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现如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家长、教师等都纷纷呼吁,“今天的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背景说明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优越,大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和学习成绩等,忽视其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精神、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很多家长从孩子出生起,就替他们“扛”起所有遇到的困难,这些孩子经不起一点儿风吹雨打,家长和教师普遍为此感到担心。  相似文献   

3.
现在,抗挫折教育受到大力提倡,是因为人们担心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太优越,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却不懂得这一切来之不易,需要辛劳的付出;有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弱,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社会 ,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国力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事业。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以适应激烈竞争的明天 ,越来越成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现在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 ,为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大多数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 ,虽然家长们一直在注意优育 ,为孩子的教育投入了不少的财力和精力 ,但出于爱的本能 ,大多数家长都竭尽所能令孩子在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上享受到最佳。孩子们娇生惯养 ,各种愿望都会得到最大程度…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但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弱,结果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大发脾气,任凭家长怎样安慰都不依不饶,导致孩子的快乐不翼而飞。因此,很多家长进一步认识到,应该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蜜溜溜”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的孩子多生长在“温室”,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呵护,生活中家长唯恐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他们在物质方面尽其所能地给孩子提供优越条件的同时,却常常忽视必要的意志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减弱,无法面对失败、挫折。如何协助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让他们挑战成长中的一切风雨,直至成为真正的强者,是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课中现代中学生较普遍地存在着意志薄弱、不能吃苦、缺乏抗挫能力等弱点。究其原因,一方面,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们都尽其所能给孩子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尽量不让孩子吃苦。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灌输,轻视能力培养;重视智力和分数,轻视人格和意志培养。因此,相当数量的中学生虽然考试成绩较好,但心胸狭窄,自制能力、耐挫能力等都较缺乏,本文就加强挫折教育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现在的孩子,特别是一些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过于优越,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一旦遭遇挫折,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往往很极端,这使家长和教师都普遍感到担心和困惑。如何使幼儿面对挫折正确把握自己,在挫折的锻炼和考验中奋进,克服赢得起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一般可以给孩子创设哪些“挫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0.
一、改善家庭教育 (一)接受挫折,磨练意志 许多家长说:“我们吃过的苦太多太多,不能再让孩子去受苦,要让他们生活的快乐幸福”。但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应是让孩子成熟、成人、懂事。孩子不懂得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挫折,又怎能成熟、成人?一个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你尽管费心费力地给了孩子那么多,可孩子未必能理解、能领情。由于没有苦的体验,就很难有甜的感受。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经受些困难和挫折,通过对苦与难、失败与挫折的切身体验,使他们得到一种悟性,并得到意志的磨炼,从而学会自立自强,学会自己成长。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中小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家中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 ,生活和环境条件十分优越 ,很少遭遇困难和挫折 ,抗挫折能力较低。针对这种现象 ,家长和教师应注意消除不利因素 ,优化外部环境 ,使学生置身于健康、有利、和谐的氛围之中。要正确对待受挫折的学生 ,耐心疏导 ,使他们学会积极进行自我调控 ,能正确评价自我 ,不断调整自己的志向水平 ,敢于面对挫折 ,提高挫折容忍力 ,不断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丽萍 《考试周刊》2009,(30):223-223
“身在福中不知福”是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却越来越弱,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大发脾气,任凭老师和父母怎样安慰都不依不饶。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师和父母意识到应该给孩子进行AQ教育,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说起孩子我们的反应应该是学前期咿呀学语的天真烂漫、家庭生活中的无忧无虑、学校里学习的认真面孔等,这些也许是我们眼中的当今孩子们的样子和生活状态。是啊,现代社会孩子的生活越来越优越,不是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了,孩子们生活条件优越,电影、电视,网络发达,已经不是我们那个年代为了一本小人书而争的面红而赤的时代了,孩子们见多识广,可以说让我们这些大人羡慕这些孩子赶上这样一个好时代。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一般条件都较优越,过分优越的环境不但没有把孩子培养好,反而使孩子养尊处优,其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差,很难面对困境。专家呼吁:从幼儿开始就要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孩子健康成长。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比如,孩子不吃饭,只要饿他一顿就能让他乖乖地去吃。但问题不是那样简单,现在的孩子摸透了家长的心思,自己不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得更为优越了。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在为孩子们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可能给他们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孩子们失去了体验逆境或挫折的良机,导致意志品质脆弱,出现了“精神缺钙”现象。一旦生活出现波折,孩子们就显得束手无策,常出现懦弱、孤僻、任性等心理状态。因此,对孩子们进行挫折教育,是关系21世纪人才素质的大事,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教孩子独立去对待、去战胜,让孩子在困境中去经受磨练,摆脱困难,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  相似文献   

16.
梁哲 《教师》2013,(12):12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谁都会摔上几跤,有些人站起来挺着胸膛继续向前走,而有些人却因此一蹶不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当今的孩子大多生长在"温室",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呵护,生活中家长唯恐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我们也逐渐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却越来越弱,遇到一些小小的失败后就冷漠退让,  相似文献   

17.
于立 《中小学电教》2011,(9):160-160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生活大多数都是顺风顺水,基本没有遭遇到苦难,家庭生怕孩子受委屈而过分溺爱,学校为了避免麻烦而一味地迁就。因此,他们的心理抗挫能力相对较弱,生活稍有波折,轻则学习成绩下降,重则导致绝望轻生。所以,在学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刘玉凤 《吉林教育》2006,(12):58-58
如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练和挫折。这一方面,为他们的顺利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是值得庆幸的大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从完美的人格塑造角度,从坚强的意志品格锻炼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又不能不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缺憾。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和途径给他们“种一下牛痘”、“打一下预防针”,补上这一课,将来他们就有可能在艰苦、复杂的情况面前无所适从,在困难和挫折的风浪面前难以应付。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独生子女不断增多,许多家庭想方设法为子女创造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子女的宠爱和保护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直接导致孩子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毫无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优厚的物质环境和家长的保护圈中,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学生最终要独立面对社会,独立面对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人难免会碰到失败和挫折。作为学校、家庭有时让孩子体验一点失败、挫折的滋味未尝不是好事,可以以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孩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