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流年     
<正>打从我有记忆起,母亲就是那么羸弱,她穿一件灰布对襟衫,右手扶住额头,迎着阳光看云识天气。风吹动她的发梢,花白的齐耳短发遮住她瘦削的脸,母亲脸上有了道道皱褶。我痛苦地发现,我的母亲不年轻了,我很羡慕小伙伴们,他们的母亲还梳着辫子,穿着花衣裳,充满着青春活力。一次,二姐打开了母亲上锁的平柜,从抽屉中取出一个黑布袋,布袋里全是一些老旧照片。我第一次见到,原来母亲年轻的时候也梳着一对乌黑的长辫子,穿着花布衣,露出笑意盈盈的样子。我睁大眼睛再三分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照片     
母亲穿着大红绸袄拍的两张照片已经印好。我仔细端详,仿佛又看见了母亲当年的美丽和端庄,那一对深陷的眸子,又闪出热情聪慧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姐妹情     
每当看到相册里这张发黄的照片,我就不由得心潮翻滚,充满愧疚之情。这是1979年妈妈带我们到乡政府拍的。那年,我8岁,姐姐11岁,我们俩都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花布衣,头上是妈妈精心扎的小辫子。我们肩靠肩,很像一对双胞胎(右为笔者)。 就在拍过这张照片的第3年春天,父母双双离我们而去。记得在安葬母亲的当天晚上,我哭得死去活来,姐姐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说:"别怕,还有姐姐!"我看着那个跟我个头差不多的姐姐,心中虽充满了众多疑问,但也感到了一丝安慰。 从此,在通往学校的山间小路上少了姐姐的影子,每天放学回家看到…  相似文献   

4.
一张老照片     
某日,母亲在打扫卫生时,意外地从哪个不见天日的角落里翻出一张老照片.她颇为得意地指着照片上穿着件舞裙笑得傻气的女生对我道:"瞧吧,那时候你多听话,多懂事啊." 我定睛一看,这才发现照片上的人正是几年前的我.因为常年遭受东西的挤压的缘故,照片上出现几条清晰明了的折皱,显得十分老旧.照片左下角还缀着一竖行小红字:2008年六一儿童节摄.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照片     
母亲穿着大红绸袄拍的两张照片已经印好.我仔细端详,仿佛又看见了母亲当年的美丽和端庄,那一对深陷的眸子,又闪出热情聪慧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那天,母亲挽着我去某艺术中心。 我穿着小纱裙在母亲背后躲躲闪闪。还记得她叫玲老师,是她亲手把舞鞋穿到3岁的我的脚上,把我带进那个300平方米的舞蹈广场。广场上有好几间玻璃隔出来的教室,玲老师问我:"想学什么舞呢?芭蕾、拉丁、爵士还是民族舞?”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  相似文献   

8.
见到童小白的时候,我8岁,她10岁,我们刚刚入学,被安排成了同桌。我穿着粉红色的外套,戴着软软如棉花糖一样的帽子,像一个小公主。而童小白却穿着用大人的旧衣裙改制的衣服,灰暗而且肥大,脏脏的小脸上拖着一条鼻涕,看起来好邋遢。  相似文献   

9.
从1950年到1959年,从8岁到17岁,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 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母亲也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她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饭,便可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0.
1982年秋天,母亲病故,那年她才35岁。去年清明节给母亲上坟回来的路上,二弟含泪把这张照片送给我,看着照片上母亲那微微 张开的嘴巴,不禁使我想起了件件往事:我家7口人,爷爷是盲人,父亲在乡里工作,母亲领着我们姐弟4人生活在农村,当时生活 条件的艰苦可想而知。妈妈的勤劳贤惠在三乡五里是出了名的,她言语不多,任劳任怨,终 于被超负荷的担子压垮了。1982年秋,我考上了中师,那时,母亲已经行动不便了,在我 跟 她道别时,她张了张嘴,艰难地说:“好好学,不要跟人打架。”没想到对我来说,这 竟成 了她的遗言。几天后,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瞧,照片上与姐姐站在一块儿的那个严肃的小小伙子,便是我那纯真善良的儿子。儿子的善良,常使我这个做母亲的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照片簿里,珍藏着一张已经发黄的黑白照片.这张照片是我在小学三年级春游时和母亲一起照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就有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房. 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姑娘,母亲是我所在学校的校医.春游那天,我只顾着高兴,胡乱梳理了一下头发就准备出发了.母亲看我拿的吃食太多,骂了我一声"小馋猫",便把我准备好的装满好吃的的旅行包放到了她的自行车上.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手     
陈褚科 《初中生》2011,(Z5):102-103
前些日子,我发现房间里空荡荡的,便想在墙上挂几张照片。从床底下找出几个相框,翻到了一张我七八岁时候和父亲、阿姨一起在五龙潭拍的合影。照片中的我穿着黑色小花T恤,留着短发。我的小手牵着父亲的  相似文献   

14.
姜萌  刘金芳 《小学生》2008,(1):61-61
我的影集里至今还存放着一张在黄山山顶拍的照片,照片上的我穿着一身粘满尘土的运动服,脚踩一块大石头,笑眯眯地站在山顶。在我身后便是重重叠叠的群山和云海。说起这照片还大有来历呢!  相似文献   

15.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与此相对应的,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她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6.
一、阅读下面一篇现代文,完成1-10小题(30分)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物质上,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  相似文献   

17.
宗月大师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6,(4)
解开冰冻河面的是和煦的春风。抚绿遍野荒原的是温柔的细雨。滋润凡尘生命的是点点滴滴的感动。——题记6岁时,感动是一件漂亮的花毛衣,暖暖和和地套在了我的身上。那时,母亲常常对我说:“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妈妈就给你织花毛衣。”当时对我来说是多大的诱惑啊!我早对母亲的手艺佩服不已,她总能变戏法似的变出一件件可爱的毛衣,穿着它我在小朋友们面前可神气了。终于有一天,我拿着从幼儿园带回的小红花蹦蹦跳跳地跑到母亲面前索要奖赏,母亲高兴地拿出早已织好的毛衣穿在我身上,看着身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我忽然想起老师说过非常高兴时要说感…  相似文献   

19.
我的童年差不多是在孤独中度过的。我出生在中国重庆,父亲是个传教士,母亲刚生下我就去世了。在我两个月时,父亲把我送到西弗吉尼亚的摩根镇——母亲最亲密的妹妹住在那里。我便在母亲度过她少女时代的那所房子里生活着。露丝姨妈在家时,对我总是关心备至。可她是全家唯一挣钱的人,所以不得不一周六天地在外面上班。一个人呆在这座又老又旧的房子里,我感到一阵阵的孤独。在露丝姨妈回家前。我经常坐在母亲照片下的地板上——照片上的她刚20岁,亲切的脸庞,乌黑的眼睛,黑色的卷发。有时,我也跟照片上的她说说话,可当我淘气犯错时,却从不敢去看她。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20.
岑桑 《少年文摘》2015,(5):48-52
“我知道你们俩不喜欢我。可是,我是你们的爸爸,你们恨我也改变不了。”1你从部队复员回来那一年,我11岁,哥13岁。你穿着没有肩章的绿军装,远没有照片上那么神气。照片上,你骑着马,意气风发地驰骋在乌拉特草原上。可是眼前的人,只有疲惫的眼神、拉碴的胡子,唯一像照片的地方,就是那身笔挺的旧军装。你说:“过来,叫爸爸。”我和哥都抿嘴,没说话。记得那时,你还找不到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