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纳米粒子(又称胶体粒子、超微粒子)的大小范围在1nm到1μm之间,因此,过去所谓的“溶解态”(传统上区分“溶解态”和“颗粒态”是以能否通过0.45μm孔径的滤膜为标准)实际上包括了真正的溶解态部分和胶体部分。  相似文献   

2.
模板技术是制备介观尺度下具有多重结构材料的简单有效方法。本工作围绕纳米微球及其组装结构,一维纳米纤维及其组装结构而开展。其中重点关于核-壳结构凝胶微球的制备,并以此为模板制备包覆复合微球和中空微球,实现复合微球的形貌和特征尺寸的控制。通过化学改性对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体微粒进行处理,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单分散凝胶粒子。以核-壳结构凝胶粒子为模板,制备了二氧化钛包覆聚苯乙烯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及其中空的二氧化钛粒子。发现在无机前体的溶胶凝胶过程中,电场能诱导复合粒子表面形成贯穿的多孔结构。同样思路,制备了二氧化硅、导电聚苯胺及其复合的核-壳结构和相应的中空微球。对聚苯乙烯胶体晶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核-壳结构的胶体晶凝胶。以此为模板,与第二种具有响应特性凝胶进行复合,得到了敏感特性的胶体晶凝胶。并研究了此复合凝胶的形态及外场响应特性。以多孔氧化铝膜为模板,制备一维结构及其阵列体系。通过调节孔的润湿性,调节一维结构的形态(纤维或中空结构)并可调节双组分核-壳结构纤维的内外相相反转。  相似文献   

3.
<正>胶体晶体的三维有序结构,其重复周期在微米、亚微米量级,可应用于光子晶体和多孔材料的制备等方面,因此对胶体晶体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特点,研究进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19-72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材料研究室唐智勇研究组近成功实现了多分散(20-30%)无机纳米粒子在溶液中的可控自组装。实验和理论模拟发现,纳米粒子能利用自身的库仑排斥与范德华吸引力的平衡,通过自限制组装过程,自发形成具有独特的内松外紧类“核一壳”结构且具有高单分散性(7%-9%)的超级纳米粒子。这一自限制组装策略适用于多种半导体材料(如硒化镉、硫化镉、硒化锌和硫化铅等)在溶液中的可控组装,  相似文献   

5.
对于胶体分散体系而言,胶体颗粒表面物质可以扩散进入分散介质,而溶液中的溶质同样可以吸附于胶体颗粒之上,当两个过程达到平衡时,胶体便达到吸附平衡。从化学势的角度,我们推导出了胶体体系中的吸附平衡公式,由公式可知,溶液活度和温度是影响胶体微粒半径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超声波对蔗汁中胶体絮凝分离效果,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以及温度对胶体絮凝沉降的影响,并通过L16(45)安排正交实验,获得超声作用最佳条件:超声功率170W、超声时间2min、蔗汁温度55℃;与自然沉降相比,胶体沉降率提高50.5%;沉降时间由999s缩短到791s。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对蔗汁胶体沉降起到强化促进作用,有效地缩短了沉降时间,提高了胶体沉降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平行对比试验,研究了胶体电池所采用的隔板类型、装配压缩比的选择、胶体电解质的加入量、胶体的灌装及充放电制度对胶体电池初期容量、大电流放电性能及密封反应效率、高低温性能等初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1):78-79
理化所贺军辉研究组利用前驱体在溶液中的反应性自组装,成功且高产率制备了蜂窝状氧化锰纳米粒子和蜂窝状氧化锰空心纳米粒子、氧化硅纳米囊和有序多孔氧化硅纳米球。前者表现出与纳米结构相关的、显著高于国际同类材料的低温催化降解甲醛的性能,能有效地将有毒的甲醛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而后者不仅可经济、高效地装载药物,而且可实施控制释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水胶体伤口敷料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应用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甘油果糖、前列地尔等药物出现局部血管反应的患者随机分成水胶体伤口敷料观察组(组1)35例,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组2)28例,对照组31例。水胶体伤口敷料观察组35例使用水胶体伤口敷料伤口敷料直接覆盖发生部位。硫酸镁湿敷观察组28例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6~8层湿敷处理,每次20分钟,每天3次。对照组31例使用酒精纱布湿敷处理。结果:水胶体伤口敷料观察组、硫酸镁观察组、对照组治疗静脉炎有效率分别为91.43%、75.00%、32.26%,有明显差异。结论:水胶体伤口敷料临床应用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可有效控制促进静脉炎消退,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0.
粒子群优化(PSO)粒子滤波算法比较而言,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因此算法的准确度就会降低。本文在解决该问题时引入了一种基于鱼群的PSO粒子滤波算法。此算法是通过鱼群优化在采样过程中找到全局最优的相对位置,使其能够向全局最优的位置逐渐接近,同时提高估计有效的粒子数目,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减少粒子退化与枯竭问题。实验表明,此算法与PSO粒子滤波算法相比,在估计准确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在基本粒子中,有一种粒子因为它的重要与神秘,而被称为“上帝的粒子”,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苦苦地寻觅它们的踪迹,它们到底在哪里?人们能找到它们吗?  相似文献   

12.
粒子滤波是一种基于递推Bayes估计和蒙特卡罗模拟的滤波算法,由于适合解决非线性非高斯估计问题而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粒子滤波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同时就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予以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免疫网络粒子群算法设计了一种新的自抗扰控制器模型,克服了困扰自抗扰控制器参数优化整定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新自抗扰控制器具有寻优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纳米粒子(又称胶体球粒子、超微粒子)的大小范围在1nm到1μm,因此,过去所谓的“溶解态”(传统上区分“溶解态”和颗粒态”是以能否通过0.45μm孔径是滤膜伟标准)实际上包括了真正的溶解态部份和胶体部份。球化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掀起了研究纳米粒子的高潮。目前,对纳米粒子的研究基本上已达成以下三方面的共识。首先,海水中的纳米粒子高度富集,并在所谓的溶解有机碳(DOC)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次,由于胶体物质中至少有一部分被认为在水柱中是易变的,且循环速度较快,因此,在理解有机碳循环的动力学特征时,胶体可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最后,水溶液体系中含有机物丰富的胶体物质,能够影响与其联系密切的痕量元素的迁移转化和生物利用性。本文将对近年来海水中纳米粒子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在粒子物理学上,问题一旦涉及高能粒子,科学家要么通过建造大型的粒子加速器,要么通过观测宇宙中的遥远天体来验证。于是乎,"高能"总是跟庞大的设备联系在一起。而其实,在某些材料中,存在着"天然"的高能粒子。有些高能物理学上的结论在这些材料中就可得以验证。石墨烯就是这样一种材料。  相似文献   

16.
胶体科学是研究微观不均相体系的科学,凡是在固、液、气相中含有固、液、气微粒的体系(气—气体系除外)均属胶体科学研究的范围.微粒的大小在1纳米(10~(-9)米)到100以至1000纳米之间.由于这些体系具有巨大的界面,离开界面的研究就无法理解胶体的各种现象,因而这门科学又经常被称之为界面和胶体科学.界面与胶体科学是一门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的学科.其研究成为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和工程的理论基础.如粘土(土壤、地基)、填料、  相似文献   

17.
粒子滤波是一种基于递推Bayes估计和蒙特卡罗模拟的滤波算法,由于适合解决非线性非高斯估计问题而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粒子滤波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同时就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予以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暗物质假说     
在大爆炸的前期,宇宙处于极高温、极高压的状态,每个粒子都含有一种能够反射光、发射光的粒子(称为介粒子)。宇宙中心的温度极高,达到要发光的状态。由于这种介粒子可以自由地进入粒子,且粒子对它的束缚力不相同,所以,在任何粒子中含量有很大区别。这时,介粒子流动集中到宇宙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3):309-310
化学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和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合作,选用一种蒽衍生物,对衍生物进行了界面的超分子组装,通过改变界面组装的表面压来调控分子间p-p交叠程度,进而可控地制备了纳米线圈和直线状纳米纤维超分子组装体。该研究表明,有机构筑基元的界面组装为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及光电性质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应用新型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PFSP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在求解调度问题时的搜索能力和优化效率以及避免早熟收敛。通过采用了一种新颖的量子粒子群算法,用量子位的概率幅对粒子位置编码,用量子旋转门实现粒子移动,完成粒子搜索;并采用量子非门来实现变异,从而提高种群多样性。由于每个量子都有两个概率幅,因此每个粒子实际占据两个粒子位置,所以在粒子数目相等的情况下,能加速粒子的搜索进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求解置换流水线生产调度问题时优于基本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