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距离太阳大约8亿公里的地方,有一颗巨大的行星,它就是木星。我们若从太阳出发掠过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后,乍一看到木星时肯定会大吃一惊,“太阳系竟然存在如此巨大的行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一颗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也大得惊人,大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太阳系有9大行星。它们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其中绝大多数拥有天然卫星。天然卫星即太阳系卫星。并不包括人类向几颗行星发射的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3.
Q地球的质量如何计算?它的质量会变化吗?(浙江李杨) A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第五。地球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陆地面积仅占  相似文献   

4.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除地球外的这七大行星的中文名字不管是怎么来的,它们的面貌颜色竟然是恰如其名!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5.
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它昼夜温差近600℃,大气稀薄,有着一个巨大的铁质核心。由于远离地球,人类对它的认知迷雾重重。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的行星中,金星最靠近地球,但长期以来金星被厚厚的云层包裹着,天文学家始终看不见它的真面目,故而它展现给我们的只是一团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逐步揭开金星神秘的面纱。 在所有的行星中,金星最靠近地球,但长期以来金星被厚厚的云层包裹着,天文学家始终看不见它的真面目,故而它展现给我们的只是一团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逐步揭开金星神秘的面纱。 金星为何如此明亮 金星从不远离太阳遨游,金星在早晨太阳出来前三小时升起,在太阳下落后三小时再一次出现在夜空。金星是太阳系里最亮的行星,其亮度仅次于太阳和月亮。它发出的银白色亮光,璀璨夺目,因而有“太白金星”之说。西方人认为美与爱的女神“维纳斯”就住在金星上。 金星为什么会如此明亮呢?一方面,金星被浓厚的大气云雾包围着,这层云雾反射日光的本领很强。另一方面,金星距离太阳很近,除水星以外,金星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太阳照射到金星的光比照射到地球的光多一倍,所以这颗行星显得特别耀眼明亮。 太阳从西边升起   金星自转很独特,它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反。换句话说,从金星看太阳,太阳是从西方升起,在东方落下的。 此外...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自然科学领域存在着六大悬案。其中较著名的问题是太阳系之中是否存在着第十颗大行星? 目前已经发现了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即地球、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最初几颗行星都是靠观测发现的,后来才有一颗行星不是靠观测发现的,而是先由科学家用力学方法计算出了它的位置,然后由天文台在预言的位置附近找到的,这就是海王星,它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由于力学方法在预  相似文献   

8.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一个,强烈的太阳风摧残着这个星球,导致水星没有自己的大气层,太阳辐射可以直接倾泻到水星的表面。  相似文献   

9.
正太阳系行星的温度一般取决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但也有例外。金星比水星离太阳更远,但是温度却比水星高许多。这是因为金星的周围有着浓密的大气和云层,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热能受大气层的反射而无法散出,保留在大气层内。因此,金星虽然距离太阳比水星远,可表面温度却比水星还高。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其他星球上温度有多高呢?大家都知道红外摄像机可以显示人体的热点。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技术,通过红外探测器,了解外太空中物体的温度。  相似文献   

10.
捕捉天王星     
捕捉天王星张正200年以前,人们曾以为太阳系只有六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全垦的轨道就是太阳系的边缘。1781年3月13日,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双子星座时,偶然发现一颗特别的星。赫歇耳连续追踪观测,发现这颗星...  相似文献   

11.
《百科知识》2001,(5):24-25
1801年的首次发现18世纪,德国有一位数学家,名叫约翰尼斯·提丢斯。提丢斯对天体运行有兴趣,一心想找到一个公式,来描述当时已知的6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1766年,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规律。提丢斯先按照大行星距太阳的距离列出它们的名单: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木星 土星接着,他在每个行星的名下各写一个数字。在水星下边写了个“0”,在金星下写的是3。后边  相似文献   

12.
古人在夜空中看到一颗明亮的红点,认为它会带来战争和瘟疫。罗马人以战神(Mars)来命名这颗行星。在晴朗的夜空,代表战神的火星闪著火色的光芒,吸引着古今千万人的视线。火星较地球更为远离太阳。若由太阳为首向外算起,第一个为水星,第二个为金星,第三个当然就是地球,也是所谓太阳系第三行星,其次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初冬,灿烂的冬季星空给了公众离开温暖的室内的理由,11月的夜空也将回馈热爱星空的眼睛更多精彩天象:难得一见的水星、木星合月,以及"流星雨之王"狮子座流星雨。水星大部分时间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而难觅踪影。11月1日凌晨,水星将再次到达西大距,这将是今年目睹水星的最后机会。水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要将它从太阳的光辉中分辨出来,只能等  相似文献   

14.
九星联珠     
李晨 《金秋科苑》2013,(1):66-69
最近一次“行星连珠”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当然这是个渐近的过程,从5月5日就开始了。到5月20日这天,除天王星和海王星外,太阳系的其余七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将排列在一定的方向上,但不是如望文生义那样,像糖葫芦串成一条线,而是分散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正>其实不管你在哪个行星上,你的年龄都是一样的。不过如果是按照其他行星上的时间,比如火星年、木星年,而不是地球年来算的话,那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我们得知道每个行星的公转周期:水星:0.241年、金星:0.615年、地球:1年、火星:1.881年、木星:11.86年、土星:29.46岁、天王星:84.01岁、海王星:164.8年、冥王星:248.6岁。  相似文献   

16.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老大。夜晚,当我们仰望夜空时看到的第三颗最明亮的星就是木星,其亮度仅次于月亮和金星。木星的赤道直径约为142,800公里,其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为1.9×10~(30)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三百多倍,是所有行星总质量的两倍多。截至目前,科学家们认为:木星主要由气体构成,铁和硅等构成了木星的  相似文献   

17.
正火星是最受地球人青睐的可移居的候选行星。相比于火星,最接近太阳的行星水星能否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2016年5月9日,水星再一次从太阳和地球之间掠过,距离上一次掠过已经10年了。对于地球人,位于太阳系最内侧的水星曾经是一个谜,因为它与太阳非常靠近,时常被猛烈、刺眼的太阳光淹没,使得我们很难仔细观察它。但太空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一切,尤其是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信使号探测器传回的数据让我们认识到水星的一部分真面目。而日本和欧洲航天局将于2017年联合发射第3  相似文献   

18.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行星研究小组的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与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类似的“第二个多行星太阳系”,这个新“太阳系”处于北斗七星中的大熊星座,那个“太阳”即恒星叫“大熊47”,它距离地球为51光年,本身已存在70亿年,而宇宙的历史是140亿年。早在1996年,天文学家就发现了这个“太阳系”的一颗行星,该行星距离“大熊47”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倍,体积是木星的25倍。而新发现的行星大小至少是木星的3/4,它与“大熊47”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3.7倍,因此这两个“兄弟”距离很近,而…  相似文献   

19.
月球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与地球相伴?这曾经是个古老难解的问题。古时候,地球人觉得月球很神秘,各个民族都留下了许多与月球相关的美丽神话和传说,企图解释月球在人们心中的谜团.现在,人类通过宇宙飞船飞向了太空、对太阳系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还通过登月飞船直接登上了月球,亲眼目睹了月球的容貌,并从带回地球的几百公斤月球岩石之中掌握了大量资料数据信息。不仅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月球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月亮是当今人类研究得最透彻最深入仔细的天体,关于月球起源的学说不下几十种之多,象捕获说、分裂说、撞击说、宇宙飞船说最有代表性,但都存在缺陷。从月球的各种特征的形成条件和太阳系天体所处的环境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一个新的月球学说在中国诞生了:《月球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一一月球是来自水星内侧太阳旁边曾经绕太阳运行的一个类地行星,因为掠曰彗星撞击的推力才来到地球身边的,是由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绕日行星演变成为了地球的卫星。.这是个终极理论,他能够很轻松圆满地解释与月球有关的所有谜团.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最新发现,我们对似乎很熟悉的水星,其实比较陌生.如以前我们认为这颗太阳系中个头最小的行星与体积和它相差不多的月球非常相像,都属于色彩匮乏的星球,但最新传来的太空照片表明,水星比月球"多姿多彩",与"苍白的"月球相比,水星上有巨大的悬崖,地表呈淡蓝色和暗红色.在水星身上,目前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如这颗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为什么与地球有许多共同点,而这些共同点又不为其他行星所具有?为什么它和地球都存在磁层?为什么它的密度之大远超其他行星,而仅次于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