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在五年级“约数和倍数”的复习课上,在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完本单元的知识之后,我设计了如下一题:为了便于和同学们加强联系,我把我的手机号码留给大家:139□23□□□□□。从左向右依次是:第一个□里的数字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二个□里的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第三个□里的数字是最小的自然数;第四个□里的数字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第五个□里的数字是1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第六个□里的数字既有约数3,又是6的倍数。学生个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利用已学的概念很快知道了老师的手机号码是:139123…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会分解质因数,并能迅速判定一些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200以内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用100以内的质数表;熟记20以内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第59~60页。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掌握正确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2.熟记20以内的质数,知道100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4.感受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师:今天有很多教师来听课,同学们紧张吗?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位教师?(学生数不清)师:我从会场报到处得知来听课的有145位教师,加上我,今天课堂上共有146位教师,根据已学知识,这个数是什么数?(偶数)我们班有多少位同…  相似文献   

4.
刘荣娇 《数学小灵通》2013,(Z2):72-76,55
一、见缝插针,我最行1.在1—10这十个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张亮的妈妈要把5kg糖平均分成8袋,每袋是这些糖的(),每袋重()kg。3.12/()=3÷5=()/30=15÷()=()(填小数)。  相似文献   

5.
张晓红 《河北教育》2002,(11):37-37
游戏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项极富吸引力的活动,如果能把它很好地运用到课堂上,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尤其是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时,学生常把“1”混入质数之中,为此,我组织10名学生,编排了一个小游戏:事先准备10顶标有1~10数字的小帽子,让10名同学各戴一顶,1号同学先回原座位,其余同学列队依次排好,面向全班同学挨个自我介绍,我是质数,我是合数……然后,2~9号同学按照质数、合数分成两组,其他同学边看边检查对错。站好后,让1号同学归队。这时,1…  相似文献   

6.
"质数和合数"一课的内容概念多,又比较抽象。而"质数和合数"既是学生学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又是教学的难点,这两个概念既难理解,又很容易混淆。为了突破难点,更有效的教学,我将几种不形式的"读"巧妙的运用到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熟记20以内的质数。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及合作意识。4.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内涵,激发学习兴趣。重点: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具准备:学号牌、纸板及投影仪,1~100数字卡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明确目标和任务游戏:1.学号数有约数5的同学请起立。“5号同学你为什么站起来?”2.学号数有…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第十册第37—38页例1、例2 教学目的: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掌握质数和合数的一些特性,熟记100以内的质数表。 重点、难点:质数、合数的概念及其特性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熟记100以内的质数。 教学准备:幻灯片、小黑板,长条纸,写有1—100数的纸片,每个  相似文献   

9.
六年级柜台     
孙广平 《数学小灵通》2009,(6):37-41,16
一、填一填 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万位上是6,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其余数位上是0,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71—72页例1、例2。教学目标: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3.能自制100以内的质数表,熟记20以内的质数。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12  相似文献   

11.
有些学生不善于记忆,尤其是对数学中枯燥乏味的数据的记忆更是困难。有时即使在短时间内记住了,再过一段时间也遗忘了很多。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7页“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这一节进行了愉快教学的大胆尝试。在学生掌握了什么叫质数和合数,以及如何分解质因数的基础上,为了更快更准确地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这就需要熟记100以内的质数表,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我首先将36名学生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  相似文献   

12.
一、填空:(20%) (1)一个由七个亿,六个百万和五个千组成的数是( ),读作( )。 (2)4.093精确到十分位,比原数就增加( );精确到百分位,比原数就减少( )。 (3)一位数中既是奇数也是合数的数是( ),既是偶数也是质数的数是( )。 (4)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  相似文献   

13.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材提供的方法是:①根据质数、合数的意义进行判断;②查质数表。然而根据意义判断,例如,判断83、97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要根据这两个数是否有2、3、5、7、11等约数来作出判断,这样往往不能迅速作出决定。教材上100以内的质数表,虽然列出了全部质数,但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学生感到难记。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初步尝试用下面的方法教学,收效很好。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内容时,我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很快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能够快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一、要熟练掌握并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从而快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质数和合数这两个数学概念是根据一个数因数的个数,为自然数分类而产生的。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或其他的)因数的数叫合数。因此,根据一个数  相似文献   

15.
问题:试将20表示成一些合数的和,这些合数的积最大是多少?(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题)这是一道求合数积最大的问题。解题关键是弄清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寻找合数积最大的计算规律。意义:①一个数如果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例如:2、3、5、7、11都是质数。2是最小的质数。②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4是最小的合数。试算12=4+8=6+6=4+4+4(都是合数的和),合数积:4×8=32,6×6=36,4×4×4=64,以64最大。于是得出以下规律。规律:如果把一个数拆分成若干个…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9—60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掌握质数、合数的一些特征,熟记100以内的质数表。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1.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合数,十万位是最小的质数,个位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偶数,其余各位都是最小自然数,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道思考题:“100是哪两个质数的和?”解答这道题,可以让学生熟悉100以内的质数,懂得一个较大的合数可以用两个质数的和来表示。如果就题论题,只要学生说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就行了。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得到深化,思维得到训练,我觉得教  相似文献   

19.
朱亮 《云南教育》2008,(6):29-3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0~11页。 设计思路:“质数和合数”是在学习因数和倍数以及2、5、3的倍数特征后进行教学的。质数和合数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而且要能较快地看出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质数与合数”。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2.质数与合数的区别。教具准备:1.微机,多媒体课件;2.答题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过了约数和倍数,现在谁能说说你自己的年龄,并说说自己年龄的约数有哪些?(学生说。)老师的孩子上三年级了,谁来猜猜老师的孩子今年几岁?她年龄的约数有哪些?(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