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苏普通高校开设毽球课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苏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为振兴民族体育项目,促进江苏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尽快开设毽球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毽球运动是一项非常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符合普通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和民族体育的融合,江苏高校开展这项运动具有良好的条件,在江苏普通高校开设毽球体育课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探析了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通过优化课程结构,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快民族体育文化的社会化及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提出应重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与作用。通过教学实验,使学生愿意接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并受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人民调节身心,强健体魄的实践汇总.在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丰富高校体育课的内容,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但高等学校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中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在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相关对策进行探讨,旨在拓宽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传播,弘扬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普通高校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开发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为出发点,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山西省普通高校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开发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构成因素、影响因素,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是一个拥有219.9万少数民族人口的多民族大省,同时,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又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具有各个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高校负担着为国家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类高级人才的重任,在高校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挖掘整理和继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独特优势.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双赢途径.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人民进行身心调节与体魄锻炼的方法汇总。在福建省普通高校中添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对于丰富体育训练内容、传播传统文化非常有利。文章说明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功能,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局限与原因,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福建高校提出了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遭遇的瓶颈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对现阶段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现状与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遭遇的瓶颈主要是校开设民族体育传统项目贫乏,学生对民族传统课程内容的评价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如下:(1)大学生对是否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缺乏主动权,教师决定学习内容;(2)传统体育活动方式与大学生体育需求存在错位现象;(3)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缺失;(4)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宰。为此,提出以下应对策略:(1)重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体系;(2)构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师资培训体系;(3)构建发展大学生自主性"学练"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一些典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案例,归纳、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作用,系统阐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目的是能够有选择性的将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引入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及教育价值,更好地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0.
立足毽球课程已有的资源框架,分析了高校毽球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内涵。以晋中学院毽球课程资源开发探索为实例,进一步研究了高校毽球课程资源的基本途径,探讨了有效开发高校毽球资源的形式和手段,以期为高校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发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优秀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福建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毽球比赛的56名男女优秀毽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福建省优秀男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7.1%,福建省优秀女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4.0%,损伤率与技术运动运用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等因素有关。常见损伤类型有韧带损伤(43.8%)、关节损伤(31.3%)、肌肉损伤(24.9%),损伤部位以大腿、膝部、足踝部、腰、小腿比较多见。结合毽球运动特点就导致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毽球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毽球人才培养的六种模式,主要以高水平运动员为主,提出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文化与活动载体的毽球项目人才培养,在注重高校优势的前提下,应从加强群众毽球活动组织开发人才、指导群众毽球技术提高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事毽球项目国际化,提高中国民族民间项目国际影响力的宣传推广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为高校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讨广州与网毽、南派花毽的起源与发展,网毽、南派花毽的产生与岭南文化的渊源,并对广州毽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为促进广州毽球运动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广州毽球运动的发展要与弘扬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和构建岭南体育文化结合起来大打"文化牌";南派花毽进校园,网毽进公园、社区等大众体育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文化的"超越"本质和项目的"对抗"属性出发,提出了介质对抗类项目的概念,确定了球类运动的归属。从球类项目的物质规定性出发,以"对称破缺"理论为工具探讨了介质对抗类项目的本质特征与文化属性。研究表明,球体因其"最完美"的对称结构而具有"最稳定"的动力学特征,成为对抗"最广泛"的介质;球类活动具有对抗的介质性、评判标准的非尺度性、行动过程的复杂性等派生属性;球类活动目标指向介质物,客观上具有提高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作者建议,球类的价值研究属于"求善"的范畴,不应纳入"求真"的认识论领域。  相似文献   

15.
蹴鞠、蹴球、踢毽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们同宗同源,特点鲜明,功能独到,构成现代东方蹴踢类运动体系的主干,被收录进省级以上非遗名目。文章从蹴踢项目的源流入手,探讨其非遗类属,辨析其身体文化特性,并对蹴踢项目身体文化的三个层次进行了相应描述。  相似文献   

16.
红水河流域壮族抛绣球的体育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红水河流域壮族抛绣球的产生与发展,对抛绣球的体育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和探究。研究表明,红水河流域壮族抛绣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健身娱乐性、竞技性、大众参与性等文化特征。具有增强人民健身意识,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融合,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增强宗教信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承与文化交流等体育文化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毽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下肢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影响。方法:60名妇女被分为三组,毽球运动半年组、毽球运动一年组和非运动对照组。运动方式毽球运动。在运动训练前后分别测试下肢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血清钙(Ca)、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毽球组的受试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与非运动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血清IL-6水平和TRAP活性显著降低。运动一年组效果最明显。结论:长期的毽球运动能够增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介绍毽球二人传接球技术教学与练习的方法,以及学生在练习中常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旨在为同行提供教学参考,促进毽球运动在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