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惠晓岩 《辽宁教育》2013,(9X):60-61
<正>教育文化建设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在文化的洗礼和润泽中,个体生命才能健康的成长。大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在建校伊始,就确立了"植养人文气韵,奠基文化人生"的办学理念,历经三年探索,创建了"以人为本,情知共进"的学校核心文化,推动了学校的自主创新与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是一所有着60年历史的知名学校,教师们一直秉承学校一贯的优良作风:踏踏实实、严谨勤奋.令学校管理层困惑的是,如何使这种文化在传承发展的同时融入时代的元素?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基于学校原有的文化特点,学校明确提出了"使每一天都有意义"的办学理念.根据这一办学理念,又提出了"知识对接心灵"的课堂文化理念和"居敬守静"的教师文化.为了保障这些学校文化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进行了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的隐喻是文化、是精神,制度的作用就是促进教师文化新特质——科学、民主、秩序、自由的创生.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制度主张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制度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3.
建设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遵照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探索"三级"课程的协调发展,确定"三级"课程各自的应有地位,运用课程开发中的钟摆规律,以"三级"课程管理为政策内涵,通盘考虑学校的自身优势条件和影响,特别考虑到学校的地域(区位)优势和本土文化,接纳、开发和利用本土的(学校周边及学校自身)可生成性资源,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对校本课程建设应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相似文献   

4.
正一、切合学校进行文化建设在课程建设方向上,注重与学校文化建设相切合,注重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映·彩"文化是宁都实验小学文化建设目标,"‘映·彩’文化多彩教育,相让相就相融相衬,多元共生和而不同"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打造阳光校园,映照精彩人生",让"多彩教育,特色化生态化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目的。在文化先导的基础上,学校推出了以建构"瘦身课堂"和  相似文献   

5.
余灿涛 《中国教师》2014,(14):67-69
<正>当前,学校教育走向特色化、校本化既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又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途径。的确,特色办学为普通学校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最佳契机。在这种背景下,江海小学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总结,在充分考量学校文化传统、诠释学校文化内涵和挖掘特色项目育人功能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温润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温润教育",即以温柔的情怀润泽心灵,以温暖包容的教育给予学生爱和信心。江海小学围绕"温润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展开了一系列特色办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涟水县外国语小学全方位挖掘"米公"文化的教育内涵,将学校的书画教育课程建设与地域文化、本土文化相结合,确立"翰墨凝香润童心"的书画课程发展理念,以"米公"文化引领墨韵课程建设,培本固原,以点带面,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书画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于2015年9月开办。学校秉承集团总校"生命如花,教育似雨"的"生命化"教育理念,确立生命化教育引领下的以"润泽生命"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并以"小水滴"特色文化建设为目标,不断丰富学校办学内涵;聚焦"课题、课程、课堂"的整体联动,以项目为抓手,锻造教师队伍;立足规范,追求品质,以"高质量""高品位"为追求,逐步形成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项目。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10,(13):F0004-F0004
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以生命化教育理念为引领,矢志不渝的践行"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学校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包括管理机制的建设、学校办学规范、师生行为规范、课程实施与建设、资源开发与整合、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校园生活的运行等)上升到生命的高度,充满生命情怀,用生命润泽师生生命学校以博客、励志故事、班旗设计活动等为载体,搭建丰富师生生命内涵的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9.
朱思红 《生活教育》2014,(20):18-19
"惠爱教育"系列特色课程依据学校"惠爱润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结合惠福人的实际发展基础和需要而设置,开设了学生的学科性特色课程、活动性特色课程和教师、家长的课程,构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引领惠福人生命素养的多元发展、和谐生成。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现代社会要求,吉林省柳河县实验小学提出了"双自教育"办学思想。围绕自主发展能力和自强不息品质构建学校双自教育办学思想体系,并从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发展、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科研工作、学生发展及学校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促进学生自主自强发展。思想引领行动。学校成功办学、不断发展,根本动力在于有办学思想作引领。多年来,学校在学习、总结、思考基础上,提出"双自教育"办学思想,并积极  相似文献   

11.
陈照星 《班主任》2004,(4):13-16
学校应当成为具有文化品味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而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又决定着该校的办学追求和办学品位.在课程改革中,新的教育理念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学校.我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深化课程改革,重建学校文化,构建新型管理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打造学校品牌,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美术场馆建设是学生美育素养的需求,时代发展的需要,核心素养教育的必需,课程建设的要求.农村小学的美术场馆建设要在"育"字下功夫,在"场"上做文章,在"融"中寻突破;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味,通过第二课堂让学生获得文化体验;探索实践"合、立、引、推"的路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坐落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石岛滨海小城,面向大海,风景优美。学校秉承"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以科研创新为引领,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为推手,大力推进特色办学和文化育人,构建起以海洋文化为主体,以经典教育和写字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文化育人模式,通过实践体验、文化润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课程是任何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已是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上的独特要求。上海电机学院升本后,明确提出"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指导方针,成为学校文化的引领,主导着课程文化的构建。技术本科的办学理念日益成为提高学校课程发展的主动力,推动着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海门市悦来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浓郁文化底蕴又极具现代气息的百年老校,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50人,教职工64人。学校坚持"内涵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以"爱拼才会赢"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文化,推行以"文化"提升学校品质、以"课程"润泽七彩童年、以"师资"丰盈  相似文献   

16.
地处上海市杨浦区中原小区的思源中学创办于1998年,是该地区最年轻的学校.从办学第一天起,就以校名"思源"为办学出发点,以"民族传统特色技艺教育"为学校发展的切入口,作为学校特色形成的生长点,思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源,探建设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之路,至今已走过了八年的发展路程.1998年,学校以武术教育为突破口,进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尝试.2000年起,将部分民族传统优秀技艺引入学校课程,初步奠定了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特色的办学基础.2002年起,我们选择了民乐、武术、围棋、剪纸、茶艺、陶艺、舞龙舞狮、腰鼓秧歌、京剧脸谱、古诗词咏诵等十种中华传统技艺,把它作为学校教学改革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在"思源"课程建设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正>学校美术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文化需要、学校特色建设和本校的艺术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学校的校本美术课程是学校美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18.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优质的品牌学校? 一、校长要选择好科学的、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清晰的工作思路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校长,一所学校从办学之初,校长就要做个有心人,要集思广益,结合学校历史文化、本土文化等方方面面,用心去积淀学校的文化底蕴.制订相对稳定、持之以恒,又能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把办学理念转化为学校教育实践行为,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办事原则.善于把办学的价值取向和工作思路转化为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的实践行为,在领导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规范,特别要引导全体教师自觉实行,并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校长要注意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完善办学的规矩,使自己的文化特色在长期的积淀中逐步明晰.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邳州市英华实验小学立足本土,充分挖掘邳州市丰富的民间剪纸文化资源,用剪纸艺术美化校园生活,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润泽学生心灵世界,形成学校文化符号,提炼出学校的剪纸文化精神——剪出心中的美丽,剪出生动的世界。2013年,学校被确立为江苏省首批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学校,2015年,学校的"邳州民间剪纸艺术传承教育"被评为优秀项目。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水平、办学特色的反映。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本着"立足现实、传承历史、着眼未来"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一、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和必要物质载体。作为向学生渗透教育影响的"隐性课程",物质文化具有滴水穿石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