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初的一天,一对原在江苏省启东市天汾镇某私营企业打工的河南信阳籍民工,在结束两年多不堪回首的打工生涯前,专程给我送来两个大西瓜。这对打工夫妇眼含泪水一口一声“大哥”地与我告别,并再三感谢我的帮助。我知道,他们的感激是缘于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好心人,在打工夫妇最艰难的时候站出来讲了几句公道话,从而促成他们遇到的一起工伤事故妥善得到了解决。10多年来,受到像河南打工夫妇赠送西瓜这样的来自普通群众的褒奖何止十次、百次。作为一个基层通讯员,我始终把讲政治作为写稿指针,坚持为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鼓与呼。多年的…  相似文献   

2.
从非凡的人和事里找新闻易。从平凡的人和事里找新闻难。难,不在于平凡中没有新闻,难在不能从平凡中看出新闻和不能将平凡的人和事写出新闻,尤其是写出不平凡的新闻。去掉那种认为只有非常才有新闻的思维定势,从平凡里发现新闻和写出新闻就不那么困难。读一读《四川农村日报》2002年8月20日的《漂泊在广东的打工嫂》,对于从平凡中发现和写好新闻,可以得到一些帮助。四川人南下广东打工的多如牛毛。“四川人在广东打工”是平凡不过的事情,“在广东打工的四川嫂”也是最平凡的人。《漂泊在广东的打工嫂》便写的是这种平凡人做的…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17日,伊川县河洛旺源人才交流中心首批组织17名打工赴深圳工作:为体验打工的生活和经历,洛阳日报特派记李燕锋、见习记杨寒冰一路随行跟踪采访:作为洛阳日报特约记,笔有幸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4.
打工群体,不断打破自身的沉默。据说这是第一个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是打工群体中的一部分人对自身的一种特殊表达[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下旬,《许昌晨报》强势推出了长篇通讯《大学生,背起妈妈去打工》.介绍襄城县大学生张尚昀自强不息,大义至孝.在长春税务学院一边上学求知,一边打工为母亲治病的感人事迹。此后.张尚昀事迹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新闻媒体进一步传播,引发强烈反响。中宣部对逮一典型人物的推出给予充分肯定.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作出重要批示.全省各地由此掀起向张尚昀学习的热潮。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工(据国家权威机构统计,目前约有1亿农民进城打工),已成为城市二、三产业重要的人力资源。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工进城之后干的是最苦、最累、最脏、最险、最差的行当,成为城市最弱势的群体。如何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事关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国家发展大计。作为主流媒体,如何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实在有效的打工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7.
晓唐  楚楚 《新闻天地》2005,(12):22-24
2005年11月5日下午,在长沙市芙蓉路的一家快餐店里,三个年轻女子相拥而泣:经过勇敢地抗争.她们终于替自己、替所有受辱的打工姐妹们讨回了公道。那个衣冠楚楚、以玩弄打工女性为乐事的“校园诗人”亦然刚刚被其所在学校勒令退学!虽然校方尽量保持低调,并且对外界完全封锁消息,但这条不胫而走的新闻仍然令岳麓山下、湘江河畔的某高校师生大吃一惊:才名远播且温文儒雅、学业出众,深受师生好评的“校园诗人”亦然,竟然是以玩弄女性为乐事的“校园色狼”!  相似文献   

8.
《连云港日报》于3月18日头版头条刊发了长篇通讯《一个打工农民的承诺》,报道灌南县堆沟港镇王庄村青年农民何金成的感人事迹:从2002年起,这个只身在京打工的青年农民,用自己并不宽裕的收入无私资助三名毫无血缘关系的贫困孩子读书上学。为了解决孩子学费,他最多时候一人同时打着三份工。  相似文献   

9.
据媒体报道:河南新密市农民工张海超在郑州打工回乡后,发现身体不适,到北京等多家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尘肺,而具有职业病鉴定资质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却诊断为“肺结核”.他为证明自己的病情,历尽了周折,最终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  相似文献   

10.
8月优异报道     
☆《穷孩子遭遇问题学校》/陈鸣沈念祖杨雯,《南方周末》,8月25日简介:今年6月中旬起,北京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停通知。在拆迁议题中,学校通常在媒体上把自己塑造成弱势群体,但《南方周末》的这组报道,从多方面报道了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打工子弟学校问题缠身:大部分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是家庭式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社会捐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2月22日,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的周末刊《长江周末》,在新开辟的以青年、学生为读者对象的《青春林》版头条位置,刊出了一时由打工青年王恒绩主笔的专栏《打工十年》的第一篇文章:《十五岁,我出远门》。党报为一个打工仔开设专栏,不仅读者们看着新鲜,就连王恒绩本人也大感意外。然而,《长江周末》的编辑们就是要让市民们通过王恒绩重新认识这个城市中数十万之众的打工大军;同时,也让打工青年们通过王恒绩重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2.
翔鸽  阿丽 《新闻天地》2005,(7):28-29
2005年4月,笔者在湖南新化县采访了被县政府授予“党的好儿女”称号的大义男子刘从煌,听他讲述近几年来为20多例打工在外的伤亡者讨公道的辛酸故事,每到伤心处,这位高高大大的汉子都泣不成声……  相似文献   

13.
据新华网,今年41岁的安子1984年到深圳打工。20多年间,她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写书、创业,如今的她已是4家公司的董事长,并且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出版了13本书。1988年9月,安子在深圳大学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并将身边的打工故事写下来投给报社。这些作品最后汇编为《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外来打工的数量已达数百万之多。他们不仅是东莞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而且,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能否友爱相处。得其所.尽其才,有所成,也是关系到东莞经济社会安定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可以说,庞大的外来打工队伍.是东莞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夏天暑热难耐。进城打工的农民为图个凉快晚上干脆在马路边大树下睡觉,媒体受不了啦,指责他们破坏了城市的“明形象”,于是“有闻必录”。民工们伸着大脚丫子在马路边酣睡的“丑态”出现在城市的“晚间新闻”节目里。  相似文献   

16.
“妈妈一个家,爸爸一个家,剩下我一个,好像多余的……”当年知青家庭给留守孩子制造的伤害仿佛还在昨天.而今因打工引发的诸多空巢家庭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 安徽省太和县一对中年夫妻因外出打工而发生情变。他们没有料到,他们红杏婚变引发的最大受害人就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这位一直留守在父母爱的边缘的小姑娘,不幸患上了精神抑郁症并被迫辍学。她在母亲的策划和指使下,竞将亲生父亲引上了黄泉路。  相似文献   

17.
梧槐  宏剑 《新闻世界》2005,(7):31-33
他是一个自考生,一度在北京打工。一天,他竞冒充“北大博士”混进了郑州一所高校的队伍。不但获得4万元安家费,还得到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6000元工资。骗局仅仅在两个月内就被揭穿。“北大博士”制造虚假简历案一度被闹得沸沸扬扬,此案可谓全国“注水简历”官司第一案,背后折射诸多法律问题。2005年5月19日,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当庭作出判决:打工的假博士获刑三年半。  相似文献   

18.
从劳动部门获悉,一些劳动部门在企业用工情况检查中发现,有相当一些企业的新增员工没有建立档案,问及原因,企业的回答是打工的无须建档。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的标题是电视新闻的眉眼。一个好的电视新闻标题视觉形象的确定,是一个艰苦而又带有灵感的形象思维创造过程,是对一个电视记者综合素质的检阅,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寻觅出制作电视新闻俏“目”的秘诀。一、抽丝成绸化蛹为蝶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是一个春蚕抽丝、化蛹为蝶的辛勤制作过程。例如《打工潮在这里回流》这个标题,中央台的二位记者初拟标题有《打工族的变迁》、《农村新来的城市打工仔》、《打工人的新去处》、《农村成为打工的新去处》、《大棚产生的吸引力》等十几个标题,但都觉得开掘主题不够,没悬念,没…  相似文献   

20.
张先勇 《出版参考》2006,(10):27-27
职场上,人们都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只有老板比员工更积极,因为那是他自己的事业.而员工只不过是打工的。这种错误认识使得很多员工不能像老板一样积极地为公司着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