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翻译教学包括翻译理论教学和翻译实践教学。翻译理论包括译事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翻译理论;在翻译理论指导下,学生进行翻译实践,老师可以在翻译材料选择和译文评价方面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翻译史的源头是佛经翻译,而西方翻译史则始于另一部宗教巨著——圣经翻译。在中西翻译史上,如何翻译宗教文献至关重要。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虽然在具体内容、翻译分期、信徒和对应的时代背景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两者都经历了直译、意译、直意译相结合的发展历程。本文将对比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旨在探求宗教类文献翻译中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3.
谢孟希 《英语广场》2020,(10):35-37
20世纪80年代初期,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彼得·纽马克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认为这两者之间既存在差异又存在联系。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指导下,译者根据源文本的类型和目的语读者的特点,使用对应的翻译策略。本文将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域出发,通过具体翻译案例的展示,探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论证纽马克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翻译目的论理论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目标文本的翻译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也不同,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然后根据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对其进行目的论分析,分析其翻译的目的,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目的论指导下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祝张盈 《时代教育》2010,(3):100-100,110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本文用英汉翻译的实例来分析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语义翻译法集逐字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优势,交际翻译法集归化、意译和地道翻译的优势,二者交替使用,相辅相成,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翻译工作坊模式下的翻译训练会使学生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真实的翻译情境中领悟翻译。构建翻译工作坊模式下的翻译课堂在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志云 《海外英语》2012,(21):158-160
通过对翻译理论的成果进行通俗化、简明化的应用,我们可以在深刻把握翻译本质的基础上,对复杂的真实翻译过程进行科学描述和模式化,从而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该文以DownsizinginVogue选段的翻译为例,通过对该选段的网络译文和笔者的改译进行对比分析,从词语翻译、句法翻译和篇章段落翻译三个方面,讨论通俗化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翻译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其中原因之一在于翻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和单一。从翻译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多年的翻译教学经验,通过实验设计证明了翻译工作坊模式在翻译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并指出翻译工作坊应用于翻译教学中可以提高翻译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翻译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其中原因之一在于翻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和单一。从翻译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多年的翻译教学经验,通过实验设计证明了翻译工作坊模式在翻译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并指出翻译工作坊应用于翻译教学中可以提高翻译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异化翻译与同化翻译是翻译中对立统一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同化与异化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本文分析了翻译中的同化与异化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得出了在翻译中遵循何种应考虑到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贤愚经》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贤愚经》译注单行本,由于对某些词语意思理解不确切,导致书中诸多注释译文及文字标点错误,现举若干例校正,以期对《贤愚经》译注本日后修订有所帮助,并对同类佛学典籍注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蒋樟健 《海外英语》2012,(1):140-141
根据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译者的翻译会受到诸多社会文化约束力的制约和影响。按照这种社会文化约束力的大小,可归类为:规则、规范和癖好,其中"规则"与"癖好"分别被置于强与弱的两端,而"规范"便是其中的中间部分;同时"规范"通过其逻辑和时间先后顺序可划分为:原始规范、预先规范和操作规范。所以通过以描述性研究方法为指导的译本研究,我们可以重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受的规范制约,并以此来理解更多相关的翻译现象。该文以《哈利.波特》系列中第四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文版和皇冠出版社译文版为对比研究对象,描述和解释译者在人名翻译时所受的翻译规范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论述了大学出版社在我国科教兴国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加强大学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大学出版社面对我国加入WTO后的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最后,以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建设为案例说明了大学出版社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以林纾的第一部翻译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专案,对比20世纪80年代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王振孙译本和《茶花女》英文版,专门从词汇入手,说明旧派的林纾其实并不"旧",在林以古文笔调翻译的西方小说中,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了新时代的讯息。林纾在译文中使用甚至创造了"新名词",在计时方法上也表现了很强的时代感。不过这种欲新还旧的状态非林纾本人,而是时代赋予的,在那种更迭的时代里翻译者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新旧取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纽带。纽马克(1995)和切斯特曼(1997)封翻译批评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两个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本文旨在通过比较豪斯和赖斯的两个翻译批评理论模型,分析两人在理论出发点、评估标准、根本差异和局限性四方面的异同,以此为翻译批评的研究提供更多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的《随园诗话》,译文不但内容差错很多,文字质量也不高,明显的错别字、漏字、衍字也很多,不仅违背袁枚原意,而且严重误导读者。其错误大致是译者不具备必要的语言文字基础与文史知识,未读懂原文,乱译一气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修订本《翻译质量评估(修正)模式》以全新的视角,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理论,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科学性较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文章简述了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发展,并通过例证对其具体模式运作过程的可行性进行浅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人教版和苏教版的高中课程标准生物必修教材《生物1:分子与细胞》进行了从内容设置、结构编排、栏目设计、插图内容和作业系统等5个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释“忽”     
“忽”有“偶”义 ,可翻译为“偶然”、“恰巧” ,而《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失收此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今通行的中华书局本《史记》以清金陵书局本为底本,金陵本的不少讹误也为中华本所承继。考证其他版本的异文,可以进一步提高今本《史记》的版本质量。本文就《礼》《乐》《律》《历》四书,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参考前人校勘记,考证清武英殿本可订补今本之处凡10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