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光下一夜相伴 刘秋华当姑娘时就是女民兵,还当过“妇女自卫队”的指导员。参军后到冀中军区《前线报》做收发工作。那时,魏巍在冀中军区宣传部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魏巍是我国著名军旅作家。他1950年赴抗美援朝前线采访,写出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后方军民,燃烧着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激情。他一生著作丰富,歌颂祖国,扬我军威,铮铮铁骨,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是一位集战士、记者、作家于一身的优秀革命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审美角度论述了魏巍的长篇小说、散文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崇高诗美的内涵美和形式美。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师     
魏巍 《中学教育》2006,(9):25-25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相似文献   

5.
宋之的创作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等三位作家创作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都是脍炙人口的短篇报告文学经典之作,并都曾以其厚重的思想价值和独特的风格对中国的报告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短篇报告文学经典突破了通讯报告的一般模式,为当代报告文学的文体探索树立了优秀的"范式",具有穿越时空的审美意义,尤其对当前报告文学创作"抑长扬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巍是奥运会闭幕那天晚上去世的。虽然早有思想准备,知道他患的是绝症,弥留的日子不会太长,但接到噩耗,我仍然心灵震颤。他终于走了,倒下的不是小草,而是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7.
魏巍的《东方》再现了朝鲜战争从爆发到结束的全过程,揭示了抗美援朝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志愿军战士,歌颂了军民的鱼水情谊,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歌颂了无产阶级的人性美。揭露和批判了人民军队内部存在的消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人物众多而又性格鲜明,抒情方式多样、抒情色彩浓郁,结构宏大而严谨,情节富于传奇性,人物语言个性化。但也存在着在人物刻画上概念化,人物典型化不够等缺憾。  相似文献   

8.
记得那是1979年12月底,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在上海召开。大会临时决定让我给代表们上两堂实践课。我的导师、老教研员徐振维告诉我:“代表们想听到真正的语文课。”当时,我刚满不惑之年,调到区教育学院工作不久,仍旧在一所学校任教,从初一年级教起,如今  相似文献   

9.
10.
魏巍的《我的老师》是一篇朴素自然的美。作“爱戴——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字里行间,犹如一股涓涓细流贯穿全。  相似文献   

11.
12.
孙宏 《师道》2005,(5):29-29
魏巍的《我的老师》教了几年,我也觉得枯燥乏味。我尚如此,可怜我那群学生会怎样呢?我脑中出现他们昏昏欲睡的样子,课堂上波澜不兴。我在反省:是我讲得太多了?是我讲得太闷了?以致我可爱的学生无从发挥。这问题像大石压在我心中。于是我搜断枯肠,思最如何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课。  相似文献   

13.
14.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篇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这篇脍炙人口的通讯教育和鼓舞了几代人,师生们百读不厌,历久传诵不衰。文章真实而完美地表现了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为祖国人民而生、为祖国人民而死的崇高品格和伟大胸怀,可歌可泣,催人泪下,激励着千千万万人!这里就其艺术特色作些品析,可从中见其魅力之一斑。  相似文献   

15.
李志红 《班主任》2004,(5):40-40
今天就要放暑假了,早晨临上班前,心中很不平静.由于这班初一学生是住校,我作为班主任和他们朝夕相处,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我一厢情愿地想象着:孩子们会像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的那样围着我,舍不得离开我,甚至也许会因为放两个月的假见不到我而哭鼻子.脑海中闪着每个学生的小脸.我走进了教室.  相似文献   

16.
蔡美云 《现代语文》2005,(4):127-128
"蔡芸芝老师"是当代著名作家魏巍<我的老师>中的主人公,在作者笔下她是一位既热爱学生又懂得教育教学艺术真谛的"最使我难忘"的好老师,"我很‘依恋'她".课文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7.
《新民晚报》消息:日前,军旅作家魏巍铜像揭幕仪式在上海海湾同举行.魏巍的女儿魏平等参加了仪式。魏巍(1920-2008)为当代诗人、著名敞文作家和小说家。  相似文献   

18.
魏巍的一生都活在意识形态的敌我斗争中。他不是一个诗人,只是一个战士。魏巍走得并不平静。8月24日上午,在北京,301医院对他进行抢救时,一旁的家人都感受到他的痛苦。那一天是北京奥运会闭幕的日子,中国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显露出日渐清晰的大国形象,而魏巍则怀抱着他对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疑虑撒手而去。魏巍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一年(1920),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他出身贫民,受左翼思想影响,17岁即投身八路军,历任学员、干事、科长、团政委、副部长、部长等职,逝世时为北京军区政治部正军职顾问。  相似文献   

19.
魏巍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8岁,可算高寿、善终.他以一篇文章影响数代人而著称,也正因为这一点,他的去世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向一位逝去的老人致哀悼别,对印象深刻的文章念念不忘,不但是文人之幸,也是人之常情.愿魏巍老人安息!……  相似文献   

20.
褚之 《下一代》2008,(9):54-57
1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喜欢用"最可爱的人"称呼自己的子弟兵。这一称呼的流行,始于50多年前一篇不到4000字的通讯。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