及师资团队、拓展渠道及加强政策保障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有助于提升高校及其学科的地位;以南京为例,南京高校在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了一批国际组织高级人才,他们的成才和这些高校的优势学科有密切的联系;近些年来,南京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推动了这些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基于南京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及推送方面的经验,提出高校可以在充分挖掘校史资源的基础上,举办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及事迹联合展览,拉近学生与国际组织的距离;此外,可以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纳入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加强高校档案馆、教务处、学科规划办、就业指导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部门之间的协作,推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及推送工作,进而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3.
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多边外交的主要场所,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推送对主权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法国很早就制定和实施了国际组织人才发展的相关举措,现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输送和维护体系。法国国民教育系统以国际组织胜任为导向提供了长期、全面而深层次的人才培养基础;法国国际公务员代表团通过信息服务、积极推送和全程支持完成了国际组织人才的输送和管理;法语和法国文化则成为联结法国籍国际组织职员的纽带和提升法国国际影响力的工具。实践表明,法国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方面已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法国模式”。这种模式对于不断走向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中心的中国来说值得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议》,创新性地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这种"自下而上"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在通往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过程中,相关方面的环境保护议题深受全球普通公众的关注,而这离不开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和推动。为了充分发挥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应当从法律政策、组织建设、公益诉讼、社会监督等方面完善国内环保非政府组织,积极地为全球气候治理作贡献,从而提高中国在后巴黎时代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国际组织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因,推动其参与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举措。近年来,学界对国际组织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从不同视角解读国际组织如何通过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中最重要的高等教育全球治理枢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引发极大关注。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高等教育全球治理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对高等教育全球治理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探索,关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研究更多基于宏观层面,关于我国如何参与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组织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平台。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职员代表数量不足,级别不高,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严重不符。近年来,多所国内高校陆续制订"双一流"建设方案,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已成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从内部机构类型和工作领域来看,联合国系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化特点。联合国系统通过初级专业人员项目、青年专业人员项目、语言职位竞争性考试、全球一般服务考试等途径选拔和延揽人才。近年来,联合国秘书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从机构改革、发展规划、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以提高联合国系统的效率并落实问责制。当前,中国籍国际公务员在联合国系统中的比率远低于应占比率,亟需加大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力度。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国高校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构建起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一步。高校应责无旁贷成为国家培养、造就、输送国际组织人才的坚强阵地。对标国际组织人才的核心价值与能力,探索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此推送更多优秀人才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全球治理、发出中国强音,提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瑞士、日本和韩国从外交、教育和人事的角度给予政策扶持,通过发挥驻地优势和人才能力建设,有效提升公民在沟通力、交流力和创新力方面的全球胜任力.美国高校注重从全球治理的区域与专题、行业与学科交叉的"矩阵"知识结构入手设计课程,采取的措施有:将第二课堂拓展至国际组织实习岗位;通过模拟联合国活动提升青少年的国际问题意识.中国近年来积极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形成了自己的培养机制,具有涉外学科通识化、培训项目扁平化和知识谱系本土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对于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德国政府在国际组织人才发展上秉持一种长期导向的"螺旋"理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国际组织人才螺旋发展模式,为本国公民铺就一条内外联通、螺旋上升的可持续职业发展路径.从整体来看,螺旋发展模式涵括人才孵化、派出历练、回巢哺育、晋升与联结四个主要阶段.在每个阶段也都有着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工作机制.该理念及模式打破了一种单线型的职业发展路线,强调人员和知识的多向流动,更好融合了国家、组织和个人层面的利益."螺旋模式"在德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效,德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员代表性近年来从"量"和"质"上都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高校亟需加快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青年一代,为全球合作战胜疫情、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话语体系构建,以及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做好人才储备。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实践为例,探索后疫情时代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为地方院校开展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对人力资源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各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也在逐步地由以"学历"为主向以"能力"为主过渡。本文结合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经验和我国高校的教育培养现状,提出基于工程中心科研资源的高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全球治理的困境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治理的主体应该是以主权国家为核心和主导、以联合国为主要合作平台、有其他各类国际组织、国际团体和社会群体参与的国际行为综合体.要防止全球治理"去国家化";全球治理的对象是需要各治理主体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要反对全球治理"政治化";中国要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妥善处理全球治理与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球治理结构出现了新态势,表现在全球治理机制日益碎片化,全球治理主体日益多元化,全球治理价值日益分散化及全球治理结果日益模糊化。其中,作为治理主体之一,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对治理结构变迁的影响最为关键。全球治理结构的新境况对既有的国际秩序产生了严重冲击,体现在大国主导的秩序结构变迁、国际组织数量和范围的扩散、国际法规则功能与价值领域的扩大以及国际事务协同解决的增加等方面。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更受关注,通过探讨新时期中国的全球治理主张,有助于从容应对处于演进中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文化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结合外语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组织--以世界卫生组织对抗SARS为案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治理"不断为人们所关注.全球性问题的治理需要发挥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国际组织在不同功能领域,通过国际机制实现治理目标.在世界卫生组织对抗SARS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对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需求越大。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特点,文章对“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教学与考核方式及组织实施等进行了探索。发现“国际人道工作实务”微专业促进了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强化了学生工作实践应用能力,开启了一条创新人道教育、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新路径,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内涵更新与改革落地的有力实践,以期可以为兄弟院校国际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松 《教育导刊》2024,(1):31-39
40年来我国与世界银行积极开展全球教育治理,从最初的以资金援助为核心的单向输入,到以金融援助与知识合作为核心的互动交流,至今双方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建立了伙伴战略关系。我国与世界银行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己经从弥补国内教育发展资金不足向吸收利用世界银行智力和知识资源为主转变,从被动的接受向积极参与和影响世界银行决策转变,从单纯的受援方向捐助方和合作方转变。未来我国与世界银行开展全球教育治理,应明确教育属性,践行正确义利观;构建中国标准,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加快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升教育国际话语权;扩大教育公共产品供给,深化国际发展合作。  相似文献   

19.
面对着愈加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各高校的网络安全工作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随着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日益重视,人脸识别技术合规应用、提升师生网络安全素养、校园"挖矿"活动治理、开展反钓鱼邮件演练等都是过去一年里各高校在网络安全治理实践中做出的积极尝试. 但综合来看,当前高校网络安全还面临着相关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扮着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现"教育2030"的目标,需澄清主要国际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路径、内容与理据。随着国际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国际组织表现出多边主义的合作范式,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是其运作的内在张力。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国际组织需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系统设计与推进为全球共治的前提,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