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山海经》研究史分期是《山海经》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其主要依据是《山海经》研究发展进程的阶段性、《山海经》研究方法论和相邻学科学术史分期的借鉴,《山海经》研究史分期系列的构想可以为《山海经》研究的程序化、系列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王冠 《少年读者》2009,(6):43-43
同学们,课本里的《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故事都提到了《山海经》,说《山海经》是一本上古巨著,包罗万象。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山海经》到底是一本怎样的旷世奇书!《山海经》是一本什么书?  相似文献   

3.
《山海经》有丰富的远古史料。“《山海经》记载的石和奇禽怪兽反映了石器时代的狩猎生产”;“《山海经》记载的女权材料反映了远古时代母系社会形态”;“《山海经》记载的炎帝黄帝”,“《山海经》记载的伏羲、尤传说”,“《山海经》记载的帝使传说”等内容,均反映了《山海经》远古时代史内涵。  相似文献   

4.
《山海经》篇目是《山海经》传统研究三大难题之一,刘歆《山海经》篇目又是争论的焦点。在回顾《山海经》篇目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论证:刘歆所称“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乃刘氏等人校编《山海经》时参阅过的材料之篇数,计《山经》材料5篇,海外海内经材料20篇,大荒海内经材料7篇;刘氏所称“今定为十八篇”乃定本之篇数,计《山经》5篇,海外海内8篇,大荒海内5篇;《汉书·艺文志》所称《山海经》“十三篇”当指《山经》5篇和海外海内经8篇。  相似文献   

5.
古今中外的学者几乎一致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奇书,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但是,《山海经》的作者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的楚人、周人、齐入,也有人说是禹和伯益。历史探索小说《老子隐迹》《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山海经点注》等专著和有关论文中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有三大文化之谜,它们分别是:《山海经》作者之谜,《道德经》  相似文献   

6.
从《山海经》记载的中华上古史 ,《山海经》中的中华源头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山海经》中华源头文化内涵 ;并且从推动《山海经》研究 ,弘扬中华文化角度展望了今后《山海经》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中写道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 ,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由此可见 ,少年鲁迅对《山海经》这部书可谓是朝思暮想 ,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尤其是“远房叔叔”绘声绘色描绘的《山海经》书中的九尾的鸟 ,三头的蛇等动物 ,它们是那样的神奇和怪诞。我相信同学们的好奇心比少年鲁迅也少不了多少 ,真想把《山海经》这部书拿来 ,一睹为快。既然《山海经》这部书有如此之吸引力 ,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 ,它又何以能激起我们如此之强烈的好奇心呢 ?下面我们这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山海经》是…  相似文献   

8.
各种文献资料表明,《山海经》不存在“古图”,最早为《山海经》配图的是晋代的郭璞。关于《山海经》图的记录均是东晋以后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山海经地理今释》是晚清《山海经》地理考证重大成果,其历史背景为:《山海经》地理书说的长期坚持,近代地理学注入的活力,晚清地理学发展的催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海经》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中国《山海经》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文章首先简略地回顾了《山海经》研究的大致过程和所达到的学科水平;其次,对《山海经》研究的现状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现阶段《山海经》研究的特征及其内容进行了阐发,对《山海经》研究前景进行了预测,并强调指出《:山海经》研究的终极成果,必将会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郭璞整理的《山海经》简称郭版《山海经》,目前流传的各种《山海经》版本绝大多数都源自郭版《山海经》。有必要指出的是,郭版《山海经》存在着若干重大错误和缺陷。笔者经过长期深入考证发现,郭璞版《山海经》中次一经是从北次二经脱落下来的,原版中次一经已经失传,其记述的地理方位大体在今日汉水上游及其支流丹水一带。上述考证成果已被应用到巨画《帝禹山河图》(五藏山经艺术地理复原图)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2.
运用汉字排序字符对《山海经》篇章、段落进行统一的排序编号。《山海经》一书是由帝禹时代《五藏山经》、夏代《海外四经》、商代《大荒四经》和西周时期《海内四经》、东周时期《海内经》合辑而成。在数千年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山海经》一书内容的许多文字、段落都出现了错讹,其中尤以《海内四经》文字、段落的错讹为甚。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山海经》,长期研究《山海经》并出版有多部《山海经》专著的学者,特意撰写了《海内南经校正版》、《海内西经校正版》、《海内东经校正版》。  相似文献   

13.
《山海经》为上古大禹治水的见闻录。它与《禹本记》(已佚)、《禹贡》一起,记载了禹治水的全过程.《山海经》究竟是禹治水的见闻录,还是“神话之渊府”、“巫书”?这是研究《山海经》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是清楚的,但被一些学者扭曲、歪曲了.尤其是《山海经全译》,越来越离题.因此,有必要正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第一个对《山海经》的某些内容感到不解而质疑的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在《天问》中问的问题,不少出自于《山海经》.历史上第一个对《山海经》作出比较合乎实际解释的,是晋代郭璞.以后历代学者都作了不懈的努力,对后人正确理解《山海经》,作了不朽的贡献.虽然如此,但迄今为止,对《山海经》的全部原貌及其本质,仍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山海经》研究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以来,《山海经》研究队伍不断扩大,流派特征逐渐明朗且形成合力,不仅在《山海经》的性质、篇目、作者和成书年代、《山海经》的地理范围等传统论题方面取得一些突破,而且在《山海经》科学价值、《山海经》经文破译等新论题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珍贵典籍,是秦代中国地理志,决不是一部“巫书”或“神话百科全书”。把《山海经》看着是神话总集,实在是一种误解和附会,以此而衍化和演泽的传说和绘制的古图,也只是一种主观臆断和推演。《〈山海经〉破译和图解》旨在拨云见日,还《山海经》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从《山海经》记载的中华上古史,《山海经》中的中华源头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山海经》中华源头文化内涵;并且从推动《山海经》研究,弘扬中华文化角度展望了今后《山海经》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山海经》作者和成书经过是《山海经》研究传统论题的难点。20世纪关于《山海经》作者确指的有邹衍说、随巢子说,泛指有北人说、南人说,关于《山海经》成书经过的讨论也产生了许多观点,有望在能预见的将来取得共识或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9.
《山海经》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自古号称奇书,但所记往往难以理解,常被后世人斥为荒诞不经,甚至连屈原也不得不发为《天问》,司马迁也曾感叹说:“《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山海经》并非真的如通常认为的那样荒诞不经、飘渺离奇。本文对《山海经》的神怪做出分析,并对其成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山海经·五藏山经图译》是“山海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这一《山海经》图画传承链上的新火苗,为《五藏山经》上古山川名物考察采风图返真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