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秋芬 《新闻窗》2005,(4):26-27
时政新闻,就是时事与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实际运作中,时政新闻往往特指关于党政要员活动的报道,尤其是国家级和中央级,以及省级的新闻单位,就主要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国事活动与外交活动,于是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指关于领导人物的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与领导者的职务的大小成正比。广义上的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党的施政纲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与政策发布的报道,内容包括:政党的日常活动与重大活动、政府的工作动态、外交事务、政治会议、法制建设、重大政治性庆典、突发性的政治事件、体现党和政府意志的政治性斗争等等,另外,重大的社会性新闻有时也是时政新闻,比如反腐败的新闻,往往既是社会新闻也是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关于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它包括:党委政府的日常活动,政府的工作动态,重大的经济活动,政治外交事务,各类会议,各类检查,考察,重大政治性庆典,晚会,演出等等。近些年来,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也被纳入广义时政新闻报道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是党报报道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闻业务中报道的难点。时政新闻,又叫时政报道,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甘惜分教授所谓“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在全媒时代,如何做到让重大时政报道在地方媒体精彩“落地”?作为市州级媒体的恩施日报,就重大时政新闻创新报道视角,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抓住重要节点、突出新看点,全媒矩阵传播、拓宽传播力,让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政治活动等时政报道精彩“落地”。一、紧扣时代主题,唱响重大时政报道主旋律在党媒的新闻宣传报道中,重大时政新闻担负着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里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主流媒体的报道优势,弘扬主旋律,报道好重要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5.
一、时政新闻报道现状 时政新闻通常是指关于时事与政治方面的新闻,也叫政治新闻,是有关政党的施政纲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活动与政策发布的报道。就地方台而言.在实际运作中,地方主要领导的活动和地方政策、政府工作的报道则是时政新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聂毅 《新闻窗》2006,(5):90-91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在报纸报道中,多指围绕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时事政治活动和群众对这些活动的反应的消息,其中相关部门召开的会议新闻和制定出台的政策新闻所占比重较大。由于这些消息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往往受到群众的普遍关注。如何做好一名时政新闻记者,采写报道好时政新闻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称职的时政新闻记者,必须要具备“三个意识”,即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和精准意识。  相似文献   

7.
王剑峰 《新闻传播》2010,(2):123-123
时政新闻由于做的是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地方性政策会议、广大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活动等方面的报道,所以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色彩,其时效性、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规范性等特点,奠定了其作为党的喉舌以及舆论导向主要手段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我从业三年来,曾经跑过社区新闻,目前在跑时政新闻。两年时政新闻跑下来,不能说有多少收获,不成熟的感受倒是有一些。时政新闻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要反映党委政府的政治主张以及重大战略决策和举措,在报道尺度、时机选择等方面都要慎重考虑。这里,我就不再赘述这些内容,只想说说时政新闻记者的群众意识。把心扎下去有人认为,时政新闻和老百姓离得相对较远,多数情况是参加会议、传达  相似文献   

9.
陈亮 《新闻世界》2008,(7):61-61
时政新闻作为有关时事政治一类的新闻,题材较为严肃,由于其表现在版面上多数形式呆板,在可读性上缺乏社会新闻的“柔软度”,因此不少人将其称为“硬新闻”。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具有题材重大、政治性、政策性及服务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胡华 《新闻窗》2008,(6):58-59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与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实际的运作中,时政新闻往往特指关于党政领导活动的报道。县级电视台作为基层的主流媒体,肩负着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职能,围绕着当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应是其题中之意。县级电视台的时政新闻一般包括与当地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等五套班子有关的新闻,其时效性、政治性非常强。但如果这些新闻只是报道领导活动或是公文式的发布消息,老百姓大多有抗拒感。  相似文献   

11.
郭铮 《青年记者》2009,(16):29-30
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已成为当前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与社会新闻相比,民生新闻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体现人文关怀,更带有亲民色彩。不同于传统时政新闻中的“硬新闻”,民生新闻以“软新闻”居多,它不太关注新闻事件的重大性、政治性和严肃性,即使是重大事件也往往从民生视角、民本取向等加以报道,加上平民式的主持风格,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电视时政新闻是关于时事、政治方面的电视新闻,在电视表述中,多指围绕时事政治的活动和领导、群众对这些活动的反应的消息.从我国的新闻报道来看,时政新闻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代表了党委、政府及其他行政机关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政策、方针,是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有效手段,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与敏感性.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是大众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种,指题材较为严肃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宋毅 《记者摇篮》2012,(11):16-17
时政新闻缺乏鲜活度是目前报道中的"常见病",如果能从时政新闻的体裁特点、取材原则、用材技巧和细节把握等方面出发,既体现其政治性、导向性、传播运作的规范性,又做好做活时政新闻,用观众熟悉的语言、角度、逻辑讲述新闻事件,而不是一厢情愿地自说自话,那  相似文献   

15.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也有人直接把时政新闻定义为关于时事、政治的新闻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也是属于硬新闻的一种,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 《新闻爱好者》2011,(12):125-126
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力十分紧迫和重要 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已经显得越来越紧迫,究其原因,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时政新闻在媒体宣传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包括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以及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  相似文献   

18.
时政新闻,是指发生在当地有影响的、涉及全局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的报道,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各级党报的重头戏。反映党委和政府重大活动的时政新闻,传递着党政等部门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和重大事件的信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本应受到群众的高度关注。但长期以来,时政新闻因报道程式化、空话套话多而饱受诟病,大大削...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主要是指党和国家权力部门及其机关的重大活动和会议的报道。时政新闻本来应该是老百姓关注度非常高的新闻。但是,在当前,特别是在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仿佛成了地方政府的传声筒,其内容空洞,形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直接报道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及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活动等等.所以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色彩,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政策性,内容上具有严格的规范性等特点。在各类型新闻事件中,时事政治类是最大量也是最容易出新闻的部分.影响往往深远.地位十分重要和突出。因此,做好时政新闻的采访报道,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