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女儿经》是害人经,骗人经。它通篇渗透了孔孟之道的毒汁,给广大劳动妇女规定了许许多多清规戒律,书中突出宣扬的反动封建伦理道德——“三从四德”,更是禁锢广大劳动妇女的精神枷锁。长期以来,反动统治阶级总是用“三从四德”的反动思想毒害、愚弄和奴役妇女,流毒十分深广。今天,我们必须进行彻底批判,把它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三从四德”是什么货色呢?《女儿经》说:“女儿家,有三从,在家从父配良姻,  相似文献   

2.
《女儿经》大约出笼于我国明代。它是封建统治阶级向妇女灌输孔孟之道的通俗读物,通篇充塞着“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儒家黑货,系统地宣扬了一整套束缚妇女思想的封建道德,真是一本地地道道的“害人经”、“吃人经”!《女儿经》露骨地宣扬孔孟的“天命观”,要妇女“遵三从”,说什么“命不遇,只是贫”,“夫君话,就顺应”,“遵三从”,“习礼义”。《女儿经》喋喋不体地宣扬这一套陈词滥调,无非是要告诉人们,妇女天生“卑贱”,命里注定要做男子的附属品,从生到死,都在男子支配下,充当男子的奴隶。在孔孟之徒看来,只要妇女屈从男  相似文献   

3.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壮大,王学左派兴起,千百年来形成的“男尊女卓”、“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根深蒂固的传统偏见遇到了挑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冯梦龙在其作品“三言”中塑造了一批光彩照人、超凡脱俗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大胆,自信,不媚俗,不依附,让人惊叹不已。她们身上洋溢着一种对生活、对生命的热情,她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冲击,拉开了初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4.
《改良女儿经》、《闺训千字文》是封建统治阶级为培养“贤妻”、“良母”、“孝女”、“节妇”而编写的通俗读物。它通篇贯穿着“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贞操节烈”的反动说教,对广大妇女提出了数不尽的清规戒律;它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压迫广大劳动妇女的思想武器,是束缚广大妇女的精神枷锁。  相似文献   

5.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孟子及远天近人的思想发展之后,又与礼教相依相存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汉武帝时董仲舒将其发展至顶点,将天道与君权、“三纲”、“人伦”联系起来,形成“夫为阳,妻为阴”、“三从四德”、“男主内、女主外”、“女不言外”等伦理思想,成为妇女展示自己才能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礼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许多人心中它充满了贬义,成了封建专制和缺乏人性的家规、纲常与说教的代名词。先秦礼教不同于封建礼教,封建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先秦礼教的本质则是以“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只有将“三纲”与“五常”、“三从”与“四德”区别开来,才能发现先秦礼教与封建礼教的区别,弄清其本来面目,发掘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的三位被冠以“贤”称号的女性;贾元春、薛宝钗和花袭人.在封建女教的熏陶下.自觉接受“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和“男尊女卑”等奴役女性的思想,成为封建礼教的守道者.但她们的这些“贤”的美德并没有给她们带来好的命运.反而成为即将灭亡的封建宗法社会里的殉道者和牺牲品。  相似文献   

8.
杨清磐(1895—1957)的漫画《靠不住的》发表于1920年的《解放画报》。画面中一位妇女坐在地球之上,背靠写着“三从四德”的破石.一根烂木头支撑着破石。在世界风云(进步潮流)下,石柱正摇摇欲坠,象征着封建礼教已“靠不住了”,广大妇女应从“三从四德”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9.
薛瑄是明代前期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明代号称“以理学开国”,明代前期,程朱理学特别是朱学居于统治地位,薛瑄便是朱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薛瑄坚持维护程朱“道统”观念,这使他的思想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正统派”程朱理学特别是朱子之学的束缚,从而造成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薛瑄绝非仅仅“恪守宋人矩矱或“谨守朱学矩矱”的学者。事实证明,是明代一位颇富独创精神的有  相似文献   

10.
吴麟煜 《文教资料》2007,(13):105-107
宋濂乃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典章制度多出自其手,为明代的封建统治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仅就宋濂的政教思想及其两者相融的思想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明代社会思潮的演变入手,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明代社会思潮的演变流程,分为明代前期和明代中后期两个方面。接着阐述了《牡丹亭》这部戏剧与明代社会思潮的契合点,此剧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思潮有着很大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作为个体生命本质存在的至情与快乐适意、率性而为。  相似文献   

12.
明代士人对待佛教的态度非常复杂,有直言不讳用佛者,有阳儒而阴佛者,有斥佛者。在斥佛者中,又有用佛者,罗钦顺就是一个显例。罗钦顺潜心研究佛教数十年,其对佛教的驳斥要高于一般的批佛教者。但是在下意识中,罗钦顺仍然肯定佛教的某些内容,在诗文中悄然地使用佛教的观念而浑然不自知。罗钦顺对待佛教的复杂情况,说明佛教确实已经融入到明人的神髓之中了。  相似文献   

13.
商贾的忏悔与元明文人的自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明文学中出现了若干忏悔赎罪的商贾形象,这对于当时文人自悔自赎的心态颇有影响。明代中期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廷相、徐祯卿等复古派,是从商贾在伦理道德层面的忏悔转到文学艺术的层面的自悔;王世贞、谢榛、吴国伦等复古派后劲的自赎,有利于他们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上由格调转向性灵;袁中道、谭元春等晚明革新派的自悔,也有利于深化晚明文艺启蒙思想。显然,明代中后期文人群体的自省自悔,从特定的层面展示了“真文人”的心态,是明代中后期尤其是晚明文艺启蒙思想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同时也是晚明民主思潮的先锋。汤显祖"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与当今的"民本"思想有着历史性的联系,而他"以人为本"政治理念的实践,也可视为当今民生工程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弦管(又称南曲、南音等)的记谱体系为:指谱,其特点为字谱、琵琶谱、骨谱。其上源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代。《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的不少符号应具有相应的音乐记录音乐。明清时期弦管记谱体系有着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解读以搜集到的明代4部武当山志中的圣旨.探讨明代武当山经济的主要来源,从具体事翻及数字中再现明代武当山及武当道教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今中外战争中,军事情报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朝历代都对情报侦察及情报人员非常重视。明代时,情报人员有了进一步发展。夜不收作为明代情报人员之一,被大量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关于夜不收,学术界对其关注颇少,对于夜不收的定义亦存在些许问题,往往将其简单的定位为哨探人员。本文以明朝为切入点,从时间、空间及职能三方面,对“夜不收”进行释疑。  相似文献   

18.
明代水浒戏女性观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代水浒戏中女性观作为切入点,以正面女性形象与四个另类女性作为研究视角,并结合时代思潮对作家的影响加以探讨。认为,明代水浒戏作家在女性观问题上仍以传统观念为主,同时也受到情欲思潮的影响,在社会思潮近代化过程中有着值得肯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明清易代之际,产生了众多遗民,他们的文学思想各异,因而其诗歌创作在艺术取向上具有很大差异。但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相似的人格心态,使他们在创作特征上具有一些共性,主要表现在执着专注的精神指向和慷慨悲凉的情感格调。  相似文献   

20.
黄宗羲法律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时期有先进法律思想的一个代表人物。黄宗羲对明代法律制度的弊病进行了批判,并对理想的法律制度有诸多设想。黄宗羲的法律思想有时代进步性,但也体现了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