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的校训是“以人为本,文化关怀”。在我的“字典”里“,文化”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一种动态过程,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人怎样生活就能成为怎样的人。我校的“文化管理”,坚持的正是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生命性”原则。让每一位师生在校园里度过他一生中最美丽、最宝贵的生命时光,让他们的一辈子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从而取得最大的成功和幸福,这是办一所理想学校也是做一名真正的校长的根本追求。当然,我知道学校文化建设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是一种“行动的哲学”,是一种细节文化“。人就是目的”是学校文化建设最为本质的内容。教育…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当前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深入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构建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其基本理念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实现师生生命的“自由成长”、“智慧成长”。笔者以为学校文化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一种精神的铸造,一种对师生当下生活的引领,一种润泽生命的智慧。它应当是师生同心、同行、同乐,共同合作起来共同成长的一种天地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内涵,我认为是一种责任,其根本使命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挖掘生命潜能,引导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促进生命能量的释放和升华。为了更好地继承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践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我校提出了“关注生命、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就是要以文化育人。通过教育,让学生从骨髓里得到先进文化的渗透,使之变成永古不变的精神、气质。因此,我认为学校管理必须从“文化”的高度来经营,让学校成为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场”,让学校中的每个人都在这个“文化场”中浸润和熏染。  相似文献   

6.
教育作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文化积淀和创新的过程。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文化具有特殊性。我校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被誉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的“旗帜校”、“标兵校”和“示范校”。和许多百年名校相比,我们并不具备深邃的历史质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但我们在短短24年的办学历程中,以传承、体验、创新等方式创造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并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根。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是一棵生命之树.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用高雅的学校文化去科学管理学校是现代化学校的标志。建设学校文化,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积淀、传承和创新学校文化上.精心构建优质、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让学校文化实现独有的价值,焕发生命的活力。营建和谐的氛围,从而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快乐是人因需求得到了满足,于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当快乐与学校文化相遇,就形成了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终生幸福为基点的“快乐教育”学校文化理念.“办快乐教育,使学生是最幸福的”,这就是我们迁安第二实验小学的“快乐教育”的目标,也是家长们、孩子们的心愿.  相似文献   

9.
陈林 《江苏教育》2023,(2):26-28
“文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词。中国的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建设,都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叙事,都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一种“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与阐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中形成学校文化认同;应用与洞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照中演绎学校文化叙事;神入与自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中实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超越。只有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根”的作用,学校才能准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才龙 《现代教学》2009,(12):12-13
在学校管理层面上,文化引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当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并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最终目的的尊重人性的管理,而这种管理必须建立在具备一定特色的学校文化的 基础之上.必须使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起到“文而化人”、滋养生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由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不但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师生对学校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是基于对学校文化的深刻理解,我校从学校形象和办学水平的高度出发,整合学校文化元素,规划学校发展战略,从多个方面践行文化的内涵。而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孝道教育”,经过研究与实践己成为我校的品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手中掌握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人。""以人为本"是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那么,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是什么呢?那就是"人"的发展,即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一直以来,我校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师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让制度成为对教师全面发展、重点培养的"促进剂",让文化资源优势成为学生发展、彰显办学特色的"推进剂",进而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走过了经验主导、校长主导和制度主导的学校管理阶段,“文化管理”、“文化立校”已成现代学校管理的时代旋律。 学校文化作为发展学校和个体生命不可替代的长效力量.表征着现代学校的实力、磁力、张力和个性。先进的学校文化关乎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是现代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生命之魂。 我们固然需要从一般意义上明晰学校文化的特质、内涵及其教育价值.我们更需要“历练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的策略和技术。 因历史积淀、环境资源、思维方式、理想追求的不同,学校文化构建策略亦有差异。学校文化因之而摇曳多姿。本刊将倾情聚焦走在实践前沿的学校。培育学校文化的多元思考、策略建构和多维技术。 从有助于历练学校文化的策略和技术出发.走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学校文化传统分类视角,本期推出的“以先进文化引领学校和谐发展”长文,试图通过对建设先进的学校文化的个案解析,从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四个维度。讨论先进的学校文化是怎样的、先进的学校文化培育路径是怎样的、先进的学校文化于学校发展的价值是怎样的。以期把脉先进的学校文化催生现代学校持续走强的和谐发展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以“性善论”为人性假设,强调把管理者看成是不断生成成就感的“自我实现人”。学校文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实践模式,它以学校文化为开端,以营造“精神家园”、创建高层次文化群体、整合积极的价值观念、培育学校文化管理的归属感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工作中,‘形成健康文化,促进人的发展成长是学校教育永远追求的最高目标。我校在充分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提炼出了我校的核心办学理念——“致力于每个生命的健康成长”。要真正践行这一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及科研工作是最好的突破口与支撑点。抓好课题研究及科研工作,可以更好地带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6.
张伟斌 《教书育人》2012,(26):50-51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人最根本的是生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当遵循人的生命规律。生命不保,谈何教育!让学生幸福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学校坚持特色办学,以防震减灾校本课程为突破口,成为福建省首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并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东孚模式"为依托形成有特色的生命教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引领学校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一种人的养成活动,其关乎人的生命成长和美好人生。作为教育的一种空间形态,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构成了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我们在谈及学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主题时,实际上指涉了我们对于教育的美好期许。教育关涉我们的生命,是一种为己之学的活动。我们期待着通过接受学校教育使得自己由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更好的状态,显现出生命的应有气象和本真样态,达至生命的妥帖地安顿。而在现实中,有知识而无文化的人的培养,是人们对于教育的一种不满和抱怨。为此,对于教育中人的培养问题,无疑需要我们重新回到教育的永恒话题——教育是什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同时,随着人们对优质学校教育的现实欲求日渐提升,回到学校教育自身,思考“什么是好的学校教育”,“好的学校教育如何可能”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为了让每个人的生命绽放光彩,而其基点是促进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充分发展是人的生命成长的关键,是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办学实践中我校注重凝练“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9.
漫长的制度化学校生活与富有意义生活的断裂,它提供的是用科学话语和善适文化打造的制度囚笼,却没有引导个体生命寻找和亲近属于自己的文化之根。由此,教育,“制造”出了众多的“空心人”、“无根人”。在传统与当代的纠缠中,当代学校教育应该藿新审视当代学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明晰自己的时代责任与以面向未来为导引的新文化建设任务。走向“文化自觉”的当代学校文化应该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延续和发挥传统,实现对学生“文化培根”的导引,让学生拥有文化温情与文化创新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家园。一个学校的教育价值.也就是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而学校文化作为生活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的全体成员的一种共同追求.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必须尊重生命。新型的现代学校文化是主张开放开拓的文化.是宽容和张扬个性的文化.是合作型竞争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观核心是“人”.将人的幸福置于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