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0课题研究方向1.构建一种新型的简单可操作的作文教学模式,引领语文教师克服长期存在的随意消极的作文教学行为,认真规范地实施常规作文教学。2.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原则为依据,研究如何把各种形式分解的应用性训练和多样化的整合训练结合起来,并总结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作文训练原则。3.对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的内容及配套用书的编写提出有价值的理论思考和建设性意见。课题研究步骤第一阶段:(2002年9月———2003年8月)初步探索第二阶段:(2003年9月———2004年8月)实践应用第三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总结提高课题研究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考试对话题作文的青睐,全国的中学生都卷入了作文训练的怪圈———话题热。教师的作文评改也随之与考试(高考、中考)接轨(基础等级分+发展等级分),变得机械、简单、冷漠。与其说我们越来越不会评改作文,倒不如说我们越来越偏离了作文训练与作文评改的真谛。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的特级教师肖家芸老师进行了运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中学生的作文训练与作文评改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一、作文评改训练的意义在写作课教学中,加强评改作文的训练,对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是很有意义和十分必要的。第一、加强评改作文的训练,提高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加强专业基本功的一项重要内容。评改学生的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师的经常性的、大量的工作。评改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评改作文的能力,能科学地运用评改作文的手段,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作文教学的需要。肩负着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重任的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评改作文的能力,作为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这里面包含了思想素养、语言运用能力、创造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最终形成作文能力,即综合调度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语文技能,融会生活感受、思想感情,从而写成文章的一种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从开发智力拓展思维、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和正确的指导与评改三方面探讨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在作文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应包括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和作文评改的能力。基于这个思考,我们依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将教师背着学生批改作文的做法改为让学生参与的课堂评改,对如何使作文评改成为学生的份内事作了一些摸索。具体方法有如下四种: 一、欣赏法。根据少年儿童好胜心强,求知欲旺的心理特点,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后,老师收一部分初稿,从中挑选出几篇佳作面批面改,再让小作者自己誊正,然后在评改课上利用录音、幻灯等手段,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欣赏。欣赏完后要学生评一评,议一议,说说自己最欣赏文章的什么地方,为什么欣赏。在一堂四年级的作文欣赏课上,我们让学生欣赏习作《我爱菊花》中的一个个片断:这一朵朵美丽可爱的菊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让人既看不烦,也看不厌。白的如一个个  相似文献   

6.
臧其胜 《文教资料》2013,(17):49-50,62
作文教学被誉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写作过程的第三阶段———"后写作"即作文评改时,有了更深的感受。作为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本文优化中学日常作文评改,探索有效的作文评改机制,为今后中学作文评改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评改方法。但笔者认为:就初中三、四年制作文教学特点而言,作文评改方法不宜单一,应该结合学生阶段性和长远性发展状况,加以循序渐进地调整。第一阶段:教师全批全改法初一新生入学的起始阶段,师生彼此陌生,有一个相互了解、适应的磨合期。从小学进入中学,作文教学要有一个质的飞跃,小学阶段的作文,主要训练记叙简单的事情,写一个片断或场面,看图说话之类,要求学生能够把事情的经过有条理地叙述明白即可。而初中阶段的作文则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更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中阶段的专项写作内容和训练要求,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可以分为作文整体导写课、作文专项训练课和作文综合评改课等主要基本课型。为了能够灵活运用这几种课型,又可分为若干种更具体的、更易操作的子类型。教者需研究有关基本课型并做出较为科学的设计,提高写作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作文训练的“序”是许多同行们潜心研究的课题。近年出现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我校作文教学科研组的同志们,在综合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博采各家之长,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形成了自己的训练序列。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作文能力的整体结构可以用下面的图表示: 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评改能力所以,作文训练的“序”也应以认识、表达、评改、应用诸能力整体发展为着眼点。各个年级有各项能力整体发展的具体目标;各项能力在整个小学阶段又形成自己的发展系列。这样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目标体系。(见附表)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今我国小学的作文评改工作当中,具有单一化评改方式、缺少评改的主体等诸多不足之处。作文训练实质上已经异化为作文考试,大大阻碍了学生发展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作文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这方面,教师要认真地加以指导。一、明确标准,让学生掌握评改尺度作文评改要先评后改,为评得有理,改得恰当,我们根据《大纲》要求制订了作文标准,并把它交给学生,让他们按标准评文、改文。标准如下: 思想健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中心明确,不能多中心和无中心;内容具体,详写的地方具有真情实感,体现中心,略写的地方为详写服务;条理清楚,段落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句子通顺、连贯、紧凑;用词准确、搭配合理;书写工整,没有错别字,标点准确;符合训练重点,体现训练要求。二、授以方法,进行多步评改学生掌握了作文标准,教师要授以方法,培养学生自评自改作文能力。评改的基本方法:先检查布局谋篇,再检查遣词造句、标点的使用;随检查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整个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我一直把评改作文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评改要求。 一、朗读修改。朗读修改是在草稿完成后,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读中修改,改了再读。还可以自己读他人听,或者一人读师生听。听的人说出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新语文课程标准较之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即新语文课程标准对3—9年级各学段评改习作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新教材,也体现出了这一特点。如苏教版七年语文教材,上下册关于作文修改的专项训练就有四处。本人认为这一变化具有非常实在的意义。传统的作文教学,把写出文章作为每一次作文练习的终点。其实,作文评讲与修改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钱梦龙老师认为:在评改文章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章家们的重视。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降低难度、缓坡度,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我认为,在注重作文训练方式、丰富学生作文内容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作文评改的实效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法,利用各种形式,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经验来自于教学实践,其特色也体现在作文教学实践之中。于永正"言语交际"作文教学确立了独特的作文目的观、作文内容观、作文环境观、作文训练观和作文评价观。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明确实用又真实的写作需要、呈现可写更易写的写作题材、营造乐说也乐写的写作氛围、提供灵活而个性化的写作指导以及给予良药不苦口的写作评改。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一篇习作例文,就其本身而言,有着明确的训练之点,就小学阶段整个作文训练的链来说,又是其中一环。也就是说,每篇习作例文都体现着不同阶段作文训练的内容,将每次作文训练的内容串连起来,正是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主线。而所有这些,都体现在每篇习作例文后面的习作要求中。所以,只有把握习作要求,才能扎实地完成每一次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7.
为改变小学作文教学长期高耗低效的窘境,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年来,我们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审视、调整和改革,逐步探索出了一种比较科学、高效的“学导式”小学作文教学基本模式。此教学模式是围绕一次作文的教学全过程设计的,分为互为关联的五个阶段:感受阶段(收集材料、体验情感、确定内容)———拟作阶段(独立写作)———评导阶段(对比评议优差两篇例文)———修改阶段(自改作文)———总结阶段(师生共同评定此次作文的得与失,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经验)。这五个阶段是学生全方位、多层次自我训练、完善、提高的过程,也是融教师指导、讲评为一体的作文教学过程。此教学模式既符合新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又符合现代教学论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纵观本教学模式的各个阶段,学生实际上是在经历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即实践(感受、拟作)———认识(评导)———再实践(修改)———再认识(总结)。学生在这一次次的作文训练中,在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中,螺旋式地升华着自己的认识,提高着作文水平。此教学模式称之为“学导式”,是因为它是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来设计的。它的主旨是在教师必要的指导下,学生自主、主动、活泼地习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和知识水平及思想认识的实际情况而开展。习作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学习文本教材中的训练点,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各项综合训练,从点滴抓起、重视作文的评改,想方设法努力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教师不断地提高同学们的习作兴趣,使其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19.
一、目标作文训练法的涵义“三定七步目标作文训练法”具体指的是 :“三定”即确定目标、锁定时间、规定方法 ;“七步”即每一轮作文训练的七大环节 :写前指导、现场作文、作文评改、评改交流、作文互改、精彩推荐、作文后记。1 三定(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指每一次(轮)作文训练都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这一目标是整个作文周期训练的核心 ,七大环节紧紧围绕这个核心进行。目标可以只有一个 ,也可以有两个、三个 ,但其中只有一个是主要的 ,其他是次要的。目标又是动态的 ,可以重复 ,也可以调整 ,但总是要体现很强的针对性和清晰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愈来愈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攻关重点。作文教学不仅是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综合体现。如何快速提高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写作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留守学生作文存在着差距,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评改要具有针对性。写作水平低的同学,评改目的是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哪怕是创作火花的闪现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留守学生会因老师的重视感到高兴。让他们意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写好作文,并能快速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